[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走近中医-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
温法和清法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治法。温是温热的意思,而清则是清凉的意思。温法当然就是用来治疗寒证的,而清法就是用来治疗热证的了。
寒证指寒邪侵犯人体或人体自身阳气衰弱而产生的以畏寒喜暖、脏腑机能衰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根据疾病部位的不同,寒证又可以分为表寒证和里寒证。其中表寒证多因寒邪侵犯肌表引起,需要用辛温发汗法来治疗,而里寒证多由人体阳气衰退(也就是我们前面“内生五邪”中讲过的内寒,因为是阳气衰退导致体内阴寒相对过盛,所以又称“里虚寒证”)或寒邪深入到脏腑(又称“里实寒证”)所导致。这时就需要用温法来治疗。热证正好和寒证相反,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或人体阳盛阴虚而产生以发热喜冷、脏腑机能亢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中对于由热邪侵犯人体而造成的热证(又称为“外感热证”),需要根据热邪对人体内在平衡所造成的破坏情况来判断疾病的卫、气、营、血等不同层次,分别给予解表发汗、清气凉营或是凉血散血等不同治疗,这在第十八章中已经作过详细的探讨,这里就不再重复。而由人体阳盛阴虚所导致的热证,根据性质可以分为实热证和虚热证,这就需要使用清法来进行治疗。
所谓温法,就是利用性能温热的药物来改善人体“里寒”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里寒又称内寒,是由寒邪侵入脏腑、经络,或是人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脏腑,导致阴寒内盛而产生的一类疾病。其中寒邪侵犯脏腑、经络而导致的称“里实寒证”,因为寒邪的特性是凝固和收引,所以常常会使人体血液瘀阻,产生各种冷痛症状。如寒邪犯胃就会导致胃脘冷痛、疼痛拒按、得温痛减、呕吐清水、痰涎、脉象弦紧等症状;寒邪犯肝就会导致胁肋疼痛、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少腹和睾丸部位属肝经的走行位置)、脉象弦或迟等症状;寒邪犯心就会导致心胸憋闷、胸痛彻背、心悸心痛等症状;寒邪犯肺就会导致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多泡沫、畏寒肢冷、舌苔厚腻等症状;寒邪侵犯经络则又会导致肢体厥冷,以及腰、股、腿、足、上肢、颈项部位的疼痛等症状。对这些“里实寒证”的治疗,主要原则就是一个“温”字。通过温热的药物祛除影响人体的寒邪,使脏腑功能恢复正常、气血运行恢复畅通,就好比阳光普照则坚冰自融。而由于人体阳气衰微,不能温煦肢体、脏腑而引起的里寒证则称为“里虚寒证”。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在,所以“里虚寒证”的主要特点就是脏腑机能的衰退,常表现为畏寒肢冷、倦怠嗜卧、胃脘隐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就不能单单使用“温”来治疗,而是要以补益阳气为主,只有人体阳气旺盛了,才能有效解除体内的阴寒和脏腑机能的衰退。这就是中医称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就好比阳光普照万物才能生机勃勃。这种补益阳气的方法在第十七章中已经介绍过了,本章我们重点来讲述如何使用温法来治疗“里实寒证”。
一、温胃散寒法
温胃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胃证。寒邪犯胃这个病症有两个特点:一是寒邪的入侵,这是疾病的外因,也是本病的主要因素;二是胃土的虚弱,这是疾病的内在因素。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首先肯定是胃自身存在着薄弱之处,这样寒邪才能乘虚入侵。所以对寒邪犯胃的治疗,在选用温胃散寒的药物的同时还要辅以和胃补虚的药物,这样才能标本同治,既祛除了外来的寒邪,又弥补了胃土的不足,不给寒邪可乘之机。张仲景的“大建中汤”就是其中的代表方,由干姜、花椒、人参、饴糖四味药物组成。其中干姜、花椒既能温胃散寒,又能和胃止呕,可以有效去除寒邪引起的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状;人参、饴糖味甘而能补益胃土,从而增强胃对寒邪的抵抗能力。通过这四味药物的组合,既达到了祛除寒邪的目的,又起到了补养胃土的作用,对寒邪犯胃有着很好的疗效。
除了药物的配伍,张仲景在注意事项中还提出,服药后需要“一日食糜粥”,意思是吃一天糜粥。糜粥指的是煮得很烂的粥,这就提醒我们,用药后胃中的寒邪虽然得到散除,但是胃的功能并未完全复原,所以需要通过糜粥来养胃。糜粥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容易消化,有利于减轻胃的负担;二是易于吸收,能起到补养胃气、促进胃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所以服药后用糜粥调养可以使前面的药物治疗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食糜粥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治疗脾胃病时借鉴和使用。
除了“食糜粥”外,张仲景还提出服药后需要“温覆之”,意思就是要注意保暖。寒邪犯胃的主要病机就是胃土虚弱,寒邪乘虚入侵,服药后入侵的寒邪虽然已经解除了,但胃的抵抗能力还比较弱,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保暖,那么外界的寒邪有可能再次侵入胃部,从而导致病情的反复,所以服药之后还要注意患者的保暖,以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从这些微小之处也不难看出,张仲景对疾病的治疗不但注重辨证选药,还非常重视药物的服用方法以及疾病的饮食、起居的宜忌,事实上形成了一个对疾病全方位的、综合的、立体的治疗体系,无怪乎他被后人称为“医圣”。
二、暖肝散寒法
暖肝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肝证。肝为藏血的脏器,所以寒邪侵犯肝脏必然会导致肝中血液凝滞、运行失畅,从而引起肝经分布的区域疼痛,如少腹牵引睾丸疼痛、疝气疼痛等,脉象多表现为沉弦而紧。对此就需要选择暖肝散寒兼能活血通滞的药物,这样才能既祛除寒邪,又疏通肝经气血,从而有效治疗寒邪犯肝所造成的各种不适。明朝医家张景岳制定的“暖肝煎”就是这样一个方剂,由当归、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枸杞、生姜八味药组成。其中小茴香、肉桂、乌药、生姜暖肝散寒、温通经络,可以散除肝脏和肝经中的寒邪;沉香行气,当归活血,使被寒邪凝滞的气血重新恢复畅通,解除因为气血瘀滞而造成的各种疼痛;枸杞温补肝虚,使寒邪无法再次侵入;茯苓健中补脾,防止疾病向脾脏传变。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肝脏对脾脏起到制约、约束的作用,当外界的邪气侵犯肝脏引起疾病的时候,邪气也会利用肝对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侵犯脾脏,从而导致脾脏疾病。中医上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说法,意思是肝脏疾病容易向脾脏传变。在遇到肝病时要重视补益脾土、增强脾脏的功能,以防止邪气通过肝和脾之间的特殊关系而侵犯脾脏。这也是中医“未病先防”思想的具体体现。
三、温通心阳法
温通心阳法适用于寒邪犯心证。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寒邪犯心则往往导致心脉的痹阻,心脏又位于胸腔之内,所以临床常表现出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根据症状所在的部位及病机的特点,中医又把这种寒邪犯心的疾病称为“胸痹”。张仲景的“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一个治疗胸痹的妙方。方中的瓜蒌药性偏于寒凉,本来不太适用于寒邪引起的疾病,但瓜蒌有着很好的宽胸散结作用,这个功效可以有效解除心胸憋闷疼痛、胸痛彻背等症状。如何使瓜蒌既发挥它自身的特性,又能减少它自身的寒性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我们来看张仲景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他用薤白来和瓜蒌配伍,同时又用白酒来煎药,这样配伍有什么效果呢?薤白味辛性温,是一味通阳散结的要药,能有效解除寒邪导致的心脉痹阻,畅通心胸气血;白酒更是味辛性热,能有效扩张血管、增强心脏的搏动、加快血液循环,用它来煎药,可以有效去除瓜蒌原有的寒性。这样一来,整个方剂就成为了一张温通心阳、开痹散结的好方。
四、温肺散寒法
温肺散寒法适用于寒邪犯肺证。肺和人体其他脏器不同,它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又通过气管和外界空气直接相通,是人体中最表浅的脏器,这使得寒邪对肺的侵犯也就更为容易和多见。寒邪犯肺一般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肺的部位表浅,因此寒邪犯肺常常兼有风寒表证的症状,如恶寒发热、无汗等;二是风寒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出现咳嗽气喘、痰色稀白等症状。根据寒邪犯肺的这两个特点,治疗时就需要使用辛温发汗和温化寒痰相结合的方法。辛温发汗可以解除肺和肌表的风寒,而温化寒痰则可以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张仲景的“小青龙汤”就是这样一个兼顾表里的方剂。本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其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我们在汗法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通过它们产生辛温发汗效果,可以有效地解除肌表的风寒。细辛、五味子这两味药一散一收,重点在于恢复肺脏正常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其中细辛辛温发散,可以协助肺的宣发;五味子酸温收敛,可以协助肺的肃降,从而改善肺的宣发肃降失常而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可以说是妙用无穷。干姜、半夏主要温化寒痰,有效去除寒邪侵犯而形成的寒痰,进一步促进肺脏功能的恢复。甘草、芍药益气和血,既能防止辛温发散过度,又能调和诸药。全方配伍严谨,丝丝入扣,如果运用得当自然效果显著。这种寒邪犯肺的情况在很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尤为多见。因为老年人阳气衰微,所以肺脏更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从而引起咳嗽咳痰、痰色稀白或咯泡沫样痰等症状,对待这种患者,我经常把小青龙汤和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白芥子)一起使用,效果非常好,可以供大家参考。
五、温经通络法
温经通络法适用于寒犯经络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一个主要通道,如果人体自身气血旺盛,寒邪一般是无法侵入人体的经络的。但如果人体气血亏损,经络则容易被寒邪所侵犯,导致经络气血凝滞,产生各种腰、膝、腿、足、上肢、颈项等肢体部位疼痛。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的肢体疼痛往往有四个特点。一是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或刀割样,这是由气血凝滞所造成的。二是往往有拘急感或牵掣感,这是由寒邪的收引特性决定的。三是肢体疼痛遇暖可以减轻,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疼痛会加重,夜间往往会因为疼痛而无法安睡。四是脉象表现为细涩或弦紧。如果经络气血不足,又受寒邪凝滞的,脉象往往表现为细涩;如果气血旺盛而感受寒邪的,则脉象往往表现为弦紧。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祛除经络中的寒邪,另一方面还要适当补益经络中的气血。
鉴于上述认识,我在临床中制定了一个温通经络的方子,药物组成为黄芪、当归、川乌、草乌、桂枝、细辛、麻黄、赤芍。黄芪、当归这两味药的配伍在中医上又称“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黄芪补气而兼能祛风,当归补血而兼能活血,两者合在一起则能补益经络气血、又兼有疏通经络、抵御外邪入侵的效果,用于“治疗寒犯经络”,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川乌、草乌、细辛、麻黄的配伍从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而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在前面的汗法中已经介绍过了,它有着由内自外层层逐寒外出的效果。川乌、草乌和附子来源于同科植物,作用相近,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散寒通痹、补阳益火。但附子重在补阳益火,而川乌、草乌则重在散寒通痹,所以我采用川乌、草乌来代替麻黄,以增强发散风寒、温通经络的效果,使它更适合于“寒犯经络”的病机特点。桂枝和赤芍这两味药是张仲景的桂枝汤的主药,桂枝温通经络,赤芍养血散血,两药合用可以起到调和营卫气血的作用,和前面的黄芪、当归相配合,更是能对经络起到补养和疏通的效果。另外,赤芍的凉性也可以监制其他的温热药物,防止辛温发散过度造成对人体正气的损伤。
我在临床上遇到“寒犯经络”的患者,采用自拟的方子治疗效果都非常好。如我曾治过一个吕姓女患者,四十余岁,右侧颈肩、上肢疼痛半年余,颈部磁共振检查发现有颈椎间盘向右侧突出,西医建议手术治疗。患者由于惧怕手术而转求中医治疗,并配合推拿、理疗,可治疗至今近三个月效果都不明显,晚上疼痛剧烈,常常需要服用镇痛药才能勉强入睡。后经人介绍来我这里求诊,我看患者面色苍白,诊脉时发现患者双手冰凉,脉象沉细而涩,再综合其他的一些表现,我判断为“寒犯经络”,给予:黄芪45克,当归12克,麻黄6克,川乌9克,草乌9克,细辛6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桑枝10克。患者服完7帖药后来复诊,说疼痛有了明显减轻,晚上无须服用镇痛药就能入睡,白天的疼痛也不像以前那样难以忍受了。于是我再给予原方7帖,这次药服完疼痛就基本消失了。后我又用补养气血的药给她调理了7天,至今未见复发。
清法正好和温法相反,是利用性能寒凉的药物来治疗内热的一种方法。内热也称为“内火”或是“火热内生”,是人体产热过剩而导致的一种以脏腑机能亢进为特点的疾病,根据产热的绝对过剩或是相对过剩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类型。其中“实热”根据所在的脏腑不同又有不同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运用清法来治疗常见的脏腑实热。
一、清心泻火法
本法适用于心火亢盛证。心火亢盛以心脏机能过度亢进为特征,常表现为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心烦失眠、喜饮冷水、口舌生疮、尿道灼热、小便赤涩等。其中最后两个症状很有意思,明明是尿路症状,为什么和心火亢盛联系在一起呢?心和小肠之间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也就是说,心和小肠在功能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心火亢盛自然会影响到小肠。中医认为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分清”就是将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吸收利用,给人体提供营养;“泌浊”就是把饮食中的秽浊物质输送到肾,进而形成小便,通过膀胱排出体外。所以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对小便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心火影响到小肠,使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调,那么就会导致小便的异常,出现尿道灼热、小便赤涩等症状,中医上称之为“心热下移小肠”。治疗这种病症,在中医上有个方剂叫“导赤散”,主要由生地、木通、甘草梢、淡竹叶四味药组成。其中淡竹叶清火除烦、平抑心火,生地滋肾养阴、补水制火,两药配合可以有效改善心火亢盛而引起的心烦失眠、口渴喜冷、口舌生疮等症状。木通、甘草相配合可以起到清热利尿、引导心火下行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小肠的“分清泌浊”功能,解除小便赤涩、尿道灼热等症状。因为整个方子具有“引导亢盛的心火归于平复”的效果,而且心属火,在五色中属赤色,所以叫“导赤散”。
二、清肝泻火法
本法适用于肝火亢盛证。“肝火”是人体“内火”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肝具有刚暴、强悍的特性,肝脏的机能失调往往以功能亢进为多见。我们平常称发怒为“大动肝火”,事实上就是借用了中医对肝的一些认识。中医认为,肝具有舒畅情绪的作用,当舒畅作用不足,人体就会表现出情绪抑郁的症状;而舒畅作用过于亢进、强烈,那人体就会表现出激动、急躁、易怒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中医上就称为“肝火”。肝开窍于目,肝经分布在躯体两侧的胁肋部,所以“肝火亢盛”往往还会出现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耳聋耳鸣、头痛口苦等症状。对“肝火”的治疗,主要原则就是“清肝泻火”。什么药具有这样的特性呢?在“清肝火”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药物就是龙胆草和山栀子。龙胆草和山栀子都是味苦性寒的药物。在药物归经上都能入肝经,所以能有效地清泻肝火,达到治疗“肝火亢盛”的目的。中医上有两个很有名的清肝火的方子,一个是“龙胆泻肝汤”,另一个则是“泻青丸”,这两个方子都是以龙胆草和山栀子作为主药而组合成的。
在治疗“肝火亢盛”的时候,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肝脏既然具有刚暴和强悍的特性,如果纯粹使用清肝火的药物对肝脏亢盛的功能进行压制,势必会遭到肝脏的抵制和反抗,这样一来反面会使“肝火”更加难以压制。所以在治疗“肝火”时还必须配合一定的养肝、柔肝的药物(如白芍、当归等),以防止肝脏的反抗,通过这样“恩威并重”的方法,才能有效和迅速地平息肝火。
三、清胃泻火法
本法适用干脾胃火旺证。脾胃火旺的主要症状有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口干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喜饮冷水、舌苔黄燥、脉象数而有力等。脾胃是人体的“仓廪之官”,主要负责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脾胃火旺就会导致脾胃功能亢进、胃部蠕动加快而引起多食易饥的症状。脾胃产热过多耗损津液,所以出现口干、消瘦、喜喝冷水等症状;胃部温度过高,其中的饮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酵和腐烂,所以出现口臭的症状;脾开窍于口,胃经又分布于牙龈,所以脾胃火旺往往会出现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治疗脾胃火旺也有两味非常重要的药物,那就是生石膏和黄连。这两味药的主要功效都是清脾胃之火,但各自又有着不同的“清火”方式。生石膏味辛而甘,性大寒,味辛能发散,味甘能滋养,所以生石膏的清火作用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脾胃之火向外发散,通过肌表而得以解除,二是通过生石膏甘寒的特性,起到雨露灌溉的效果。从而消除脾胃之火。张仲景在治疗外界热邪侵入胃腑(但尚未和肠中的糟粕物质结合成燥尿)导致高热、大汗、口渴喜冷饮、脉象洪大等症状时所使用的方剂“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生甘草,粳(jīng)米)就是利用了生石膏的这两个特性。黄连则和生石膏完全不同,黄连味苦性寒,味苦则能泻,所以它的清火作用是通过“泻”的方式来实现的。什么叫“泻”呢?比如说一个火堆,火要燃烧得旺,就需要下面有足够的柴,如果将柴抽掉一些,那火势就会减弱,“釜底抽薪”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医的“泻火”也是通过药物苦寒的特性来抑制脏腑功能活动、减少能量生成,从而达到清除“内火”的目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脏腑实热证的表现和治疗方法,这些实热证的本质大多是脏腑自身功能过度亢进。在“内热”中还有一种类型,就是脏腑自身功能并不亢进,但由于人体物质亏损或脏腑机能衰退,导致人体阴阳平衡关系被破坏而在某一时段(常为午后或夜间)或某一状态下(如劳累后)出现发热的症状,中医称之为“虚热”。因为这种热的产生往往和人体精血的亏耗有关,又会在劳累后加重,所以也称为“劳热”。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等就属于这种虚热。
在虚热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类型在中医上称为“骨蒸热”。为什么叫“骨蒸热”呢?就是指患者在午后或夜间出现定时发热。发热时患者感觉热是从骨内散发出来的,就好比是在蒸笼中一样,常伴有五心(手足心和心窝)烦热。骨蒸热的成因,绝大多数的中医书上都认为是“阴虚火旺”所导致,但从骨蒸热的症状特征、有效方剂中的药物组成以及我自身的临床实践来看,我认为把这种骨蒸热看作是“阴虚”所引起的不是非常正确。
从症状来看,骨蒸热常出现在午后和夜间,而人体内的阴气和阳气的盛衰是与自然界相一致的。那就是早晨阳气生发,中午达到最旺盛,然后又逐渐衰退,午夜时达到最低点。阴气则正好相反,中午阳气最旺盛时阴气开始生发,午夜时达到最旺盛。然后又逐渐开始衰退。因此,在人体的阴阳盛衰变化中,午后到夜间是人体阴气从弱到强的时间段,特别是夜间,是人体阴气相对旺盛的时候,阴虚类的疾病应该在这个时候症状得到减轻,而不应该是加重。所以从人体的阴阳盛衰规律来看,我们无法对出现在午后及夜间的骨蒸热作出满意的解释。
再者,留心一下历代流传下来的治疗这类骨蒸热的有效方剂,比如说“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当归六黄汤”(当归、黄芪,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柴胡、地骨皮、知母、当归、青蒿、鸟梅)等,这些方剂在临床上治疗骨蒸热很有效,但这些方剂中几乎没有补阴药,即使有也只有象征性的一两味。既然认为是阴虚,为什么又不用补阴的方法来治疗呢?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似乎也暗示着认为骨蒸热是由阴虚引起的这种看法不恰当。
既然如此,对骨蒸热有没有一个更好、更合理的解释呢?我认为有!我们可以从“虚热”的特殊症状来进行一些设想。前面讲过,人体的元阴和元阳在一天中会随着自然界的变化而产生有规律的盛衰更替。骨蒸热出现的时间以午后和夜间为主。从时间段来看,午后和夜间应该是阴气开始旺盛的时候,所以基本上可以排除“阴虚”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是“阴虚”所导致的发热,那么应该在人体阴气最弱的时候症状最为明显,而一天之中人体阴气最弱的时候,当属午时(也就是上午11点~下午l点),这显然和“虚热”的特点不相符合。既然“阴虚”的假设被推翻了,这个“虚热”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从骨蒸热的发生时间来看,它是随着阴气的旺盛而逐渐加重的,而当阳气旺盛的时候,骨蒸热又往往表现不明显。那么是否有一种致热物质潜伏在人体的某一个层面,这种致热物质会随着阴气的盛衰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当阴气衰弱时,这种物质就潜藏在人体内部,当阴气旺盛时,它就外出而引起发热。这种致热物质潜伏在人体哪个层面才能和阴气发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呢?阴气是藏在肾脏,那这种致热物质是否也藏在肾脏呢?这样一来,它就能非常方便地和人体阴气发生联系,当阴气内收时,这种致热物质也随着藏入肾脏,当阴气外出时,它也随着外出而引起发热,这样,关于骨蒸热的发作时间就非常好理解和解释了。
再来看看骨蒸热的第二个特征。“骨蒸”这种热象指的是患者自觉有热从骨内向外透发,就像是蒸笼的热从最里面向外面散发一样。为什么骨蒸热会有这种表现?人体的什么脏器和骨有密切的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肾主骨,所以“骨蒸”的出现,只有用致热物质潜伏在肾脏来解释才会让人觉得最合理、最无可辩驳。
现在可以下结论了,骨蒸热的产生,其本质因素是某种致热物质潜伏在肾脏。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这个致热物质到底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完全揭开了骨蒸热的奥秘。
首先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引起“骨蒸热”的致热物质并非来自于外感,而是人体脏腑机能失调的产物,有了这个前提,我们便可以从脏腑角度来考虑致热物质的来源。骨蒸热既然是虚热的一种类型,那自然和实热有着本质的差异,它没有实热这样的脏腑机能亢进症状,相反会表现出某些机能衰退的症状,如神疲乏力、肢软无力、精神不振等,这就说明骨蒸热的产生还是有一定的“虚”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种致热物质是人体某一脏腑功能衰退后形成的。这种致热物质到底是哪个脏器形成的呢?从骨蒸热的特征性症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这就是五心烦热。人体的两个手心、两个脚心,再加上一个心窝,合在一起中医上称为“五心”。五心和人体哪个脏器有关?脾主四肢,所以手足心当然是在脾的管辖范围之内。心窝是人的胸骨剑突下方的部位,这个位置正好是胃的所在地,胃和脾同属土,又有表里的联络关系,所以还是和脾有关。既然五心归脾所统辖,那么五心烦热的产生自然和脾有密切关系了。我们知道,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既运化食物,也运化水饮,如果脾的功能衰退,那么对饮食的运化功能也就会减弱,这时水湿就会在体内过多地积聚起来,积聚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热量,这就形成了湿热。湿热侵犯到脾所管辖的五心,自然就产生了“五心烦热”的症状。
而且脾属土,肾属水,土能克水,脾和肾是一种制约和抑制的关系。既然脾虚而产生了湿热,而脾与肾又存在着克制关系,那么湿热由此侵犯肾脏。并潜伏在肾脏而形成了一种引起骨蒸热的致热物质。经过层层地抽丝剥茧,我们终于找到了骨蒸热的根源。原来是脾虚形成了湿热,湿热通过脾对肾的克制而潜伏到肾脏,并随着人体阴气的盛衰变化而产生周期性的活动,这样最终造成了骨蒸热。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看李东垣的《脾胃论》时无法理解的两句话,这是李东垣论述“阴火”时说的,他说:“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还有一句是“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现在看来,竟然和我们推断的结果惊人地一致,只是众多的医家理解错了,把“阴火”想当然地认为是“阴虚火旺”。这才形成了现在这种错以阴虚作为骨蒸热根源的局面。
弄清楚了骨蒸热的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清虚热的方剂,如前面提到的清骨散、当归六黄汤、秦艽鳖甲散等,这些方子中大量使用的苦寒药物如银柴胡、胡黄连、黄芩、黄连、黄柏正是用于清除潜伏在肾脏的湿热,从而去虚热之源。苦寒药物往往伤阴,如果真是阴虚,那避之唯恐不及,何况大量使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