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 |
鼻衄,大出血不止,有日夜达半脸盆者,面赤如醉,脉如波涛汹涌,重按则无。此属阴虚于下,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阴竭阳亡之变,就在顷刻,切不可寒凉清热止血。速投本方平剂,合引火汤(九地90克,盐巴戟肉、天麦冬各30克,云苓15克,五味子6克,油桂2克米丸先吞),以滋阴配阳,引火归原,一服立止。本法急救鼻衄大出血垂危50余人,均愈。
9.吐血盈碗盈盆,或大咯血,或妇女暴崩出血不止,或鼻衄日夜不止,或大便慢性出血,日久不止,突变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白如纸,气息奄奄,此为气随血脱,阴损及阳。脾肾阳衰,不能统摄血液。速投本方平剂,龙牡煅用,山萸肉加至120克,干姜改姜炭10克,三仙炭各10克,血余炭4克冲,生芪30克。归身15克,阿胶20克(化入),九地45克,以滋阴救阳,益气止血固脱。
曾治灵石房管所所长武荣,41岁。胃溃疡大出血濒危。晋中康复医院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不全梗阻,血色素5克,大便潜血(++++)。夏末酒醉后吐血盈碗,沥青样黑糊便45日,收入外科紧急输血。会诊认为体质过虚,暂不宜手术,住院1周后送回家中疗养。1963年9月16日诊见患者面色、唇、指如白纸,食入即吐,神糊思睡,四肢冷,头晕不能起立,动则气喘自汗,不渴尿多,脉迟细弱,48次/分。证属脾虚不能统血,血证久延,阴损及阳,气随血脱,亡阳之险象毕露。频频呕吐,药难下咽,急则治标:
赭石粉、生半夏、高丽参(另对)、云苓各30克,吴茱萸(洗)、炙草各15克,鲜生姜30克,姜汁20毫升,大枣12枚。
煎取浓汁300毫升,不分昼夜,小量多次呷服,呕止再诊。下午3时,药后2小时呕止,顺利进食牛奶1杯,蛋糕1块。遂投破格救心汤平剂,龙牡煅用,山萸肉加至120克,姜炭、三仙炭各10克,合拙拟"三畏汤"(人参、灵脂、油桂、赤石脂、公丁香、郁金为治各类溃疡之效方)当归补血汤,龟、鹿、阿胶各10克(化入),上药服1剂,大便潜血(-)。服6剂后血色素上升至9克。日可进食斤许,出入已如常人,开始上半日班。乃拟加味培元固本散以拔除病根(三七、凤凰衣、煅牡蛎、大贝、内金、鱼鳔胶珠、琥珀、高丽参,鹿茸、血竭、全胎盘、蛤蚧),月余后赴康复医院复查,溃疡痊愈,追访30年健康逾于病前。此法治愈各类溃疡重症在300例以上。
又治灵石铁厂家属王季娥,42岁,1973年9月10日
中午,突然暴崩,出血一大便盆,休克1小时许,面如白纸,四肢冰冷,气息奄奄,六脉俱无,下三部太溪脉似有似无,厂医注射止血、强心剂无效。遂从血脱亡阳立法,以大剂破格救心汤合当归补血汤,龙牡煅用,干姜改用姜炭50克,本人头发制炭6克冲,下午2时50分,开水武火急煎,边煎边灌,边以大艾柱灸神阙,下午3时30分血止,厥回脉渐出。黄昏时开口说话,凌晨1时索食藕粉、蛋糕,脱险。后以大剂当归补血汤加红参、山萸肉、龙眼肉、肾四味、龟鹿二胶连服7剂,始能起床,服增减培元固本散40日始康复。本方增减治妇女大出血21例,其中,晚期宫颈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3例,更年期功能性出血11例,原因不明暴崩5例,全数在8小时内脱险。除1例宫颈癌死亡外,全数救活,所有病例,服增减培元固本散30日左右,皆获根治。
10.上列各症,若兼见腰困如折,为肾虚精怯,根基不固,缓解之后必多波折。宜加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仙灵脾)各15~30克,胡桃6枚打,以温养肝肾。虚馁过甚者,酌加小量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粉、胎盘粉、龟鹿二胶,以补先天,病情稳定后,服培元固本散1~2个月,以培补先天,修复受损脏器,重建人体免疫力,以求根治。
11.一切沉寒痼冷诸症危重阶段,尤以风心病心衰阶段多见。病人常觉有冷气从脐下沿腹正中线向上攻冲奔迫,阵阵发作,冲至咽喉大汗淋漓,人即昏厥,类似《金匮》描述之"奔豚气"。乃阴阳不相维系,阳从上脱危症之一。急投本方平剂加煅紫石英30克,油桂粉、沉香粉各3克冲,直入肝肾,破沉寒痼冷,安镇冲脉,下咽立效。
四、结语
破格救心汤的创制,继承发扬了古圣先贤四逆汤类方救治心衰的成功经验,并师法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先驱张锡纯先生救治各类心衰休克的学术经验,大胆突破,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经40年反复临床验证,本方较之古代及现代同类方剂,更全面,更有效,更能顾及整体,纠正全身衰竭状态。在救治各类各型心衰垂危急症方面,不仅可以泛应曲当,救生死予顷刻,而且突破了古代医籍所载五脏绝症、绝脉等必死之症的禁区及现代医院放弃治疗的垂死病人。一经投用本方,多数可以起死回生。唯中药汤剂,煎煮费时,抢救急症,难免缓不济急,贻误病机。若能通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筛选主药,改变剂型,静脉给药,则必将在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使古老的中华医学在二十一世纪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