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温里药(祛寒药)-高良姜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温里药(祛寒药)-高良姜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根茎。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功能:温胃、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主治:脾胃中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食滞、瘴疟、冷癖。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茎含挥发油0.5%~1.5%,其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1,8-Cineole)、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亦含丁香油酚(Eugenol)、蒎烯(Pinene)、荜澄茄烯(Cadinene)。根茎尚含高良姜素(Galangin)、山萘素(Kaempferide)、山萘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高良姜酚(Galangol)。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高良姜煎剂给犬灌胃,能使胃液总酸排出量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但对胃蛋白活力无明显影响。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对抗阿托品抑制墨汁胃肠推进率,并能对抗番泻叶引起的泻下作用,但不能对抗蓖麻油的泻下作用。番泻叶为刺激大肠性泻药,而蓖麻油为刺激小肠性泻药,多数温里药对刺激大肠性腹泻有止泻作用。有报告指出,高良姜水煎剂对离体兔肠管运动有兴奋作用,小剂量可对抗六烃季铵和阿托品,较大剂量能对抗肾上腺素和心得安抑制离体兔空肠活动,对苯海拉明则不能对抗。提示高良姜兴奋肠管活动作用可能与胆碱能神经和M-受体无关,而可能与其具有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有关。
           2. 抗菌作用 在试管内,高良姜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证明:高良姜煎液(100%)对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3. 其他作用 高良姜水提取物或挥发油给大鼠灌胃,均有抗血栓作用;能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但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消耗时间、凝血酶时间、Ⅴ因子、Ⅶ因子等均无明显影响,表明其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ADP或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
           高良姜煎剂能显著延迟小鼠痛觉(热板法)反应时间。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系和磷酸酯酶系有关。
           高良姜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能显著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但对亚硝酸钠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无影响。醚提取物能延长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慢机体耗氧速度;水提取物对常压密闭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无延长作用,但能提高小鼠在低氧条件下的氧利用能力。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胃痛 高良姜30g,制香附 30g,元胡30g,乌贼骨30g,姜半夏10g,上药研末,每次3g,每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治疗175 例(虚寒型75例,肝气犯胃型100例),治愈135例,显效27例,有效13例。〔四川中医 1983;(6):12〕
           2. 治疗小儿厌食症 良姜、陈皮大黄、大白、白蔻、三仙各等份。粉碎过筛,用凡士林调配成膏状备用。每次取莲子大药膏置于一块4.5cm×4.5cm橡皮膏中央,药膏对准脐心贴在脐上,四周黏牢,每次敷8~12小时,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300例,痊愈263例,好转28例,无效9例。多数敷5次即饮食大增。〔辽宁中医杂志 1990;14(9):25〕
           3. 治疗牙髓炎 良姜、白芍各30g,干姜、雄黄各25g,细辛15g,冰片1g。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药时让患者取半卧位或坐位,头稍仰后,将药少许喷入鼻腔内,患者即感到鼻腔灼痒,眼泪同时流出,疼痛立即消失或减轻。无副作用。治疗39例,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2例。〔陕西中医 1991;12(11):510〕
           方剂选用:
           1. 治疗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五两,厚朴二两,当归、桂心各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再服,若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备急千金要方》高良姜汤)
           2. 治疗心脾痛:高良姜、槟榔等份,各炒。上为细末,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3. 治疗心口一点痛,乃胃脘有滞或有虫,多因恼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终身不瘥: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上二味,需要各焙、各研、各贮。如病因寒而得者,用高良姜二钱,香附末一钱;如因怒而得者,用高良姜一钱,香附末二钱,如因寒怒兼有者,用高良姜一钱五分,香附末一钱五分,以米饮汤入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良方集腋》良附丸)
           4. 治疗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每用五两,打破,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备急方》)
           5. 治疗霍乱呕吐不止:高良姜(生锉)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枣一枚(去核),煎至五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圣济总录》冰壶汤)
           6. 治疗风牙疼痛,不拘新久,亦治腮颊肿痛:良姜一块(约二寸),全蝎一枚(瓦上焙干)。上为末。以手指点药,如齿药用,须擦令热彻,须臾吐出少涎,以盐汤漱口。(《百一选方》)
           配伍效用:高良姜配伍半夏 高良姜温中化湿;半夏燥湿止呕。二药伍用,有温中祛湿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寒湿所致之呕吐。
           高良姜配伍草豆蔻 高良姜温中祛湿止痛;草豆蔻化湿行气。二者伍用,有温中化湿、行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寒湿所致之脘腹冷痛、泄泻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有热者忌服。
           【医家论药】
           “高良姜,祛寒湿、温脾胃之药也。若老人脾肾虚寒,泄泻自利,妇人心胃暴痛,因气怒、因寒痰者,此药辛热纯阳,除一切沉寒痼冷,功与桂、附同等。苟非客寒犯胃,胃冷呕逆,及伤生冷饮食,致成霍乱吐泻者,不可轻用。叶正华曰: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与木香肉桂砂仁同用至三钱。热者,与黑山栀、川黄连白芍药同用五六分,于清火药中,取其辛温下气、止痛。若治脾胃虚寒之证,须与参、耆、半、术同行尤善,单用多用,辛热走散,必耗冲和之气也。”(《本草汇言》)
           “良姜,止心中之痛,然亦必与苍术同用为妙,否则有愈有不愈,以良姜不能去湿故耳。”(《本草新编》)
           “良姜,寒疝小腹掣痛,须同茴香用之。产后下焦虚寒,淤血不行,小腹结痛者加用之。”(《本经逢原》)
           “良姜,同姜、附则能入胃散寒;同香附则能除寒祛郁。若伤暑泄泻,实热腹痛切忌。此虽与干姜性同,但干姜经炮经制,则能以去内寒,此则辛散之极,故能以辟外寒之气也。”(《本草求真》)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