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大全 >> D >> 正文

导气丸

  • 文章导读:

    导气丸

    目录
    “导气丸”在《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
    “导气丸”在《宣明论》卷七
    “导气丸”在《杨氏家藏方》卷五
    “导气丸”在《寿世保元》卷五
    “导气丸”在《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
    “导气丸”在《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导气丸”在《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导气丸”在《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导气丸”在《医学纲目》卷四
    “导气丸”在《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

     

    《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导气丸

    【处方】 京三棱、青皮、萝卜子(炒)、皂角(不蛀者,酥炙)、黑牵牛(半生半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腹胀,气粗不食。

    【用法用量】 3岁30丸,以米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引《全婴方》

    页首

    《宣明论》卷七:导气丸

    【处方】 姜黄4两,香附子4两,缩砂2两,甘草2两,广茂2两,丁皮1两,甘松1两,木香1两,荆三棱1两,白檀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 上为末,入绿豆粉2两,用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宽膈进食。主心胸满闷,胁肋刺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逆气丸”。

    【摘录】 《宣明论》卷七

    页首

    《杨氏家藏方》卷五:导气丸

    【处方】 大黄4两(湿纸裹,煨),蝎梢(去毒,炒)1两,青橘皮(去白)1两,胡椒40粒,陈橘皮(去白)1两,黑牵牛(12两,取头末)4两,茴香1两(微炒),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阿魏半钱(用稀面少许,和作饼子,捏干,油煎黄色)。

    【制法】 上为细末,蒸木瓜搜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宣壅导滞,除胀满,利大肠。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五

    页首

    《寿世保元》卷五:导气丸

    【处方】 木香、槟榔、火麻仁、枳壳

    【制法】 上将枳壳每个切作4片,用不蛀皂角3寸、生姜5片、巴豆3枚(略捶碎,不去壳油),用水1盏,将枳壳同煎熟,滤去3味,不用,只将枳壳锉细,焙干为末,入前3味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以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五

    页首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导气丸

    【处方】 半夏2两(用皂角5锭挼汁,浸1宿,控干,切作片子),南木香半两,赤茯苓1分,紫苏叶半两,白附子1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气逐风。主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五引《卫生家宝》

    页首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导气丸

    【处方】 槟榔(生,锉)半两,牵牛子(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夏(汤洗7遍,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盛实,腰脚不能屈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酒送下,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页首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导气丸

    【处方】 槟榔1两(斑螫炒),厚朴1两(干姜炒),三棱1两半(干漆炒),蓬术1两半(虻虫炒),吴茱1两(牵牛炒),青皮1两(水蛙炒),黄芩1两(大黄炒),赤芍1两(川椒炒),楂肉2两(草果炒),菖蒲1两(桃仁炒)。

    【制法】 炒熟,拣去拌药,为末,红酒为丸。

    【功能主治】 攻坚破结。主积结于中,日久不能消化,腹胀坚塞,便闭形实,脉实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以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 槟榔破结气,斑螫拌炒,以攻发坚垒;赤芍破血结,川椒拌炒,以驱逐寒积;厚朴散窒塞,干姜拌炒,以开发寒滞;青皮破肝气,水蛭拌炒,以消磨血积;楂肉消肉积,草果拌炒,以扫荡食积;吴茱平逆气,牵牛拌炒,以通利饮积;三棱攻坚积,干漆拌炒,以迅扫瘀结;蓬术破积坚,虻虫拌炒,以蠢动血结;黄芩清郁热,大黄拌炒,以推荡积热;菖蒲通窍门,桃仁拌炒,以润燥开结;酒丸紫苏汤下,使结散积消,则气化调和而诸结自解,大便无不通,腹胀坚塞无不退矣。此攻坚破结之剂,为腹胀坚塞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页首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导气丸

    【处方】 牵牛4两。

    【制法】 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乳石发,心腹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以生姜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页首

    《医学纲目》卷四:导气丸

    【处方】 青木香4两,萝卜子4两,茴香4两,槟榔4两,牵牛(头末)4两。

    【制法】 上为末,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

    【摘录】 《医学纲目》卷四

    页首

    《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导气丸

    【处方】 青皮(水蛭炒赤,去蛭)、莪术(虻虫炒,去虻)、三棱(干漆炒,去漆)、槟榔(斑螫炒,去螫)、干姜(硇砂炒,去砂)、茱萸(牵牛炒,去牛)、附子(盐炒,去盐)、赤芍(川椒炒,去椒)、胡椒(茴香炒,去茴香)、石草蒲(桃仁炒,去仁)。

    【制法】 上各锉,与所注药炒熟,去水蛭等并不用,只以青皮等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诸痞气塞,关格不通,腹胀如鼓,大便虚秘;又治肾气、小肠气等。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心紫苏汤送下。

    【各家论述】 《医方考》:青皮、莪术、三棱、菖蒲,气积药也,炒以水蛭、虻虫、干漆、桃仁,则逐败血矣;干姜附子、胡椒、茱萸,温中药也,炒以硇砂、食盐、茴香、牵牛,则软坚而疏利矣;槟榔炒以斑螫,下气者得破气者而益悍;赤芍药炒以川椒,泻肝者得疏肝者而益利。制度之工如此,以之而治气实有余之证,斯其选矣。

    【摘录】 《医方大成》卷六引《澹寮方》

    页首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