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方剂学院 >> 方药研用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膏滋方与“治未病”

  • 文章导读:

      中医药处方的药物剂型,渊源久远。相传早在商汤时代,伊尹曾撰述《汤液经》专著,至《黄帝内经》又有“汤液醪醴论”专篇。所谓“汤液”,初为五谷之液,嗣后发展为药物煎剂(即俗称之“汤药”);“醪醴”属于酒类(或药物与酒剂相融合之药酒制剂)。在汤液、醪醴之后,又相继产生了丸、散、膏、丹等药物制剂。

      在膏剂中,又分为内服的膏滋方和外用于体表某部的膏贴制剂(俗称“贴膏药”,大多用于外科疮疡、肿毒和皮科的疥、癣、湿疹等)。其中内服的膏滋方,在防治疾病和人体保健方面,应受到重视。

      先师秦伯未先生于1929年曾在上海中医书局编撰、出版了膏滋方专著———《膏方大全》,阐论膏滋方的临床效能、药用剂量和配制法、煎服法,引述了咳嗽、痰饮、血证、遗精、妇科经带、崩漏等16类病证证治,并附若干医案。每一医案附膏滋方一首,使读者易于在临床诊治中仿效应用。

      膏滋方作为内服的膏剂,其制法与应用主要是医者对患者进行辨证、辨病后,将所处方药加水煎熬,其后分别加入冰糖、蜂蜜、药用胶剂等,熬成稠厚的膏状制剂,可以长期服用,对于若干慢性病和疑难病证,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秦师伯未先生告称:“丁老(丁甘仁先生,秦老的业师)在临床方面亦颇多应用膏滋方以防治疾病,并有世传较多的膏滋方医案。……特别是每到秋冬季节,上海的一些资本家、富室家庭成员以及市政府某些官吏,他们或是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请求用膏滋方调治;或是身无明显病证,求取膏滋方滋补、保健,增强体质以减少病痛。”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膏滋方与“治未病”的密切关系。我所了解到秦老用膏滋方经治的病种颇多,但较为多见的则是脾肾两虚病证、男科疾病(如阳痿、遗精、早泄等)、咳逆痰血、上气虚喘、咳嗽便血、肾功衰退以及妇科的经、带、崩漏病证和安胎等。在求诊的患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想秋冬进服补剂,增强抗病能力。而膏滋方的口感又比较好,便于服用。今试举秦师膏滋方医案一则,请予参阅。

      周君,1938年。劳力之后,四肢酸软,精神疲惫,形体怯冷,脉象沉细。肝主筋而为罢极之本,肾主骨而为作强之官,肝肾并亏于下,而督脉阳虚亦已显著,水亏则肺失润养,故随发咳嗽;阳虚则脾失温化,故恒有痰浊。病虽未入损怯之门,根已早伏于隐僻之处。今拟益肾以填水火之窟,健脾以助生化之机。乘冬日闭藏之令,树春夏生长之基,膏方进补,斯时最宜。

      潞党参90g,清炙芪90g,大熟地(砂仁24g拌)90g,山萸肉90g,淮山药90g,熟附片30g,川桂枝g,大白芍45g(上二味同炒),炒白术90g,炒当归60g,制黄精90g,菟丝子90g,补骨脂90g,熟女贞90g,金毛脊(炙)90g,甘枸杞90g,柏子仁90g,云茯苓90g,仙半夏45g,橘白络各45g,光杏仁90g,川贝母90g,嫩桑枝(酒炒)90g,丝瓜络45g,建莲肉120g,核桃肉120g。

      上味浓煎两次,滤汁去渣,再加驴皮胶120g,龟鹿二仙胶60g,冰糖250g,文火收膏。

      从上案可知,患者病“虽未入损怯之门”,但以膏滋方对证进补,治重脾肾之本,兼及润肺止嗽,体现了医疗、保健并重和“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现再以我在数十年临床所处膏滋方病案中的一例述之如下。

      某亲友方君之子年近40,主诉多年来体质衰惫,平素颇畏风寒,卧则多汗;每年外感多次。患者并谓肾虚、腰楚,势勃(指阴茎勃起)为时甚短,入房每易早泄,右侧足后跟痛,阴囊、睾丸部颇有凉感,腑行则欠润畅;其脉沉濡,右尺虚伏,苔薄微腻。治宜补肾益精、温阳固卫、润腑法。患者畏服苦剂,遂以膏滋方缓图。

      熟地120g,陈皮40g,山萸肉60g,云茯苓60g,丹皮50g,山药80g,肉桂30g,制附片60g,枸杞子80g,菟丝子80g,当归80g,鹿角胶(烊化)80g,蛇床子60g,沙苑子80g,金樱子80g,补骨脂80g,阳起石80g,仙灵脾80g,火麻仁100g,生黄芪100g,防风50g,炒白术60g,桑寄生80g。

      上味浓煎两次,滤汁去渣,再加驴皮胶150g,蜂蜜120g,冰糖250g,文火收膏。每服一平匙(约12g),一日二服,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

      上方实际上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和玉屏风散的加减方,患者前后共服两料,体力增强,感冒次数锐减;肾虚早泄明显改善,右足后跟痛已除,腑行亦较前润畅。此例如按西医医院检查、诊断,患者并无病理指标,更无明确诊断病名,现代人将之称为“亚健康”状态。我国传统医学的膏滋方,可以在这方面充分发挥其防治、保健的特色与优势。

      近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中医药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和崭新机遇。所谓继承与创新,如果忽视精粹内涵的继承,将使中医药学的弘扬、发展受到难以估量的损失。我认为在全国范围内,凡是有条件配制膏滋方的药铺不应减少,而应逐步增加,并可进一步研究配制膏药物方技术的改进与创新;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和谐、发展的太平盛世,防治疾病和“治未病”,应该不断取得新的建树。为中医药丰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防治、保健水平,作出历史性的积极贡献。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