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医药][图文]重磅!顶级大三甲率 | |
[医药][组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 |
[医药][组图]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 | |
[医药]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 | |
[医药][组图]广东医院科研哪家强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 | |
[社会]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原书记陈 | |
[医药][组图]2023广东高校排名调 | |
文章导读: |
“热病”是什么病?最近上映的电影《最爱》里就描写了患有“热病”的一群人的故事。所谓的热病就是艾滋病。那么为什么艾滋病又被叫作“热病”呢?原来由于艾滋病毒导致的免疫缺陷,使病人在前期、典型艾滋病期也很容易发热,但这发热是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后,人体免疫力异常低下,就非常容易被感染,这种发热比较难退,甚至有些人就是这样一直发热,直到死亡。普通老百姓由于看到多数患者为“发热”而死,因此,民间也有“热病”的叫法。电影《最爱》因为描写艾滋病这一敏感题材及影片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而受到热捧。再次唤醒人民对艾滋病这一世纪绝症的关注。最近有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每年艾滋病死亡人数正大幅度增加,已成传染病死亡“第一凶手”。国家卫生部疫情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报告艾滋病发病15982例,死亡7743例,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名列第一,从2008年开始,艾滋病死亡病例已连续3年居于传染病死亡榜首。
艾滋病专家、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教授今天接受本社记者独家采访时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以前积累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相当一部分感染者因担心招致社会歧视,一直不敢检测而处于隐蔽状态。由于病情发现过迟,确诊时已到晚期,患者已来不及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近5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中,高达80%的人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
全国艾滋病专报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至2010年全国艾滋病患者因各种原因死亡的病例总数分别为1809例、5544例、9748例、12287例和18987例。其中,当年死亡病例分别为1723例、5445例、8603例、11253例和13981例。2010年死亡病例数是2006年的10倍多。
吴教授指出,艾滋病死亡病例主要分布在艾滋病病人与感染者报告例数较多的地区,分布与疫情严重程度基本相一致。过去5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报告增多的省共有16个。
他透露,一项对中国数万名艾滋病病人进行的为期5年临床研究发现,治疗过晚是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他强调,2002年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前,中国内地艾滋病病人病死率为30/100人年至40/100人年,而目前总病死率已经降至18/100人年。其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已降至5/100人年,为发展中国家病死率最低水平。据初步估算,全国因抗病毒治疗减少或延缓而死亡的艾滋病患者总计约3万多人。
吴教授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在分析患者具体死因基础上,力推早发现、早治疗措施,展开更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减少新发感染,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死率,以确保到2015年如期实现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千年发展目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