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褥疮、心力衰竭等疾病都有作用。黄连素可以说是能与阿司匹林、二甲双胍齐名的"神药"了。,植提 | 抗癌新星——黄连素,结直肠腺癌预防新希望。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植提 | 抗癌新星——黄连素,结直肠腺癌预防新希望,主要介绍“新发现,黄连素,直肠腺癌,复发”">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中医]河北:国医大师等作为推荐医 | |
[中医]余艳红:将中医药事业融入国 | |
[社会]声明:强烈谴责以下网站严 | |
[趣闻]医学生考前祭拜华佗铜像 | |
[医药]白考了!广东3143名执业药 | |
[产业][组图]中国原创治疗阿尔茨 | |
[医药][组图]海军军医大学孙颖浩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 | |
[医药]2019年度《岭南名医录》 | |
[调查][组图]先声药业惨了 因行 | |
文章导读:黄连素(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又称小檗碱,是一种提取自中药黄连的化合物。在传统医学中,黄连素常用于止泻,现代研究发现黄连素还可能对抑郁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糖尿病、褥疮、心力衰竭等疾病都有作用。黄连素可以说是能与阿司匹林、二甲双胍齐名的"神药"了。 |
最近,黄连素又有新发现。由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团队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一定的预防结直肠癌前疾病腺瘤肠镜下切除后复发的作用。
这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是在中国六个省的七个医院开展,年龄在18-75岁,存在1-6个组织学证实的结直肠腺瘤患者参与研究,在6个月前接受了完整的腺瘤切除。研究团队共筛选了1136例患者,最终纳入了1108例近期确诊为腺瘤并进行全部腺瘤切除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黄连素组(每天两次,每次0.3g)和安慰剂组,要求患者在随访期内至少完成一次肠镜检查,直至诊断出腺瘤复发或是最后一名入组患者达到2年随访点为止。
黄连素组553例,安慰剂组555例。最后891例(黄连素组429例,安慰剂组462例)中黄连素组中有155例(36.1%),安慰剂组中有216例(46.8%)在随访期内出现腺瘤复发;两组复发为全部息肉(包括腺瘤和锯齿状病变)的分别为183例(占黄连素组完成者的42.7%)和255例(占55.2%)。特别是复发为高危的进展性腺瘤者,两组分别为15例(3.5%)和26例(5.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未发生结直肠腺癌。
黄连素预防作用可能对女性更有效
通过对年龄、性别、吸烟、体重指数、结直肠癌家族史、入组腺瘤数量、结直肠腺瘤史对主要结果进行亚组分析,Cochran-Mantel-Haensezl的方法提示黄连素的预防作用在女性中可能比男性中更有效,但该结论有待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黄连素使用安全,不良事件少见
整个研究期间不良事件少见,个别患者报道有便秘症状,但与安慰剂组相比较而言,并无显著性差异。只有3例患者(均为黄连素组)因便秘而退出研究,其余四名出现便秘的受试者在1周内服用促动力药物后得到缓解。一名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损伤(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大于正常水平的3倍),但在2周后恢复。无肾功能损伤报道。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近102万的新发病例以及约53万的死亡病例,位居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第3位,而且其发病率有增长趋势。约90%以上的结直肠癌来源于结直肠腺瘤。超过50岁人群中腺瘤患病率约30%至40%,肠镜下切除之可预防结直肠癌,但切除后1年腺瘤复发(再发)率30%以上、3年复发率50%左右。
国际上,相关学者和医生们一直研究和开发化学预防其复发的药物和方法,发现的药物多因为副作用或价格昂贵而难以普及应用,使其成为公共卫生领域非常重要难题。
该项研究证实了黄连素可安全有效地降低结直肠腺瘤复发的风险,并可作为腺瘤切除术后化学预防的潜在手段。
黄连素作为非处方药品,易于获得,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每天的价格约为0.50美元),具有成本效益价值,而且长期服用安全性佳,不良反应较少。
这样的好药,你期待吗?
参考来源:
Prof Ying-Xuan Chen et al. Berberine versus placebo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of colorectal adenoma: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Lancet Gastroen Hepatol, January 08,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