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
[产业]入局者亲述:最激烈的一次 | |
[维权][图文]演员高溜自曝整容失 | |
[内科]周仲瑛治疗病毒性脑炎高热 | |
[中医]四川:砥砺前行 奋力推进 | |
[医药][图文]最全!广州167家新 | |
[医药]10大亮点!医师法将迎重磅 | |
[动物类][组图]猪胆粉 | |
[骨科验效方][图文]张志明自拟加味四妙 | |
[维权][组图]广州10余家医院被控 | |
[医药][组图]新一期ESI公布:中 | |
[医药][组图]女将挂帅!国务院督 | |
[医药][组图]世卫组织强调新冠病 | |
[医药][图文]【光明日报】南方医 | |
[医药]国家开绿灯 这些医务人员 | |
[社会][组图]玉林护士杀人碎尸, | |
[调查]疫情冲击 近6成民营医院面 | |
文章导读:医疗健康行业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一方面,线下的医疗服务机构从集中化走向分散化,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从公立体系剥离出来,加上眼科、口腔、医美等专科科室消费化,医疗服务实体的去中心化效果明显。 |
线下分化的挑战,旧有体系的顽强对抗
对于蓬勃发展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而言,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实验室和消毒供应中心,他们通过专业设备专业人员,为医疗机构提供辅助性服务;一类是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和中小型眼科医院等,他们是综合医院科室的分化。
不过无论是辅助性服务还是科室分化,都将面临旧有体系的挑战。
公立医院已经习惯了“大而全”的模式,即使是县级医院,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检验检测设备一应俱全。如果辅助类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得不到公立医院的认可,市场拓展将很难展开。
公立三甲医院对患者的“虹吸”效应明显,就诊量大,决定了辅助类第三方医疗服务的主要业务来源将是大三甲医院,客户来源越集中,则客户的话语权也越大,这会压缩第三方医疗服务的价格。
另外,公立三甲原有检验检测成本已经非常低,并且有医保的支持,如果第三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不能达到或超过综合医院,患者也会做出逆向选择。
分级诊疗也可能成为第三方医疗服务发展的阻碍,因为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政策是医联体,医联体的目的是“急慢分治、上下转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三甲医院牵头建立医联体,下级医院向上转诊,这会进一步增强三甲综合医院的患者虹吸效应。
对于科室分化而言,在眼科、口腔、医美等领域已经有成熟的案例,出现了专科连锁医疗集团、上市公司、医疗管理公司等。专科扩张长期存在的挑战在于人才、运营和成本,这限制了科室分化的规模化复制。
相对而言,公立医院在职称晋升、科研方面能够吸引人才,品牌和口碑更佳,不缺客源,加上财政补贴,在竞争中占优。
科室分化的竞争要点是差异化,即提供不同于综合医院的服务和体验,更依赖专业人才,尤其是有品牌和口碑的医生;在扩张上要兼顾速度和质量,切勿盲目投入;可以适度尝试产业链布局,比如对设备、耗材、原料的布局,这样不仅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也会带来产业链协同的优势。
线上业务的融合,从服务客户到服务产业
“数字化+医药”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圈。“数字化”工具或技术无疑有制药行业最迫切需要的特质,它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在制药业务的各个阶段进行应用,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主要目的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或者二者皆有。
从研发端而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高了靶点筛选、发现分子、构建晶型的效率;从临床端而言,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技术、数字化等提高了数据挖掘能力;从市场端而言,“互联网+”增加了药物可及性,新零售日渐风起。数字化技术是底层技术,也是医药行业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
创新药物的研发耗时长、投入大、风险高,尽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经在制药行业有充分的应用,不过技术在这些领域的投入获得回报尚需时日。在流通和交易领域,由互联网带来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更“立竿见影”。
以互联网+药品批发为例,整个B2B医药电商领域的玩家超过500家。2016以来,B2B医药领域的融贯电商、药品终端网、未名企鹅、药便宜、药师帮等斩获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度超过10亿元。投资方包括经纬中国、成为资本、纪源资本GGV、常春藤资本、复星医药、软银中国等。
线上的医药交易平台瞄准的是院外市场,即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诊所。在线上交易平台出现之前,医药流通层级众多,信息不透明,经营结构小而分散,全国有超过1.3万家药品流通商,过程成本远高于药品成本本身。
线上模式出现之后,打破了以上种种壁垒,并且培育出了一批互联网化的药品流通商。紧接着,药品交易平台发展出了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等业务,进一步提升了医药流通的效率。
医药电商也从单一的线上药品、保健品交易发展到了集科普患教、咨询问诊、慢病续方、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服务模型。另外,其也积极向线下拓展,开设线下门店,介入医疗服务流程,乃至进入医药流通领域。
阿里健康的发展最具代表性,它早期是以自营商品销售为主,电商平台收入为辅,维持了平台发展。在电商平台业务逐渐成熟之后,开始布局智慧医疗、互联网医院、健康管理等业务。并联合线下的连锁药店拓展送药O2O业务,之后更是进一步投资、控股了贵州一树、甘肃德生堂等区域连锁药店。目前其重要的任务是进入医院体系,布局挂号问诊、支付、医疗AI等业务。
111集团也是典型案例之一。1药网一开始是1号店的一个子频道,后独立运营,再发展成为拥有“三驾马车”的111集团: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通过创新的T2B2C的模式,全面实现B端和C端、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融合发展。最近,111集团还在尝试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新型险种、尝试PBM业务等。
其他如健客、七乐康、康爱多的发展也遵循“由简入繁”的逻辑,早期是电商,再拓展为“医疗+医药”的协同,并且均会覆盖线上的医院或者是药品流通业务。
“互联网+医药”转化的逻辑是从服务客户到服务产业,在最初的模式下,B2B电商服务的是小终端,B2C药店服务的是个人。
但是医疗健康行业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从制药企业到医疗机构再到药品流通的配合才能实现业务闭环,作为居间方,“互联网+医药”企业可以用利用技术、流量来反哺行业。
医疗投资“三新”:新技术、新模式、新支付
线上融合、线下分化,专业投资人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医疗投资和孵化机构百创汇创始人李喆告诉动脉网,这两大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医改”。
诚如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意见主旨一样,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可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而大力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则可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也是从供给端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可及性问题。
如何把握政策、技术驱动下的创新和投资机会?阳光融汇资本董事总经理黄升轩提出了医疗投资的“三新”概念,即新技术、新模式、新支付。具体而言,新技术指的是生物技术、免疫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新模式指的是医疗资源的重新组合和分配,包括前述提到的第三方医疗服务的集中向分布式转变、分级诊疗、医疗消费体验升级等。
新支付是一个更加重要的话题,尤其是在国内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的支付体系之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基本医保基金运营压力加大,控费力度也会加大。医保局已经成为控费最主要的实施方,从医保目录、药品集采、支付方式改革等角度实施控费计划。同时鼓励药械创新,用高价值产品替代低价值产品,实现医保基金的“腾笼换鸟”。
与之相对的是商业医疗险市场的不断扩容,商业健康险日渐成为医疗领域重要的支付力量。其本身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健康险产品加速创新优化,到与医疗服务进行紧密结合,探索管理式医疗保险,并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用于精算、风控等环节。
另外,商保的专业化能力也在服务于基本医保,包括参与大病医保、医保控费等。商保的变化源自政策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尤其是与“医改”的协同与配合。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恒定不变的,无论是综合医院的分拆,还是线上平台的业务扩张,都符合当下医疗政策环境、市场趋势和终端需求。唯一恒定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从未被满足的需求出发,构建“价值医疗”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