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那就足以证明他是鲁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新的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多数病人
不清楚的道理
对医生的评价,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实在:治了病,可治不了命。也就是说,医生的主要职责是尽量准确鉴别病情的同时,为病人减轻痛苦。多数医生的心里也明白,一些疾病不治也会自愈,像感冒、器质性的头痛、胃痛;一些疾病一治就好,像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一些疾病再怎么治也好不了,像癌症、强直性脊柱炎等顽症。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出于各种原因、各种心理,人们不太情愿正视这个道理。
假如一个医生固执地认为很多病人都是自己治好的,那他无疑是过高估计了自己。统计学家将疾病治疗前后的情况归类统计,得出的结论让人大吃一惊:在所有的病人中,70%病人的病就是使用现代的医疗技术也是不会得到明显改善的,他们大多还是按照病况本身的规律自然发展的,结果当然也是未受干扰的结果;有20%的病人的病才是由医疗获得显著效果的,比如由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和盲肠,或是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的疾病;另外的10%说来滑稽,它是因为医生的诊断或治疗不当而引起的。
病人想从医生那里知道自己的病是否严重,能否治好,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如果医生诊察后能多给病人说明其病情并告诉他是否可以治好,那么病人就会得到安慰和鼓励,虽未开始治疗却已取得治疗的效果了。
可现实情况是,医生们差不多都板着面孔,对病人并不怎么关怀安慰,即使装装样子也不情愿,他们错误地认为那是家属亲友应该做的事,与他们无关。当然,对此患者也应负一定的责任,因为很多患者搞不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见到医师的那一刻起便从心底里向人家乞求关怀安慰,甚至不惜作揖送礼。得到了,便暗自庆幸,犹如灭顶之灾前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没得到,就沮丧懊恼,长嘘短叹。
作为病人,保持头脑清醒最重要。在搞清权利义务的同时也要明白,再好的医生对你的帮助服务也是有限度的,关键的是你病的性质和你身体的素质,医生是要在这两个范围内施展拳脚的。对医生怀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势必导致失望,一旦被心灰意冷的情绪所左右,自然会对治疗恢复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与其那样,我们为什么不冷静理智坦然乐观地面对疾病、面对现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