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被刺医生:希望通过我的鲜血来警醒社会

  • 文章导读:

       医生与患者,如何被摆上了博弈的擂台?这是采写《医生的逆袭》(见11月7日《南方周末》头版)时,萦绕在我和同事心头的问题。

       上世纪初,杭州,英国医师梅藤更,查房时遇小患者鞠躬。来源:浙医二院官网
    上世纪初,杭州,英国医师梅藤更,查房时遇小患者鞠躬。来源:浙医二院官网
     

      报道刊发次日,我看到了一张百年前的照片。时任杭州广济医院院长的英国医师梅藤更查房时,一位小患者彬彬有礼地向他鞠躬,上了年纪的梅藤更也入乡随俗,深深弯下腰回礼。黑白两色里的一老一少,定格了遥远的温馨。这张照片延伸了问题的跨度———医患关系,是如何告别脉脉温情,走向残酷博弈的?它也拓宽了问题的边界——— 医患关系的改变,仅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吗?

      博弈

      在接受我们采访的20多位医生中,赵立众是特别的一位:去年4月13日被病人刺伤后,他无疑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视角。仅仅在被刺后第3天,赵立众就实名认证了微博,并写下了后来用作微博签名的一段话:“我并不仇恨持刀偷袭我的人,只是希望通过我的鲜血来警醒社会。”

      或许由于经历,这位医患冲突的受害者会记住一些平淡无奇的患者。有个瘸子,骑三轮车来看病,钱不够,赵立众就借他200元,过阵子还回来,一堆皱巴巴的零钱;前几天来了位50多岁的农民工,心率才40,急需动手术,他安静听完自己的病情,悄然走了,“我想治,但我没钱。”

      赵立众努力拨开冲突,去认清它背后深藏的体制问题,可是,当思考走到这儿,就撞上了巨大的无奈。很少有医生不明白医保体系和医疗价格体系对医患关系的决定作用,但谁又能改变什么?即使在患者的匕首下幸存,赵立众还是逃不脱另一种伤害。当他带着父亲到医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治医生甚至不想接这个活儿,怕治不好,也怕医生更擅长闹事。

      博弈成了医患之间的常态,冲突则是博弈失衡后最坏的结果。

      中国最好的肺移植专家告诉我,在费用高达五六十万元的手术前,他会尽可能多地接触患者家属,将10%的死亡率告诉他们,并要求每位家属都写下书面协议。

      “那些砸锅卖铁来做手术的,我不敢接”,他明确表示,中国医保体系下常见的人财两空结局对任何家属而言都难以接受,医生和医院必将陷入无尽的纷争。

      这种谨慎态度普遍存在于受访的医生中。上海医生孙琦(化名)记得一个小男孩,送来他所在的区级医院会诊。孩子情况危急,一刻都耽误不起,可家属想要把孩子送去更好的医院救治。

      “我很想强行把孩子留下,转院肯定救不过来了”,孙琦回忆起这段往事还有些激动,“但我不敢,手术不是百分百成功的,如果不成功怎么办?还是个‘常规’的流程———(家属)花个两万找人闹一闹,医院赔个十几万,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是屈服的。”最终,孙琦只是做了番真诚的建议,并目送孩子转院,走向必然的夭折。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