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民营体检机构在营收规模做大的同时,营销费用也快速攀升,这被业界认为是“营销驱动”下的高增长模式。而民营体检机构屡发违规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开始凸显。在规模之外,个性化、高端体检开始兴起,但迫于市场大环境不成熟、配套服务无法跟上等原因,这些新趋势仍处于探路阶段。 |
借壳江苏三友上市3年后,美年健康(002044)旗下的体检中心数量已超400家,今年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到600家;而在2014年底,美年健康旗下的体检中心数量仅为94家。
高速扩张的同时,美年健康的营收与利润也稳步增长。美年健康2017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62.33亿元,同比增长44.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4亿元,同比增长35.89%;体检服务是其主营业务,2017年该项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1.4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8.54%,毛利率为46.61%。
不过除了亮眼的业绩之外,美年健康屡次被曝出存在违规体检,其作为专业体检机构的流程、合规也多次遭质疑。其实,不止美年健康,整个民营体检行业都被多次诟病。
新华社今年5月份发布的一篇关于体检机构乱象调查的文章就提到“目前体检机构普遍重设备、轻医生,重化验、轻诊断,检前健康评估和检后追踪指导流于形式,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全科医生比较匮乏,影响健康体检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乱象的根源在于民营体检机构盲目扩张规模、过度追求利润所致。
根据美年健康2017年年报,其每年的营销费用高达14.88亿元,占到其总营收的25%左右,同比
增长达59.97%。但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0.06%,仅为397.5万元。爱康国宾2017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9660万美元(约6.6亿元),占支出总额的17.1%;研发费用为310万(约2120万元)美元,占支出总额的0.5%,而上年度占比为0.7%。
不难看出,美年健康在营收规模做大的同时,营销费用也快速攀升。而民营体检机构对于研发的投入力度都比较小,这被业界认为是“营销驱动”下的高增长模式。
而民营体检机构屡发违规事件,其背后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开始凸显。在规模之外,个性化、高端体检开始兴起,但迫于市场大环境不成熟、配套服务无法跟上等原因,这些新趋势仍处于探路阶段。
规模扩张:有人欢喜有人忧
圆和医疗项目总监、原瑞慈医疗诊所连锁事业部总经理周璐靖告诉健康点,体检机构做大规模才能与公立医院去竞争,“公立医院相对分散,而民营体检门店数量足够多,就可以接全国性的团单。而团单目前还处于打价格战的状态。”
价格战意味着体检中心利润会不断被压缩,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流水线般给客户做体检,难免会出现只求速度不顾质量的情况。
在规模扩张的道路上,美年健康速度最快。擅长资本运作的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在早年自建十多家体检中心后,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做区域体检中心的收购整合。
2010年到2013年这3年时间,美年先是与大健康产业合并成立美年大健康公司(即美年健康),而后收购深圳瑞格尔、北京绿生源、武汉一博、常熟汉慈、贵州康源、安徽博瑞康等小型体检机构,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其控股体检中心的数量从2010年的13家,快速增长到2014年底的94家。由此,美年健康的体检中心触角几乎遍布全国主要核心城市。
几乎与美年健康同一时间成立的爱康国宾、瑞慈医疗(01526)的体检业务扩张模式较为类似,一直以独资或控股自建为主。因而爱康国宾与瑞慈医疗的规模扩张步伐相对缓慢。除了自建外,从2007年开始,爱康国宾也不断收购一些体检机构,这其中还包括收购了慈铭体检在银川以及山东烟台、潍坊、威海等地的加盟商体检中心。
最早启动上市计划的慈铭体检却因各种原因历经多次IPO折戟后,最终选择被美年健康收购。由此,美年健康快速跃升至民营体检“老大”的位置。
2015年美年健康借壳江苏三友登陆A股后,其市值很快突破百亿元。远在纳斯达克的爱康国宾却在资本市场遇冷,张黎刚遂选择将公司私有化。
估计张黎刚也没想到,这场私有化战役居然持续了三年之久。而这三年,恰是美年健康新一轮高速扩张的三年。在外界看来,爱康国宾(股票代码:KANG)因为私有化错过了快速发展的“黄金三年”。目前,爱康国宾旗下总体体检数量约110家。
3月27日,爱康国宾宣布,与IK Healthcare Investment Limited(母公司)、云锋基金和阿里巴巴签订一份最终协议与合并计划。如果合并完成,爱康国宾将从美股退市,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
爱康国宾的私有化之路走得颇为“艰辛”,美年健康意图高价收购爱康国宾的计划未能成行,但是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一员,是否能让爱康国宾重建昔日的辉煌,这一切都还是未知。
近期,美年健康发布的半年业绩快报依然抢眼。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0亿元,同比上升57.66%,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上升998.00%。
而瑞慈医疗的半年报业绩快报显示,其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其亏损净额处于人民币5500万至8500万元之间(单位下同),较上一年度同期有大幅增加。瑞慈医疗表示,亏损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近期开始投入运营的体检医院和专科医院处于“前期亏损”状态。
而在2017年之前,瑞慈医疗的业绩一直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2013~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9亿元、5.98亿元、8.03亿元、9.35亿元以及10.8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85.4万元、566.8万元、2911.6万元、5438.9万元以及-1.03亿元,2017年为瑞慈医疗近5年来的首次亏损。
而爱康国宾目前的业绩也不是很乐观。其2017年年报显示,其 2017财年实现5.64亿美元营业收入,虽然同比增长29.4%;净利润亏损1700万美元,同比下滑53.8%。这已是爱康国宾连续两年出现亏损,上一财年,其净利亏损1130万美元。而其亏损主要由于新开体检中心前期运营仍处于亏损阶段,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所导致。
数据来源:健康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如果从成立时间上看,瑞慈医疗最早。早在2000年,瑞慈医疗就开始自建其首家实体医院瑞慈南通医院。这与其创始人方宜新本身是医生出身有很大关系。
医生出身的方宜新非常看中体检的服务质量,因而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建体检中心。不过,去年瑞慈跟平安达成合作后,其开始走向合作收购体检中心的路线。
瑞慈医疗相关公告显示,双方通过合作计划2019年底前由上海瑞慈医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瑞慈医疗”)及深圳市平安健康科技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平安健康科技基金”)成立的子公司于全国新设或收购不少于35间持有营利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的体检中心。
按照计划,瑞慈医疗2018年成立或收购30间拥有营业执照的体检中心,体检中心总数于2018年底前预期将达到74家。这意味着,有了平安的合作,瑞慈医疗的旗下门店体检机构数量正在追赶爱康国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