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外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李士懋温阳法治喉痹

  • 文章导读:

    临床上见到咽喉肿痛,医者多用连翘、银花、射干等清热解毒之品,认为咽喉肿痛乃风热上扰或火热之邪上攻而致。但阳虚也会造成咽喉肿痛,其病机有二:一为阳虚寒盛或阳虚寒客致使经脉凝涩而咽喉疼痛,治当温阳散寒;二为阳虚虚阳上浮,熏蒸咽喉,当温阳以引火归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李士懋宗仲景之旨,数十年临床恒以脉诊为中心,辨证灵活,症见咽肿喉痹时,若病家脉沉弦拘紧且按之无力或减,则辨为阳虚寒凝;若病家尺脉沉而无力,寸关脉显浮滑之象且按之减,则辨为阳虚虚阳上浮。

    案1 李某,男,27岁。2005年2月11日初诊。

    数日前外感后暴喑至今,症见畏寒肢冷,加衣被后稍减,鼻流清涕,咽干痛,腰骶疼痛,背紧沉。服板蓝根冲剂、感康等不效。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尺弦紧。辨为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处方:炮附子10克(先煎),麻黄5克,甘草6克,细辛6克,干姜5克。6剂,水煎服。药后得愈。

    按:失音、咽痛原因繁多,此人为阳虚外感,寒邪直中少阴。《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其人脉沉无力,尺弦紧。沉而无力则为阳虚,尺为阴位,“弦则为减,减则为寒”(《伤寒论》),紧亦主寒。《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循咽喉。”寒邪直中少阴,寒邪循经凝滞经脉,则喉痹或失音。李士懋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逆汤,以四逆汤急温下焦已虚之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也;麻黄附子细辛汤中以麻黄散寒,细辛入肾经引领麻黄入肾,散肾经直入之寒,使邪达表自外而解,有逆流挽舟之意。

    然李士懋临床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所治绝非太少两感而已,李士懋常言:“纵无表证,但见阳虚寒凝,亦可用麻黄发汗,散其直中寒邪。”其言得矣!

    案2 患者,女,24岁。2010年3月9日初诊。

    自觉口齿热,咽痛,脸红,头晕无力,腰痛,四肢冷。脉弦减,寸关略显浮。辨证为阳气不足,虚阳浮动。处方:炮附子6克(先煎),肉苁蓉10克,山萸肉15克,白术10克,干姜5克,巴戟天10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仙灵脾10克,肉桂4克,白芍12克,党参10克。3剂,水煎服。1剂后咽痛口热则消,3剂后余症皆减。

    按:脉弦减,弦减为阳气不足;寸关略浮,可知肾阳虚,虚阳上浮,虚火上窜至口中则口齿热,熏蒸上焦则咽痛、面红。故以附子干姜肉桂等温补肾阳,肉苁蓉巴戟天佐诸阳药亦可填补肾精,“精化为气”,从而使阳气化生有源;山萸肉收敛浮越之阳,且不患阴阳格拒,使所温之阳安于下焦。

    笔者有感于温阳法治喉痹之奇,适逢同学因咽痛就诊,遂大胆治之。

    李某,女,21岁。2010年4月28日就诊。

    咽痛,有痰,易咯出,色深;尿频,夜晚睡前甚;申时脸烘热。尺脉弱甚,寸关有洪滑之象,按之无力。辨为肾阳虚,虚阳浮越。宗肾气丸加减。处方:炮附子6克(先煎), 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桂枝10克,山药12克。1剂,水煎服。

    4月30日复诊,自述咽痛已愈。以上方加减继续为其治疗尿频。服3剂后尿频愈。

    按:肾禀真阴真阳,先天之本,一有亏虚,诸症丛生。《灵枢·经脉》云:“肾少阴之脉……循咽喉”,肾阳亏虚,浮越于上,循经上炎,方有咽痛、潮热之象;“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所藏津液经肾气化,其浊者出为小便。肾阳虚馁,气化失司,“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要略》)。方用肾气丸加减,于大队滋阴药中加入桂枝、附子,“少火生气”,复其气化之职;又附子大辛大热,于坎水真阴之中生阳,引火归元,气化得复,诸症如失。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