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2010年10月1日十一诊:服药后患者自觉轻微腹胀,喜按,大便略成形,1日行3~4次,约180克,仍觉口干不欲饮。9月30日出现低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小便量2040ml。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微瘀,苔中白腻,脉芤。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制半夏10克,砂仁10克,茯苓30克,焦麦芽30克,焦山楂20克,生姜10克,炮姜10克,炒白术30克,木香10克,升麻10克,厚朴10克,炒苍术10克,炒薏苡仁30克,生黄芪30克,西洋参20克,炙甘草10克。3剂,煎服法同前。
按:《伤寒论》第101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畅达枢机。患者腹胀满,仍为脾虚气滞腹满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佐以焦麦芽、焦山楂消导之品;二术、茯苓、砂仁增健脾燥湿之功;升麻、生黄芪托疮生肌,促小腿创伤处新生肉芽组织生长;炙甘草益脾气,调和诸药,护胃气。
2010年10月11日十二诊:患者药后腹胀基本消失,体温正常,略口干,精神可,小便量1100ml,有食欲,可食稀饭200ml,大便成形,日2~3次。舌体略胖大,边有齿痕,苔中白腻,脉象柔和。自诉近日烦躁,手足心热,体温正常,胃胀、腹胀,但程度较前轻,叩诊呈鼓音,口干不欲饮,无明显口苦,进食尚可,小便量180ml(在血液滤过条件下),大便成形,日1次,200克。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芤。处方:生黄芪30克,西洋参20克,五味子10克,柴胡10克,制半夏10克,生姜10克,厚朴10克,香附10克,白豆蔻10克,炒薏苡仁30克,茯苓30克,藿香3克,生甘草10克。1剂,少量多次,分次口服。
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不足亦可出现烦躁、手足心热,可伴见乏力、汗出、怕冷,舌体淡胖,脉芤等阳气不足的临床表现;而阴虚烦躁除手足心热外,还可伴见口干、怕热,舌红、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临床表现。故以生黄芪扶气、西洋参益气、五味子敛气、生甘草护胃气,正气足才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正气不足时出现腹胀,即气不利则满,提示正气渐恢复,疾病向愈,切忌滥用攻伐之品,应以益气为主,佐以少量行气之药如厚朴、香附等,补而不滞。脾主大腹,脾阳不振,阳微则湿盛,故以藿香芳香化浊,豆蔻、薏苡仁、茯苓渗湿运脾利小便,如叶天士《温热论》中“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半夏、生姜燥湿降逆止呕,柴胡疏肝和胃。
患者服药1剂后腹胀满明显缓解,叩诊无鼓音,烦躁、手足心热减。后续服1剂,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进食尚可,小便量渐增,大便成形,日1次,约200克。舌体淡胖,苔薄白,脉沉。复查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电解质基本正常,血红蛋白、血小板略低。
中医治病强调治“人”,其主要思路就是改变人体内在环境,提高自我修复的能力,而通过服用中药、针灸等方法可激发这种能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以上病案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另外,挤压伤可引起人体内部气血、经络、脏腑的功能紊乱,病程迁延,病情易反复,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证论治,三因制宜,治疗过程中切记欲速则不达。(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