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外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国医大师陈民藩:肛肠疾病治验二则

  • 文章导读:陈民 藩,第四届国医大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著名中医肛肠病专家。在肛肠疾病的选方用药中,注重内外并重,在辨证治疗肛肠疾病过程中,除灵活运用仙方活命饮等经典方剂外,还研制出了黄白合剂、清解饮、清毒饮等口服经验方。在外治方面,运用“酸涩收敛”理论,研制出了消痔洗剂、紫白膏、消炎生肌膏等一系列外用剂型,临床疗效显著。现择黄白合剂临床运用中的验案二则,以飧同仁。

    黄白合剂方义

    黄白合剂是陈民藩的经验方之一,方中药物包含黄柏白芷金银花、侧柏叶、地榆、瓜蒌仁、鬼针草、枳壳甘草黄柏,苦寒下行,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的功效。白芷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表散寒,燥湿止痛,消肿排脓之能。《日华子本草》谓之:“主肠风痔漏,排脓,创痍疥癣,止痛,生肌。”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是治疗内外痈的要药。《本经逢原》记载其为“疮家圣药”。侧柏叶苦涩而性寒,归肺、肝、脾经,功能凉血止血,可清血分之热。地榆苦酸且涩而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功效。《本草崇原》谓其:“除恶肉,疗金疮者,生阳气盛,则恶肉自除,血气调和,则金疮可疗。”瓜蒌仁甘且微苦而性寒,功能润肠通便。《本草纲目》言其:“利大肠消痛肿疮毒。”鬼针草味苦性平,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泉州本草》中记载道:“消癖、镇痛、敛金疮。”枳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行气开胸,宽中除胀功用。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效佳。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凉血止血之功。

    典型医案

    ● 医案一 便秘案

    林某,男,时年52岁, 2018年7月2日就诊。因“反复大便秘结1年。”就诊。平素饮食辛辣,嗜饮浓茶。大便干结,2~3日1次,状如羊粪,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身热,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控制在150~160/70~80mmHg。

    专科检查:暴露肛门,齿线上黏膜无隆起,齿线下无赘皮增生。指诊:食指经肛管通畅,直肠下端距肛缘6cm以下及肛管未见其他明显肿物,指套退出无染血。

    诊断:热秘。

    治则:泄热通便。

    药用黄白合剂合增液汤加减:黄柏10g,白芷9g,地榆10g,鬼针草15g,枳壳9g,生地10g,麦冬15g,瓜蒌仁15g,火麻仁15g,绿心豆15g,枇杷叶10g。水煎煮餐后口服,1服/天,早晚各1次,共7服。另嘱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煎炒油炸食物尽量少吃。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饮浓茶、咖啡,多饮凉白开水。

    7月9日二诊:药后大便1次/天,质稍干。口干症状缓解,腹胀腹痛较前减轻。前方去绿心豆,加决明子9g,续服5剂。嘱调整饮食,调适心情,适量运动。

    7月14日三诊:大便1次/天,质软,无明显腹胀腹痛,寐纳佳,达临床痊愈。

    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黄帝内经》中关于便秘的记载,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为五实。”在《金匮要略》中相对应的词是“大便难”,见于原文“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伤寒论》中对于便秘的表述有“阳结”“阴结”“脾约”“燥屎”等。《中医内科学》将便秘主要分为热秘、冷秘、气秘、虚秘。而西医将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指因肿瘤、寄生物、假性肠梗阻等引起的肠功能紊乱。功能性便秘则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持续性排便困难及排便不尽感的肠道疾病。在临床中治疗的多是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则是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着手,治疗效果好,且复发率低。本验案中,陈民藩以黄白合剂加减去燥热,增液汤加减行津液。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清肃下降,气机条畅,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以枳壳理气宽中,绿心豆润肺燥,枇杷叶去肺热。诸药合用,燥热去,津液行,腑气通而大便调。

    ● 医案二 肛裂案

    陈某,女,时年25岁,2018年5月7日就诊。因“反复便时肛门疼痛伴出血1周”就诊。患者诉一周前进食辛辣食物后,出现便时肛门疼痛,以裂痛为主,便后3~4h后疼痛可缓解,偶有便时滴血,色鲜红,量约1~2ml,无便时肛内肿物脱出,无肛周红肿疼痛,无恶寒发热,每经饮食调节及休息后,上述症状好转,但仍不时发作,性质同前。大便质干,2~3日1次,小便通畅,纳可寐安。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专科检查:暴露肛管,截石位6点位肛管处可见一约1cm长梭形裂口,边缘色白,底部潮红,触痛明显。患者疼痛难忍,未予指检。

    诊断:(血热肠燥型)肛裂(西医称为I期肛裂)。

    治则:清热润肠通便。

    方药以黄白合剂加减:黄柏10g,白芷15g,金银花10g,侧柏叶10g,地榆15g,瓜蒌仁15g,鬼针草15g,枳壳9g,甘草3g。水煎餐后口服,1服/天, 早晚各1次,共5剂。每日沐浴后,以当日药渣水煎煮第三次,煎汤后以适宜温度熏洗肛门,便后及时清洗肛门。

    5月12日二诊:药后肛门疼痛情况缓解,便时无滴血,大便1次/天,质软。前方瓜蒌仁减到10g,续服5服。随诊一个月无便时肛门疼痛便血。

    按:肛裂以疼痛、便血为典型症状。本病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位,尤以后位多见,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血热肠燥或阴虚津乏,大便秘结,排便时努挣,而使肛门皮肤裂伤,湿热蕴阻,染毒而发;病久局部气血瘀滞,血行不畅,失于濡养,而致裂损久不愈合。陈民藩以黄白合剂加减治疗,以药渣煎汤外洗肛门,内服外用双管齐下,疗效明显。中药熏洗通过药物与病变部位直接接触,可以清洁局部伤口,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