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彭胜权治反复间歇性发热验案

  • 文章导读:

    彭胜权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O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师侧,见其临证治愈疑难病者众多,现撷其治疗反复间歇性高热验案1则如下,以飨同道。

    何某,女,23岁,2004年5月9日初诊。反复问歇性发热3月余。发热每1O天或半月1次,发热一般下午开始(14—17时),£39℃ 一40℃ ,晚上2O时左右汗出,汗后高热自行消退,体温降至35℃ 一36℃ ,每次发热持续约4天左右。曾在某医院住院月余,期间行各项检查,排除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结核病,曾行CT、MR及骨髓穿刺检查3次,结果均阴性,以高热待查出院。转延彭教授诊治。诊见:面色眦白,体弱,语声低微,眼眵多,头身困重,四肢乏力,胸脘痞闷,腹胀,便溏、每天3次,舌红、苔黄腻,脉弦细。发热前先有寒战,高热期间无不适,仅感疲劳。中医诊断:发热。证属湿热阻滞三焦,兼中气虚弱。治以清热化痰祛湿,佐以补中益气。发热时以俞氏蒿芩清胆汤加味,热退后服补中益气汤。①处方:黄芩、青蒿(后下)、法半夏枳实、竹茹、柴胡各lOg,茯苓20g,陈皮甘草各5g,青黛(另包)6g,滑石15g。4剂,每天1剂,水煎,发热时服。②处方:黄芪何首乌葛根各30g,太子参15g,白术柴胡麦冬、五昧子、厚朴花、法半夏各lOg,炙甘草升麻各5g。3剂,每天1剂,水煎,热退后服。5月23日二诊:服药第2天,体温未超过37.4℃ ,偶有胸闷及头重脚轻感,舌淡红、苔薄黄稍腻,脉细。证属余邪未清,方以黄芩滑石汤加减。处方:黄芩厚朴花、浙贝母枳壳、扁豆花、竹叶、法半夏各10g,布渣叶、瓜蒌、滑石各15g,甘草橘红各5g。7剂。患者未再来诊,6月30日电话随访,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而愈。

    按:本例高热,伴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腹胀便溏,眼眵多,舌红、苔黄腻,脉弦细,均为湿热阻滞三焦之征。如《重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日:“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 又日:“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有此证。彭教授辨证中紧扣病机为湿热阻滞三焦,以青蒿、黄芩、竹茹清泄胆火;柴胡枳实、二陈汤和胃化痰;因三焦具有通调水道和气化之生理功能,以碧玉散引胆火自水道下泄,由此使胆中相火清,三焦气机通畅;然四肢乏力,面色咣白,体弱,语声低微,皆为脾胃气虚之象。《兰室秘藏·劳倦所伤论》日: “夫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其气,气衰则火旺,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语言,动作喘乏”。此时若一味清热化痰祛湿,恐损其中气,故在患者热退后,仿东垣补中益气,顾护其本,亦寓甘温除大热之意。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