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胡录庭辨治热痹经验

  • 文章导读:

    胡录庭副主任医师乃甘肃白银地区名老中医,年近七旬,业医近5O载,学验俱丰。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各种杂症,对热痹的治疗尤有独到之处,临床疗效颇佳。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兹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热痹属痹证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灼热、屈伸不利、得冷则舒为主要临床表现。常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病因多由于感受火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或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而化热;亦可由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而成热痹。正如《金匮翼·热痹》所说: “热痹者,闭热于内也⋯⋯ ,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胡老师认为,以上病因临床多见,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所说“瘀血致痹”不可不提,临床上因局部经络损伤,瘀血留滞,外邪乘虚而入成热痹者时常可见。但不论何因,热痹病机终以热邪为主,兼夹风、寒、湿、痰、瘀,阻滞气血,壅滞经脉,留滞关节经络,痹痛乃作。现代医学风湿热、感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如在某一阶段表现出热痹证候时,均可依据热痹辨治。

    2 临证经验

    2.1 湿热壅盛,清热着重祛湿火热之邪无形,而湿邪有形,故火热之邪常借湿踞留,与湿相并,合邪为患,为肿为痛。胡老师认为,热痹与湿温,均有热易清而湿难除的特点。若能使湿祛,热则无从依附,热自退而肿消。且湿为阴邪,重浊黏滞,常使气机受阻,经脉不畅。治疗此证型,在清热之中着重祛湿,给邪以出路。且脾旺能胜湿,脾健则湿除。故祛邪应以清热利湿消肿为主,固本则以健脾为主。临证常选用忍冬藤、连翘黄柏知母等清热解毒;薏苡仁、苍术白术茯苓、白豆蔻等健脾祛湿。经临床观察,健脾祛湿药不但可消除内湿,保护脾胃,改善水湿代谢,对再感外湿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方中再佐加少许调畅气血之品,调和气血,通畅经络,痹证乃除。

    2.2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举热痹若为直接感受风热邪毒,除具一般见症外,还兼有明显热象,如目赤溲黄、咽喉肿痛、斑块红赤等邪毒症候。正如《金匮要略》云: “热之所过,血为凝滞” ,邪热鸱张,伤津耗血,为痰为瘀,发于皮肤可见红斑结节,着于关节则红肿痛剧。胡老师认为,此证病之初始即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举。一味清热解毒,虽热清毒散,痰瘀留滞交阻,凝塞不通,不通则痛,其证更难除。常选用水牛角、紫草、寒水石、蒲公英等清热凉血解毒;丹参、牡丹皮赤芍凉血通络;再佐以荆芥辛凉透散;生地黄凉血益阴,顾护阴分,实有治未病之意。早期应用活血化瘀药,可有效缓解疼痛,保持机体良好的血液循环,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2.3 热痹阴虚,清热育阴并施素体阴虚,复感外邪,郁而化热,势必耗劫津血,更损阴分。阴虚则肌肤筋骨失于濡养,除具有热痹特征外,还可见骨节烦痛,肌肉酸楚,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并伴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证属虚实夹杂,治宜清热育阴并施。胡老师认为,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故应先祛除伤津之热,终止和预防阴液损伤,再施以养阴护津,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而使痹除。常选用青风藤、桑枝、丝瓜络清热蠲痹;桑寄生、续断、怀牛膝、鸡血藤养血益阴;生地黄、青蒿、地骨皮滋阴退热。尤以青蒿味苦气寒,清热不伤阳,除湿而不伤阴,与现代药理研究青蒿调节体液、细胞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契合。并适当伍用温燥之品,疏风除湿,使气血流通。

    2.4 寒热错杂,温通宜久用 风寒湿邪入侵机体转化为热痹,往往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除具有关节红肿、13干、小便黄等热痹症外,还合并有畏寒、肢体酸楚、纳呆、舌苔白或腻等寒湿症,此乃寒邪未尽。胡老师认为,热痹虽以“热者寒之”为基本治则,但其病理特点仍以热邪致气血痹阻,郁、闭而不通为主,治法宜佐以温通以宣开痹阻,使经络通畅。尤其对寒邪未尽者,胡老师常根据寒象轻重,选用细辛桂枝麻黄、川乌、草乌等久用恒用,且未发现弊端。应用温通药不但可调节药性,缓解疼痛,而且对于通畅经脉、恢复机体功能都有很好的作用。

    2.5 正虚邪恋,扶正祛邪为主热痹日久不愈, 日渐气血运行不畅,正虚邪恋,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瘀血痰浊互结,阻痹经络。常可见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久病气血津液伤耗,而致气血津液亏虚。胡老师对于邪未除正已伤之证,治以攻不伤正,补不碍邪为基本原则,而且补不能仅顾及气血津液,久病及肾、肾主骨,故需固本培元。常选用熟地黄、淫羊藿、骨碎补、桑寄生等培补肾督之品;且久痛入络,痰瘀胶着,恐草木祛邪之品不能直达,用全蝎地龙、土鳖虫、蜈蚣等,并配伍僵蚕、胆南星、白芥子等,祛风定痛,搜风化痰,破瘀开结,以剔除深伏之邪。但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中病即止。

    3 病案举例

    张某,女,35岁,2001年7月14 El初诊。l0年前患者因产后不久在田间劳作受潮湿而病,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末端尤甚,在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服西药治疗后缓解,但遇阴雨天即有复发。近2年来疼痛无间歇,1月前发热而疼痛加剧,伴有肢体发麻,腰膝酸软,筋脉拘挛,服抗风湿药未见明显改善。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暗黄,肤色不泽,关节虽觉热痛但未见明显肿大,舌瘦质红、无苔,脉弦细而数。诊为热痹,证属阴虚郁热,肝肾亏虚。治宜疏风清热,蠲痹活络,益肾养肝。处方:青风藤、海风藤、稀莶草各15g,桑寄生、鸡血藤、桑枝各24g,丝瓜络、续断、青蒿、怀牛膝、羌活、独活各12g,桂枝赤芍各lOg。每天1剂,水煎服。服3剂,全身疼痛减轻,但各关节及手足末端仍灼痛麻木,舌脉如前。治宜滋阴养血,疏风蠲痹。处方:生地黄30g,丹参18g,当归12g,桑枝24g,桑寄生、稀莶草各15g,羌活、独活、续断、青蒿、怀牛膝赤芍川芎各10g。服6剂后诸症皆减,唯肢麻、腰膝活动不灵便,此乃久病人络,故守方加全蝎3只,僵蚕6g以搜剔络道,加黄芪12g补气以鼓舞气血运行。再服6剂后,改散剂调理2月余,诸症渐愈。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