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续命汤辨治中风后遗症右足内翻

  • 文章导读:

     

      典型病例

      朱某,女,48岁。2012年11月18日初诊。

      主诉:中风后遗症右足内翻7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5年,7年前突发左侧脑出血,经抢救后,生活基本自理,血压控制良好,唯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尤以右足内翻为甚,辗转西安、安康等地多家医院救治,采用中西医药、针灸、按摩、外洗等多种办法,均无效果。

      现症:面色偏暗,语声正常,偶有头晕,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暗、舌下脉络瘀阻,左脉弦滑,右脉滑。查体见右足内翻,活动时右腿外撇,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

      证属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络脉痹阻,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乃为常法。但患者告知7年间常用之法已用尽,诸医方中必用黄芪及活血化瘀之品,但鲜有效果。

      笔者细考,此患者之证与《金匮要略》、《古今录验》所述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甚为相似,法当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方用续命汤《古今录验》化裁。

      处方:生麻黄15克,桂枝20克,当归20克,党参30克,干姜6克,川芎30,杏仁10克,川牛膝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0克,茯苓30克,姜黄20克,萆薢20克,黄柏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6枚。7剂,水煎服,嘱患者每晚9点前服完。

      2012年11月25日二诊:患者诉服上述中药后,口味较前不太一样,身体似有燥热感,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唯明显之变化乃足内翻消失,右腿外撇减轻,7年来首有脚踏实地之感觉,患者甚为高兴。但右侧肢体肌力变化不明显,服药三剂后血压升高至160/90mmHg,自行调整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继续前方7剂。

      2012年12月2日三诊,患者服用后无特殊感觉,肢体活动亦无明显变化,右足脚踏实地,感觉良好。暂停服药。

      三月后患者来诊,要求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察舌质、舌下瘀血之象减轻,又有生麻黄升压之虑,遂在原方基础上变为炙麻黄8克,茯苓15克,姜黄10克,萆薢10克,黄柏10克,炙甘草6克,陆续服用20余剂,感觉良好,随访三月,足内翻无复发。

      按:本例为典型之中风后遗症,常法多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血压高者亦用天麻钩藤汤等加减。本病例病史7年,辗转多家医院,多种中西医手段治疗鲜效,必须另辟蹊径。

      细想该患者之表现,乃与中医所言之“中风痱”吻合,其肢体表现及足内翻之状况与《金匮要略》、《古今录验》所述甚为相似;《医宗必读》亦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因此,对于此患者,组方应以“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为法,以《古今录验》续命汤化裁。

      方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乃寓麻黄汤之意,有宣散发表,温经通阳,使太阳经脉之气得以舒展;并辅党参茯苓干姜当归等补气扶正之品,以防耗散太过;加川牛膝以引血下行,亦有治下肢萎软之意;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与鸡血藤配伍可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萆薢黄柏乃笔者治疗下肢顽痹、水肿、麻木、疮疡、湿疹之常用对药,二者配伍除湿、渗湿,清热,并有防止方中药物化燥之功。

      全方配伍达到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之力,终使多年之足内翻见效收功。仔细分析诸续命汤,笔者认为,麻黄乃是主药,一味麻黄体现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整体治疗思路及治法,对于中风病,不论急性慢性,都可以应用续命汤治疗。

      对于中风之疑难顽症,益气活血力尚不及,需以温阳活血、温阳宣通方能收功,亦不必拘泥于中风有寒热形证方能应用,其肢体表现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应认为是中风六经形证,尤其是太阳经脉之气血瘀阻之证,应用续命汤及类方乃为正治。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