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2. 3 治咳要治痰 痰触气管则咳, 痰阻气管则喘,同时痰液潴留, 郁久化热, 又易耗气伤阴, 加重咳嗽, 故治咳要治痰。临床上, 除干咳无痰, 频咳不止,影响休息者, 应以止咳为主外, 凡因痰致咳, 痰出咳止者, 则须治痰为主。治痰有三要: 一是治痰要治因, 分别寒痰、热痰、湿痰、燥痰等进行治疗。辨治之法, 一般是痰色白、清稀、易咯、无腥臭属寒, 常用半夏、干姜、陈皮等治疗; 色黄、粘稠、难咯、腥臭属热,常用浙贝、瓜蒌皮、天竺黄、竹沥等治之; 痰稀量多,滑而易出为湿痰, 常用半夏、苍术、茯苓等治之; 痰少难咯, 涩而难出, 谓之燥痰, 先生认为燥痰又当细辨虚实, 实者咳声宏亮, 燥热伤肺者多, 宜天花粉、瓜蒌皮、沙参、麦冬等, 虚者肺气虚衰, 无力排痰, 此时宜适当益气, 如肺气肿、肺心病病人, 先生喜用《伤寒总病论》所载之顺阴阳五味子汤(人参、麦冬、五味子、麻黄、生姜、大枣、杏仁、陈皮), 以扶正治痰。凡痰经久难消, 顽固不化, 可酌加海浮石、蛤粉等消之。二是治痰要治气, 气顺则痰降, 常用陈皮、枳壳、桔梗等。例如先生治疗胸膜炎病人咳声不扬,痰粘涩难出, 认为这是炎性疼痛抑制了肺气的通宣, 导致肺气闭郁所致, 治疗上则当宣畅胸胁气机为主, 常用小柴胡汤加降香、延胡索、枳壳等。三是治痰要治瘀。久咳病人, 震动肺络, 易致瘀滞, 血行不畅, 影响津液的输布, 也容易生痰。此时兼治其瘀, 则顽痰易消, 常用桃仁、矮地茶、虎杖等。
2. 4 久咳兼治络 先生认为, 津液的正常流通, 有赖于肺之“治节”功能, 咳嗽则肺气不利, 易致津停为痰, 血滞为瘀, 久之痰瘀互结于肺络之中, 而往往又成为外邪的伏藏之所, 而致邪与痰瘀纠结。因已入络, 非在气管, 咳欲祛之, 反复不能, 易致咳引胸痛或胁痛, 甚则频咳、痉咳。咳引胸痛或胁痛, 可用降气祛痰之品如杏仁、杷叶、旋复花、冬瓜仁、薏苡仁等配合桃仁、茜草等理络止咳。而对于频咳、痉咳, 则须用虫类通络之法, 选全蝎、僵蚕、地龙三味,加入辨证方药, 搜剔络脉, 常收速捷之效。先生指出, 使用时须注意两点, 一是三药有协同之功, 宜同用; 二是全蝎性燥, 个别病例服后常有咽干口燥之感, 此时可停用, 或配以石膏、麦冬之类。
3 治咳验方
在临床实践中, 先生对某些证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经验方, 兹择一二介绍如下。
3. 1 止咳方 粟壳、五味子、杏仁各15g, 川贝、甘草各10g。研末制成散剂, 每次5~ 10g 调开水冲服; 或加入主方同煎。用于干咳无痰、频咳不止, 影响休息者。
3. 2 加味小陷胸汤 黄连、瓜蒌皮、法半夏、桔梗、杏仁、枳壳、浙贝、银花、连翘、鱼腥草、甘草。凡痰热咳嗽, 咳引胸痛者, 用之效确。
3. 3 痰热咳血方 白及、百合、桑白皮、黄芩各15g, 麦冬、生地、藕节各20g, 鱼腥草30g, 桃仁、瓜壳、连翘各15g, 白茅根40g。多用于支气管扩张, 证见咳嗽痰黄, 大口咯血, 或痰血交混, 胸高气短、心烦口干、舌红、脉滑数者。
以上从治咳之纲、治咳之要、治咳之方三个方面介绍了郭子光教授在临床中治疗咳嗽的经验。难免挂一漏万, 正所谓管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