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李某,男,40岁,2013年1月13日初诊。
主诉:头晕2日。患者有糖尿病13年,2012年12月底曾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数月前测血压为160~120mmHg,伴胸闷牵及后背,劳累时多见,服降压药后,血压降至120~115/95~90mmHg,头晕改善;但易梦,入寐难睡,后半夜醒,早起口苦、纳呆,食后脘胀,嗳气频作,大便日1次、成形;小便黄。望其体胖,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
辨证:此高血压病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之候。当治以上清下滋、运脾化湿之法。
方药:天麻10克,钩藤15克(后下),僵蚕12克,夏枯草15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赤白芍(各)12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15克,半夏曲10克,厚朴花12克,砂仁3克(后下),檀香3克(后下),五灵脂12克,生蒲黄10克,炒蒲黄10克,川怀牛膝(各)15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
14付,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2周后,血压:130~140/90~95mmHg,血糖6.2~7.2mmol,降压药减量,日1片。纳有增,入睡难,易醒,食后嗳气,胀痛,大便调,小便略黄。望其舌体胖,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
路志正二诊后,认为患者入睡困难、易醒系阴不潜阳所致;食后嗳气,胀痛仍为气机不畅,遂以上方去夏枯草、厚朴花、生龙牡、生炒蒲黄、夜交藤,加白及12克,浙贝母10克,砂仁改5克(后下),紫贝齿20克(先煎),郁金12克,鳖甲12克(先煎),五灵脂用量改至15克,以增平肝潜阳、疏肝理气之效。21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上方21剂后,头晕减轻,血压:125~130/95~100mmHg,空腹血糖6.0~7.5mmol/L。现服降压0号、二甲双胍西药。就诊时:眠差,早醒(5小时/夜,失眠病起因情志刺激),纳可,大便溏,日1次,小便调。望其形体肥胖,面萎无华。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苔薄白,前中纵裂纹。诊其脉沉弦细滑。患者此时已呈肝肾阴虚之候,治以上清下滋(肝肾)之剂
方药:姜半夏12克,天麻12克,钩藤20克(后下),僵蚕12克,白及12克,浙贝母10克,砂仁5克(后下),紫贝齿20克(先煎),郁金12克,鳖甲12克(先煎),五灵脂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15克,炒山药30克,地黄15克,玄参15克,北沙参12克。21剂,水煎服,日1剂。
后复诊,患者服药3月,诸证告愈。
按:高血压病多为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而致。肝阳上亢或因长期忧郁愤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则发为眩晕。嗜食肥甘、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发眩晕、胸闷、难寐诸证;痰湿中阻、气机不畅则出现纳呆,食后脘胀,嗳气频作等。
路志正一诊依据肝阳上亢、痰湿中阻之候,以上清下滋、运脾化湿之法治之,使湿浊得化,气机得畅。二诊后,认为患者入睡困难、易醒系阴不潜阳所致;食后嗳气,胀痛仍为气机不畅,遂及时化裁加减以增平肝潜阳、疏肝理气之药。三诊后,患者已呈肝肾阴虚之候,他治以上清下滋(肝肾)、标本兼顾之剂,使肝肾得滋、肝亢得平,则诸证自消。
路志正通篇辨治圆机活法,治法井然,始终以上清下滋、运脾化湿为大法。治疗中,又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机变化,适度、适时灵活化裁。赏玩此案,足以窥见国医大师辨证之精、施法之准、用药之妙、加减之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