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蔽清阳乃眩晕发生的主要病机。
•治疗眩晕,当分清虚实,灵活化裁,或补疏相合,或上清下滋,或燥湿化痰,或健脾和胃,或运脾化湿,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疏肝,或运脾镇肝。
•路志正治疗眩晕,辨治圆机活法,用药灵活老道,时方与茶饮共进,扶正并祛邪同施,治法上倡导“王道、老道”学术思想。
国医大师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河北藁城人,人如其名,学如其名,故以“廉州医翁”自居。其幼承庭训,悬壶七十余载,形成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16字调理脾胃学术思想。笔者侍诊左右,兹将其运用调理脾胃法治疗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
眩晕之证,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灵枢·口问》有“上气不足”之说;《灵枢·海论》更有“髓海不足”之言;《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云:“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博,则为之旋转”;《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更有“无痰不作眩”之论,并提出当“治痰为先”。《景岳全书·眩晕》指出:“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能作眩”的理论,在治疗上认为“当以治虚”为主。李东垣则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土壅木郁”之说,在治疗上倡导“木郁达之”。
路志正比较推崇东垣、丹溪之学,他认为:脾虚失运、痰湿中阻、蒙蔽清阳乃眩晕发生的主要病机,同时指出本病发生多由嗜食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从而导致眩晕。
路志正认为,眩晕之证,病情复杂,当详审病机,分清虚实,灵活化裁,或补疏相合,或上清下滋,或燥湿化痰,或健脾和胃,或运脾化湿,或健脾益气,或健脾疏肝,或运脾镇肝,不一而足,证虽顽固,药亦能医。
同时,在健脾益气,燥湿化痰,升清降浊之余,亦应结合具体情况,审因辨证,合理加减,如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僵蚕、炒蒺藜、生龙骨、生牡蛎;气郁明显者,加苏梗、佛手、荷叶梗、枳实;心烦失眠者,加夜交藤、合欢皮、炒枣仁、柏子仁、珍珠母;肝郁明显者,加桂白芍、炒蒺藜、绿萼梅、玫瑰花;湿热明显者,加五爪龙、功劳叶;阴虚明显者,加南沙参、麦冬、五味子;胆火上扰者,加胆南星、竹茹、黄连。兹举验案,说明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