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女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经期延长、带下增多、慢性盆腔炎验案

  • 作者:巨邦科 青…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 原方由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组成, 杵为末, 水煎服。本方具有利湿排脓、破血消肿之功效, 主治“腹皮急, 按之濡,腹内有痈脓”。本方药用薏苡仁甘寒利湿, 败酱草苦寒解毒排脓, 更用小剂量辛热之附子破积聚, 血瘕寒湿, 神农本草经, 以其辛热助阳行血, 破散癥瘕而内消肠痈。笔者师其方义, 适当加重附子用量, 加强温阳补肾之作用, 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属寒湿内积者, 疗效颇佳, 现举验案3则如下。中 医 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1、经期延长案中 医 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段某, 女, 38岁。初诊日期: 2009年8月12日。患者于1年前人工流产后出现月经行经时间延长,淋漓近20日, 即或月经已净, 则白带增多, 且不时夹有血丝。1 年来逐渐出现腰痛、乏力, 腰背怕冷, 小腹隐痛; 月经周期尚准; 舌淡白、舌苔薄白有津, 脉沉缓。中医诊断: 经期延长; 辨证: 肝肾虚寒, 寒湿淤积胞宫; 治法: 温补肝肾, 利湿调经; 方用薏苡附子败酱草散加味。

    处方: 制附片(先煎40 m in) 30 g, 薏苡仁30 g, 败酱草30 g, 仙灵脾30 g, 黄芪30 g, 白芷20 g, 皂刺20 g, 炮姜30 g, 炙甘草20 g, 当归15 g, 川芎15 g, 桃仁20 g, 泽兰20 g, 红花20 g, 香附15 g, 艾叶15 g。3剂。每日1剂,两煎取汁600 m,l于经前3至5天分3次服用。

    二诊( 8月27 日) : 患者于8 月17日自觉月经即行。于20日行经, 第二日量多、色红, 行经5天后干净,经后少许白带; 腰痛、怕冷、乏力、小腹隐痛等症明显好转; 舌淡白、苔薄白有津, 脉沉缓。方药取效, 嘱其于下次经前再依原方煎服4剂。

    三诊( 9月26日) : 本月19日行经, 经量正常, 经期5天, 经净后无白带; 腰痛、乏力、怕冷亦消失, 精神佳,略有手足冷感; 舌淡红、苔薄白有津, 脉缓有力。

    按: 此例患者由于人工流产后导致胞宫内伤, 经期延长, 乃至气血损耗, 如此反复, 终致下焦肝肾虚寒, 故出现腰痛、腹痛、腰背怕冷、乏力; 阳虚寒湿内生, 湿邪趋下, 故月经淋漓不断, 白带增多。观舌质淡白、脉沉缓,肝肾虚寒病机可证。今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加仙灵脾以温扶肾阳, 祛除内湿; 效法透脓散(黄芪、当归、炮山甲、皂刺、川芎) , 炮穿山甲以白芷代, 本方可益气托毒,有利于修复胞宫损伤, 兼燥除内湿; 效法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 并用泽兰、红花、香附、艾叶以温肝调经。药证合拍, 一诊而获良效, 再诊而病愈。

    中 医 人www.tcmer.com助力中国医药信息化!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