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百病针灸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3例

  • 文章导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针刺颈4~ 7 夹脊、风池、风府为主穴, 配合百会齐刺, 大椎拔罐并合用自拟中药方(山萸肉、丹参葛根黄芪桂枝防风等)。结果: 43 例总有效率97. 7%。提示: 针药结合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供, 缓解眩晕等症状, 并且疗效稳定。


      主题词: 眩晕ö针灸疗法 眩晕ö中医药疗法 风池 风府 百会 活血药/治疗应用


      从2002 年元月~ 2004 年元月, 在我院采用针刺与内服中药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43 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19 例, 女24 例; 年龄最大71 岁, 最小30岁; 病程最短1 月, 最长15 年。纳入标准: 以眩晕、头痛、恶心、呕吐为主症。TCD 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 线摄片提示颈椎椎间关节失稳或骨质增生。排除各种占位性、外伤性、耳源性眩晕等。治疗方法 


        1 针灸: 患者坐卧位, 主穴取风池、风府, 颈4~ 7 夹脊毫针刺法, 配穴百会齐刺,大椎拔火罐。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以40mm 毫针刺入穴位, 行平补平泻手法, 得气后用G6805 电针仪在颈4~ 7 夹脊穴左右各选一组, 接通电源,用连续波, 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持续30 分钟后起针, 然后在大椎穴处加拔罐15m in。治疗每日1 次, 10 次为1 疗程, 疗程间隔3d, 共治疗1~2 个疗程。


        2 自拟中药: 山萸肉、丹参葛根各15g, 芍药、黄芪当归各12g, 桂枝、灵仙、羌活、防风天麻各10g, 川芎红花甘草各6g, 内服每日1 剂,10d 为1 疗程, 共服用1~ 2 个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显效: 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 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 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治疗结果 43 例患者, 经1~ 2 个疗程治疗后, 治愈29 例, 显效9 例, 有效4 例, 无1 例, 总有效率97. 7% 。治疗时间一般在10~ 15d 之间。患者接受治疗后, 随访6 个月, 凡经治愈的病人均未见复发。

        典型病例 刘某, 女, 汉族, 35 岁, 会计。于2002 年11 月初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1 月余,近日因工作劳累加重3d。检查颈4~ 5 椎旁左侧有轻微压痛, 颈部活动受限, 向后方旋转时症状加重, TCD 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 线片示颈椎变直, 生理曲度消失, 颈椎4、5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经针刺治疗, 内服中药1 周后症状体征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人体到一定年龄后颈椎各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退变, 导致颈椎不稳, 骨赘形成; 或颈部长期劳损、饮食起居调养失当、复感风寒, 局部组织痉挛、水肿、炎性物质聚积, 直接或间接压迫椎动脉, 刺激交感神经, 而使椎—基底动脉痉挛、供血不足。临床以眩晕为主症, 由颈椎引起, 故把它称作颈性眩晕。颈4~ 7 椎为颈部主要受力部位, 颈椎X 线片的异常表现大多在这里。通过针刺颈4~ 7 夹脊穴, 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从而缓解局部肌肉痉挛, 促进血液循环, 有利水肿、炎症消退, 加上肌肉等组织的规律性收缩, 纠正关节功能紊乱, 以解除椎动脉的压迫, 调节血管神经功能, 改善基底动脉供血。风池、风府是治疗眩晕的要穴, 有醒脑开窍、祛风止眩的作用。而百会为诸阳之会、三阳五会之所, 百会大椎均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穴, 可激发督脉经气而振奋一身之阳气, 升清阳、醒头目。同时, 现代医学又证实, 针刺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 在头部针刺可促进脑血管侧枝循环的建立, 使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量增加, 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


        颈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的范畴, 根据临床实践观察,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大多以年老体弱气血渐衰, 经脉失去濡养, 或肝肾不足髓海空虚, 脑失所养, 或颈部过度劳损复感外邪日久, 导致经络阻塞, 气血运行不畅, 不能上荣于头目而产生, 所以根据中医整体观念的理论, 局部的病症表现, 必有其内在根本原因。为了治病求本, 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局部运用针灸治疗对症处理外, 再配合内服补气血养肝肾, 活血祛风中药, 扶正祛邪, 调节生理功能, 恢复阴阳平衡。针灸与中药相结合, 可达到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既可使肝肾得到补养, 髓海充足, 脑有所养; 又可通过针剌作用解除局部血管痉挛, 扩张脑血管,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脑部血供, 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通过针药结合治疗本病, 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提高巩固了疗效, 减少复发, 实践验证了中医理论关于整体观念的正确性和指导临床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略.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