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 |
【概述】
肠痈是指瘫毒热结於肠府,以急性腹痛为不要表现的病证。《内经》中称为大肠痈,汉《金医要略》制订了肠痈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已提到灸治肠痈之法:“屈两肘,正灸肘头头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此法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从历代医藉看,有关针灸治疗肠痈的记载不多,但其中的经验有值得借鉴之处.
现代西医学中的急性阑尾炎可归属于本病证范畴。
【病因病机】
肠痈之发生,系因外邪侵袭,壅热肠腑;饮食不节,损及脾胃;饱食后暴急奔走或忧思恼怒,气机受阻等,导致肠腑传导失职,气血瘀滞,败血浊气壅遏,湿热积滞肠间,发而为肠痈。如热毒过盛,则败肉腐败,化而为脓。
【辩证分型】
肠痈,症见身热,腹痛拒按。如属气血瘀滞,则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块,脉弦或弦细,舌质正常现瘀斑,苔薄白或白腻;如属湿热壅积,则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红,苔薄黄或黄腻;如为热毒炽盛,则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干红或降,苔黄燥或起芒刺。
【治疗】
1. 治则:化瘀清热通腑。
2. 处方:阑尾穴、阿是穴、大肠俞;瘀滞加气海,湿热加太白,热毒加天枢、曲池,去阿是穴。
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二寸处。
3. 方义:阑尾穴为近人总结之治肠痈的有效穴,具显著的泄热镇痛作用;大肠俞为大肠之背转腧,取之可逐积滞而通肠腑;阿是穴乃腹部触压之最痛点,用以疏利局部经气。如瘀滞为主,配气海加强行气之力,气促血行,则瘀可化,滞可通;如湿热为重,加脾之原太白,清利湿热;如属热毒炽盛,病势最为危急,宜急取大肠经之合曲池,清阳明气分之热毒,选大肠募穴天枢,利肠腑气机,推陈出新。
4. 治法:先取阑尾穴,宜在穴区内按压,找出压痛最明显点进针,深刺。施以泻法,适当加强刺激强度。余穴亦用泻法,留针时间可长,直至症状改善,其间应反复作间断运针。热毒型须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日针2~3次。
5. 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肠痈及诸痈肿,灸两手后肘尖上,各一七壮,左右同;又灸两足大指歧间,各三壮”。
《神应经·肠痔大便门》:“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肠痈案
义乌陈氏子腹有块,扪之如罂。汉卿曰:“此肠痈也”。用大针灼而刺之,入三寸许,脓随针迸出有声,愈。
(《明史·周汉卿传》)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