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尚未见到记载,可能出自民间,是近代开始应用的一种隔物灸法。隔蛋壳灸,由于艾炷离穴区较远,灸治时热力不大又较安全,故临床上一般用于小儿疾病的灸治。 【操作方法】 灸前先取蛋一个,将其尖的一端打一小口,然后扩大小口,以保留2/3的蛋壳为宜,去尽蛋汁备用。然后取一较厚之纸,剪一比蛋壳略小之洞套于蛋壳上。施灸时蛋壳复盖于患儿脐上,纸盖住肚腹,以防掉艾火烫伤。同时将艾叶揉成艾绒,再拌入少许冰片或麝香,捏成宝塔糖样大小,即成冰片艾绒或麝,隔鸡蛋壳灸。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隔鸡蛋壳灸,主要介绍“隔鸡蛋壳灸,灸”">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概 述】 隔鸡蛋壳灸法,是一种以空鸡蛋壳作为隔物的艾炷间接灸法。古籍中尚未见到记载,可能出自民间,是近代开始应用的一种隔物灸法。隔蛋壳灸,由于艾炷离穴区较远,灸治时热力不大又较安全,故临床上一般用于小儿疾病的灸治。 【操作方法】 灸前先取蛋一个,将其尖的一端打一小口,然后扩大小口,以保留2/3的蛋壳为宜,去尽蛋汁备用。然后取一较厚之纸,剪一比蛋壳略小之洞套于蛋壳上。施灸时蛋壳复盖于患儿脐上,纸盖住肚腹,以防掉艾火烫伤。同时将艾叶揉成艾绒,再拌入少许冰片或麝香,捏成宝塔糖样大小,即成冰片艾绒或麝 |
【概 述】
隔鸡蛋壳灸法,是一种以空鸡蛋壳作为隔物的艾炷间接灸法。古籍中尚未见到记载,可能出自民间,是近代开始应用的一种隔物灸法。隔蛋壳灸,由于艾炷离穴区较远,灸治时热力不大又较安全,故临床上一般用于小儿疾病的灸治。
【操作方法】
灸前先取蛋一个,将其尖的一端打一小口,然后扩大小口,以保留2/3的蛋壳为宜,去尽蛋汁备用。然后取一较厚之纸,剪一比蛋壳略小之洞套于蛋壳上。施灸时蛋壳复盖于患儿脐上,纸盖住肚腹,以防掉艾火烫伤。同时将艾叶揉成艾绒,再拌入少许冰片或麝香,捏成宝塔糖样大小,即成冰片艾绒或麝香艾绒。治疗时将准备好的套纸蛋壳复盖在患者脐上,并将所需之艾绒置于蛋壳上,燃烧艾绒,至艾绒烧完为1炷,再置艾绒施灸,一日3次,一次3炷。脐风的治疗需用麝香艾绒。施灸时,多取神阙穴。
【主治病证】
婴儿腹痛,泄泻、呕吐、脐风(需用麝香艾绒)等疾病。
【注意事项】
1.选取鸡蛋时,应挑壳较厚的、个儿较小的,每次须多准备用1~2个,以备在壳烧裂时换用。
2.隔蛋壳灸要求用新鲜鸡蛋,现制现用。
【临床应用】
小儿泄泻
取穴:神阙穴。
治法:先将厚纸盖脐周皮肤上,并使脐孔位于厚纸圆孔的中心,再将蛋壳复盖于脐上。将艾绒(根据辨证,内可加少许冰片或人工麝香)捏成宝塔糖大小的艾炷,置于蛋壳上,点燃艾炷施灸。每次灸3~4炷,每日1~3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本法对小儿寒性泄泻有较好的效果。
【病案举例】
肠梗阻
×××,男,l岁又2个月。患儿于治疗前1日开始阵发性啼哭吵闹,面色时青时白。其父以为有虫,自购驱蛔药服用,药后哭闹加剧,呕吐频繁,日达10余次,停止矢气、大便秘结2日,入院治疗。查:患儿腹部有肠型,并可扪及蛔虫团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肠鸣尚存。腹部透视见右下腹及中下腹部有1.5厘术之透光区数个。诊为蛔虫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度脱水。经抗炎、输液等治疗3日,腹痛虽减,然腹胀、呕吐反增,仍未矢气排便。舌质红、苔薄白,脉洪大。中医辨证为虫团聚体,阻塞肠腑之肠结证。治用冰片艾绒隔蛋壳灸脐法。4日后上午施灸1次。1小时后矢气、排便1次,内有蛔虫1条;下午增服石蜡油10毫g,次日排出大量蛔虫,诸症若失,调治2次出院。
【主要参考文献】
韩鼎华。隔蛋壳灸脐法治疗儿疾 湖南中医杂志1987;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