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本草纲目》)。近代医家则多用复方中药。在方法亦 有改进,有的采用直接隔药末灸,有的则在药末上覆一层胶布或姜片再灸。治疗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操作方法】 先据病证制作各类药末,如:哮喘用麻黄、细辛、干姜、桂枝等,风湿痹痛用丁香、肉桂、川芎、三七等,脘腹疼痛用香附、延胡索、乌药、丹参等,防病保健用党参、当归、黄精、黄芪等。烘干研成极细末,过2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隔药末灸。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隔药末灸,主要介绍“隔药末灸,灸”">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经络腧穴][图文]人体下肢穴位动画: | |
[针灸研究]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不同 | |
[灸法常识]单永华膻中灸验案四则 | |
[刮痧疗法][图文]刮痧偏方-中暑 | |
[刮痧疗法][组图]刮痧偏方-晕厥 | |
[针灸研究]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与靶 | |
[百病针灸]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 |
[百病针灸]采用针灸疗法治过敏性鼻炎 | |
[针灸意外]解密身体不可触碰的“死穴 | |
[灸法常识][图文]2018年三伏天灸什么 | |
[百病针灸]针刺、拔罐治疗酒糟鼻 | |
[经络腧穴][组图]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经络腧穴][图文]胸部穴位动画图解: | |
[灸法常识]温针灸治疗崩漏 | |
[百病针灸]针灸治疗腹泻的方法 | |
[针灸基础]贾海忠谈针刺治病原理 | |
文章导读:【概 述】 隔药末灸法,在古代医籍中有类似记载,但多为单味药物,如隔白附子灸,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本草纲目》)。近代医家则多用复方中药。在方法亦 有改进,有的采用直接隔药末灸,有的则在药末上覆一层胶布或姜片再灸。治疗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操作方法】 先据病证制作各类药末,如:哮喘用麻黄、细辛、干姜、桂枝等,风湿痹痛用丁香、肉桂、川芎、三七等,脘腹疼痛用香附、延胡索、乌药、丹参等,防病保健用党参、当归、黄精、黄芪等。烘干研成极细末,过2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 |
【概 述】
隔药末灸法,在古代医籍中有类似记载,但多为单味药物,如隔白附子灸,“偏坠疝气,白附子一个为末,津调填脐上,以艾灸三壮或五壮。”(《本草纲目》)。近代医家则多用复方中药。在方法亦 有改进,有的采用直接隔药末灸,有的则在药末上覆一层胶布或姜片再灸。治疗的范围也有所扩大。
【操作方法】
先据病证制作各类药末,如:哮喘用麻黄、细辛、干姜、桂枝等,风湿痹痛用丁香、肉桂、川芎、三七等,脘腹疼痛用香附、延胡索、乌药、丹参等,防病保健用党参、当归、黄精、黄芪等。烘干研成极细末,过200目筛,装瓶密封备用。隔药末灸在具体操作上可分为二种。
1.隔药末灸法 选定穴区,据症选用药物。在所选穴区上分别铺一层厚约1cm,直径2cm左右的药末。以小壮艾炷施灸,患者觉烫即用镊子夹去。亦可在药末上盖上一块厚约0.2~0.3cm的新鲜老姜(可以粗针在生姜上剌 几个孔)。以中壮艾炷施灸。每次灸3~5壮。7~10次为一疗程。
2.隔药末贴敷灸法 选定穴区,据症配制中药末,分别在各穴区薄薄铺上一层,直径约2~3cm,厚约0.2~0.3cm 。如为神阙穴,其厚度以填满脐孔为宜。再剪一块2~3cm见方的橡皮膏覆盖粘贴在药末上。然后,将小或中壮艾炷置于橡皮膏上,点燃施灸,待患者难以忍受时,用镊子除去,另换 1壮,一般灸3~5壮。再敷贴24小时后,将橡皮膏及药末一起除去。隔日1次,3~5次为一疗程。
【主治病证】
急慢性支气管炎、腱鞘炎、关节炎、泄泻、腹痛及用于保健灸等。
【注意事项】
1.药末直接铺灸时,应注意铺得平整,以免艾炷放置不稳。小儿及皮肤较嫩的部位可铺略厚一些,以避免烫伤。
2.隔药末贴敷灸,施灸时要注意避免将胶布烧焦。如操作不熟练,可改用艾条温和灸法。
【临床应用】
1.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取穴:肾俞、脾俞、命门。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用温补肾阳的中药粉铺在穴位上,厚1cm,以直径4cm之艾炷,在药粉上施灸,每穴3~5壮,患者觉灼热难忍时易炷,以局部出现潮红为度。每周3次,4个月为1疗程,一般治疗4个疗程。
疗效:共治疗7例。结果:基本控制3例(其中,特发性黏液性水肿2例,放射性核素碘化疗后1例),好转2例(均为垂体功能低下所致),无效2例(特发性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术后各1例)。总有效率71.4%。
2.脾虚证
取穴: 神阙
治法:
灸药制备:取黄芪、党参、丹参各15g,当归、白术、白芍、枳壳、生姜末各10g,升麻、柴胡各6g、食欲减退者加鸡内金10g;大便溏加焦六曲10g;妇科病加肉桂3g。上药(除生姜外)焙干,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取药末10g左右填满脐孔,铺平呈圆形,直径约2~3cm,用胶布覆盖固定;以1.5cm长艾条段置于其上,行隔药末灸3壮(为避免烧焦胶布,可在艾段与胶布之间放1圆形金属盖),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宜。每日灸1次,灸后敷药不去掉。隔3日换药1次,1月为1疗程。
疗效:共治36例,结果全部有效。临床痊愈28,有效8例。
3.腱鞘炎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
治法:在患侧压痛最显著处撒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研末)少许,再放上生姜片(如1分硬币厚,中间用针刺6、7个小孔),姜片上置艾炷点燃,连灸3~5壮。以局部出现深红晕而不起泡为宜。配合针刺,拇指腱鞘炎取合谷或鱼际,针尖剌向患处;桡骨茎突腱鞘炎取阳溪、列缺或局部痛点。灸法每日1 次,针法可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35例患者,结果:痊愈33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
4.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取穴:阿是穴(压痛点)、太溪。
治法:
灸药制备:麝香1g,樟脑10g,血竭、儿茶、川乌各3g,共研为末。备用。
用法:患者取仰卧位。上穴同取,其中压痛点用隔药末灸法。先取适量药末铺于穴区,将药物艾条剪成1.5cm长置于药末上点燃,灸至以患者能忍受,局部出现红晕为度。太溪穴则用小米粒大之艾炷直接灸3壮,灸毕贴淡膏药。隔药末灸,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日。
疗效:共治50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94%。
5.急性软组织损伤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和压痛点)。
治法:每次取2~4穴。在取穴部位,按摩轻度充血或梅花针轻叩剌至充血;然后取丁桂散(丁香、肉桂等分)0.5g置穴位上,胶布固定;用艾条雀啄灸法灸穴区2~3min,,每日 1 次。2~3日换胶布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共治41例。痊愈22例,有效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1%。
【病案举例】
白细胞减少症
秦××,女,43岁。因乳房肿瘤手术后,头晕乏力,夜寐不安,腰酸肢软,纳谷不香苔薄质淡,脉细无力,血白细胞2.0~2.4×109/L之间。经中药调治。症状好转,但白细胞未见上升。经用隔药末贴敷灸疗,每日1次,每次3壮,共治10次,白细胞已上升至4.5×109/L,再行巩固1疗程,未见下降,头晕好转,胃纳转香,精神渐增。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大翠。皮剌贴灸治疗急性腰腿创伤 四川中医 1986;(6):15。
[2]邵伟文。艾灸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1984;3(3):14。
[3]王世彪。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口疮34例 辽宁中医杂志 1989;13(10):38。
[4]李美琪。丁桂散隔姜灸治疗腱鞘炎35例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4):45。
[5]王玉顺。灸治小儿腹泻 浙江中医杂志 1988;23(5):45。
[6]车秀英。药灸神阙穴的临床应用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1988;23(12): 549
[7]冯文华。隔药灸治疗网球肘50例 陕西中医1985;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