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针灸学院 >> 针灸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 文章导读:

    张缙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150036)

     

    针刺手法是针灸技术中的高、精、尖部分,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也是针灸医生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针灸学是一门知识型与技术型相结合的学科,而针灸的操作技术尤其是针刺手法,一直是针灸学术中的灵魂。针刺手法在中国第一部医书《内经》上已有所记载,包括得气、补泻,且明确提出针下可热、可凉,但对其操作技术的本身却没有叙述。到金、元之际,针刺手法的宗师──窦汉卿(公元1196-1280年)把针刺手法定为单式十四法,且对寒、热手法有明确的阐述。其后传弟子泉石在公元1439年写成的中国第一部针刺手法专著《金针赋》里不仅稳定了窦氏的十四式单式手法,并给寒热手法命了名,首次提出了烧山火、透天凉的概念,并阐明了它的术式。对其它治病六法与龙虎大段通经接气四法,亦有相应的阐述。此后明代的高武、汪机和杨继洲等在针刺手法领域中,虽有所发挥,但均未超出窦氏与泉石氏之范畴。

    新中国建国以后,对针刺手法的研究颇为重视。至目前为止,经当代针刺手法专家们的群体努力,从文献整理研究,从临床应用规律的探讨,以及从实验研究上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于这项研究总体看来是一次全方位的运作,才使针刺手法达到了整体发展的效果。

    当代针刺手法专家们,老一代的有郑毓琳、焦勉斋、陆瘦燕、任作田、文介峰和楼百层,其后有郑魁山、李志明、郭效宗、陈克彦和马瑞林、刘冠军,再后有陆寿康等。我个人在针刺手法研究中,从古典文献、单式手法、复式手法、针刺补泻、针刺得气以及循经感传理论等方面,步老一辈专家的后尘,忝居中期之内,也做了一些工作。

    当代这些研究,涵盖了针刺手法的全部,他们研究的结果使针刺手法成了一个有完整体系的学科,手法的概念明确,义界清楚,有规定的术式,可变的范围和运作的分寸。一些重要手法既有定性的指标可循,又有定序和定时的标准。基本上把补泻搞清楚,可使各种补泻方法能落到实处。烧山火、透天凉应用规律的研究已基本清楚,循经感传规律性的理论已经成为指导针刺手法的新的理论体系。新中国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如果把以补泻和针刺得气为标志的《内经》时期看作针刺手法的第一个历史高峰,把以十四式单式补泻和烧山火、透天凉等复式补泻为核心内容的窦汉卿和泉石氏所处的元、明时期,看为针刺手法第二个历史高峰,现代可以看作是针刺手法的第三个历史高峰。写到这里,不能不提出:由于针刺手法有突出的技术性特点,因此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在学习针刺手法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上述一些专家,硕果仅存者无几,再不组织力量抢救,针刺手法将有再一次失传的危险。我国的针刺手法,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法到临证,虽均得到了系统全面地发展,但在教科书上却没有反映,使得我国刺灸学的教育与这项领域的进展脱了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篇幅所限,在此仅就单式手法一项作一概要论述。早在《内经》里已有爪、切、扪、循、推、按、弹、弩等记载。至元.窦汉卿在其所著《针经指南》已记有十四种方法。这十四法中有《内经》中之六种,另八种为窦氏所补撰,计有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明初泉石之《金针赋》的十四法与窦氏十四法相比,窦氏有捻无提,泉石氏无捻有提。明初(伪托宋)琼瑶真人之《琼瑶神书》上单式手法记述虽多,但语焉不详。近人陆瘦燕氏提16法,任作田十八法,郑魁山十八法,郑氏单式手法皆在其取穴、候气、催气、行气等手法之中。

    作者所提之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系以窦氏之十四为依据,又参照各家之单式手法和各家复式手法中之单式因素而辑成:

    摄(穴上,经上)

    搓(左右动作)

    退

    插(上下运作)

    摩(在针柄上)

    弩(在针身上)

    拔(在穴上与针尖)


     

    “揣、爪、循、摄”,此为第一句。前两式,是用在穴上的手法。揣的目的是为了找准穴位,用爪切,既可激发经气,还便于从爪痕之处认穴。后两式是用指头循所拟刺之经,用爪甲摄所拟刺之经。此两者宜并用,来激发经气,以利于针后得气,进而气至病所。“摇、盘、捻、搓”,此为第二句,皆系针体沿横轴的左右动作。其运作之特点各有不同,速度与幅度,部位与目的亦各有异。但运作方向皆为左右。“进、退、提、插”,此为第三句,皆系针体沿纵轴上下动作。按天、人、地三才针法,其幅度在一部或一部以上者向内为进,向外为退;其幅度在一部之内者向上为提而向下为插。在古典医籍上多以“豆许”说明其上下幅度。“刮、弹、飞、摩”,此为第四句,凡此诸式,皆为针柄上之操作,各有具体之术式。“动、推、颤、弩”,此为第五句,凡此四式,皆为在针身上之操作,整个针身皆参与之,方能完成此四式中之每一式。“按、扪、搜、拔”,此为第六句,前两式中“按”系进针后在穴之上方下方(即在经上)之运作;而“扪”为出针后在针孔上之运作。后两式均为体现在针尖上之手法。

    此二十四式单式手法,无一为作者所杜撰,皆系古典医籍中所载之常用方法。作者取其多用,且义界清楚,术式易于厘定者,进行归类整理,反复推敲而成。此二十四法以窦氏之十四式为依据。后扩之方法中,“插”法在《金针赋》及《针灸大成》的烧山火中均有“插针”的记载,而“摩”、“颤”(与“战”同)、“搜”、“刮”四法在《琼瑶神书》上皆列为单法。“飞”早见于《金针赋》中之“赤风迎源”项内,飞乃其术式之核心内容,我们可以把“赤风迎源”视为“飞”法。“推”则早见于内、难,且窦氏之《标幽赋》中亦有论述。“揣”则见于《针灸大成》,是杨氏著名的下手八法之第一法。“弩”则上据《内经》,下据汪机之《针灸问对》。“拔”法从文字论述上首见于郑魁山氏之《针灸集锦》,也是黑龙江用于背俞穴三棱针划拔法中之主法。明·汪机的十四法,是依据《金针赋》而成的(因其法有提而无捻)。汪氏在“爪”、“切”二法是选用窦氏与泉石氏的“切”,而去掉二氏的“爪”,本文与此相异,是用其“爪”而去其“切”。盖因用指甲为“爪”,用指头为“切”,而在“循”法中规定,必须在经上用指头(即指肚)而不得用指甲,因避免在这一环节上的重复,故去“切”而留“爪”。

    将二十四法依据汉语韵律学的原则写为四言,计六句,共二十四字,以便于记诵。并按术式的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从分类对比中加以区分,从而加强对二十四式单式手法的理解。前后经过二十年的临床应用与对歌诀的反复修改,以及几位博士研究生对一些重要单式手法的进一步验证与研究,如徐江的搓针手法的研究(1993年博士学位论文),钟奇的用通经接气针刺手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5年博士学位论文),高滨昌的关于循摄手法的研究(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等,才使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得以初步完成。因篇幅所限,仅选循摄与搓法,做进一步阐述,其它二十一法之论述范围与此三法大致相同。

    循摄手法

    循法虽早见于《内经》,但经上未载操作术式。至元·窦汉卿《针经指南》上始有叙述:“循者,凡下针於穴部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明·汪机《针灸问对》说:“下针之后如气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针手阳明合谷,气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将指面于针尖至曲池,上下往来按摩,使气血循经而来,故曰循以至气。”这里把循的部位、指法均加以说明,另举合谷之实例。

    摄法,在《针经指南》首载此法。窦氏说:“摄者,下针如气涩滞,用大指甲上下切之,其气血自得通也。”汪机在《针灸问对》上说:“下针之时或气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甲,于所属经分来往摄之,使气血流行,故曰摄以行气。”从二氏对摄的描述看,与“循”基本近似,所不同者是循用指头而摄用指甲。

    明初泉石在《金针赋》上说:“循而摄之,行气之法。”这八个字是耐人导味的。它明显的一点,是“而”字的使用。要是两法并叙,应当用“循之摄之”;用“循而摄之”,极其可能是两法并用。在《金针赋》上又说:“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这里泉石氏又一次“循摄”并提,并叙及爪切,且明言用此法通经按气“无不应矣”,其效果有“通仙之妙”。

    按《金针赋》的提示,以《针经指南》与《针灸问对》上之基本方法为术式依据,作者三十年来将循摄二法并用于临床,其效果确实显著。循摄手法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各点:

    ¬ 术式是拇食中三指平直,当针刺入穴后,立即沿经向心以指头指甲叩击,叩击经上大穴所在之部位(如针合谷则上叩温溜曲池肩髃),上肢3~4个点,下肢可稍多。

    ­ 速度要快,以便与其它激发相衔接。

    ® 要将适当之力度作用于经上、穴中,以激发其经气。

    ¯ 揣穴是一度激发,爪切定穴是二度激发,针入穴中是第三度激发,循摄则是第四度激发。而这第四度激发还有控制其路线(导向),延长到经上 的特点。然后用针将这一系列激发连接为一体,故其效果明显。

    ° 在本法应用时,要充分注意各环节间的协调。上述共五个层面的激发,都涉及到部位、力度、速度、方向和时机。要想循摄能够成功,在操作顺序上、时间间隔上、各点之力度大小及相互衔接上,都有个协调一致的问题;没有很好的协调,这个“系统工程”就无法很好地实现。还有内外环境也要放入这个总的协调之中,外环境即气候、室温、内环境主要为患者之心理,也要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

    搓针手法

    搓法首载于窦汉卿的《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卧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汪机《针灸问对》上说:“下针之后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令人肥(疑为“肌”字之误)肉缠针,难以进退,左转插之为热,右转提之为寒……”

    根据窦氏与汪氏所提示的搓法要领①状如搓线,②勿转太紧,③不可肌肉缠针,④难以进退,⑤此搓法与寒热有关,⑥琼瑶真人论述搓法时,又提到“虚”、“实”。根据三氏所论述原则和其著作中所提示的一些要领,结合个人的研究,仅提出搓法的术式和所遵循的原则是:

    ①进针必须快,以速度克服疼痛,否则搓针时必然皮肤缠(滞)针,将无法使用搓法。

    ②搓针时既要呈360° 的搓线之貌,又不可肌肉缠针,还要达到“难以进退”的目的,其术式必须含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实搓,连续向一个方向使针转360度(要连续不断,一个360度接着又一个360度)。二是虚搓,如果说实搓是针体与针尖在腧穴壁上,呈环形摩擦的话,那么虚搓则是通过手指不断向一个方向连续搓摩针柄而形成的一个环形的力,沿针身不断下传,作用到腧穴壁上。两者的目标都是激发腧穴内的经气。由于穴内的机能状态不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组合。三是实搓与虚搓的交替作用,一般多是先用实搓而后用虚搓,是虚搓多而实搓少。实搓可以比成显微镜的“大螺旋调节”,虚搓则可比成“小螺旋调节”。

    ③衡量搓法是否成功,有以下四项标准:一是提之不出,二是插之不入,三是捻之不转,四是气满自摇。一次成功的搓针,搓后穴内经气充盈,可将针体紧紧吸住。稍稍用力上提时,针有一丝活动余地,但不能提出;稍稍用力向下插针或向搓针方向转针时,亦均有极小的活动余地,而不能插入或转动。“纹丝不动”是肌肉缠针,“可动一丝”是经气吸针,这一点是搓针的技术关键。“气满自摇”是源于《金针赋》上赤风迎源的“候针自摇”。将此作为搓法的标准是非常合适的。

    向右搓,不用守气,出现了气满自摇,穴内又有了麻感,是凉感出现的“最佳前状态”。向左搓,用食指守气,出现了气满自摇,穴内又有了胀感→ 酸感,是热感出现的“最佳前状态”。因此取热取凉都要先掌握搓针手法。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