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邓铁涛医话13篇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邓铁涛医话13篇-一、希望

  • 文章导读:邓铁涛医话13篇-一、希望

           前言
           自1986年写《耕云医话》至今已十多年,结集出版亦已七八年了。“医话”是中医药学特有的写作形式,是医学与文史哲相结合的类似于随笔、杂文、散文而又不离交流中医药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之作。近年来,为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心里要说的话很多,有些点滴经验与体会也不想丢掉,因此接受同道之劝,继续把《医话》写下去。
           1999年已经来临,20世纪的最后1年将光临大地,人类将进入新纪元。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辉煌发展的世纪。中医药学历来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应该也是辉煌发展的年代。但实际形势,并不使人放心!手头有《瞭望》周刊1998年第23期一篇文章——《为中医的发展“号脉”》。文章讲的是上海中医药的情况,文章指出,据专家估计,在上海市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看中医。但距离建成全国一流的中医治疗和科研中心,满足患者求医需求,上海中医界遇到的现实问题有三:一是实施城区卫生规划,就给中医事业的发展带来挑战,为发挥医院的集合式效应,将不少中医医院列入拆并行列,中医院将面临着成为中心医院的一个科室的前景。二是上海正在加大医疗保险制度,中医医院无论从历史、规模、保障能力上与综合性西医院比较都有着客观上的差距,竞争将使中医院的挂钩单位骤减!三是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化设
           文章指出,医疗改革、市场竞争和硬件水平,客观上对中医事业有不利的影响,但备,中医医院的诊断水平一直是薄弱环节。中医内部的诸多问题更使人感到棘手。上海中医院内“西医化倾向”日益加剧,中医特色正在淡化。在病房中,西药已占用药总量的半数以上。又因中医院收费的技术含量少,药费占收入的60%以上,个别医院甚至高达80%。将来一旦实现“医药分流”,许多中医院将面临生存考验。
           文章为中医“号脉”辨证分析可谓入木三分,深刻得很,带有普遍意义。
           希望全国中医机构应尽早想方设法,迎接未来严峻的挑战。我想中医药发展至今已数千年,国民党第一次卫生会议要消灭中医而消灭不了,岂能在把发展中医药写入宪法,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提出中西医并举之时,中医药反而要走向萎缩吗?我对中医药前途抱乐观态度。
           物必先腐然后虫生。《号脉》一文所指出的——“中医院内西医化倾向,日益加剧,中医特色正在淡化。在病房中,西药已占用药总量的半数以上。”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致命伤!
           当全国大多数中医,忘记了自己的特色,不去发掘研究中医药之所长,自愿从属于西医,那就不用很久,估计四、五十年,中医便走向消亡了。
           中医药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用于为人民保健、预防与治疗。如果我们不能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甚至把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丢得一干二净,在人民面前还有存在的价值吗?中医灭亡,匹夫有责。但希望寄托在中青年一代,特别希望中青年一代中,在中医药各个领导岗位上的同志,切勿忘记肩上的责任。首先要端正对中医的认识。不要轻视中医之系统理论,必须到临床第一线去实际运用中医中药为病人解除疾苦,要把自己从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成为第一流的中医。懂西医没有错,诊断疾病能用中西两套诊断最好。但在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尽量采用中医的综合治疗,所谓中医的综合治疗,包括口服中药、针灸、按摩以及其他外治法,不一定中药加西药。当然,偶然一用,或在某一环节上一用,亦未尝不可。但占主导地位的应是中医疗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总结经验,才能有所创新,有所成就。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