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500种中药现代研究-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半夏。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500种中药现代研究-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半夏,主要介绍“500种中药现代研究-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半夏”">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中医][组图]科学家尝试用中药治疗 |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半夏 |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 Breit. 的块茎。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淀粉、烟碱、黏液质、多种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氨基丁酸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Choline)、胡萝卜甙(Daucosterol)、3,4-二羟基苯甲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亦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刺激皮肤的物质。
在半夏中离析得棕榈酸、硬脂酸、油酸、α-亚麻酸、β-亚麻酸、左旋盐酸麻黄碱(l-Ephe- drine hydrochloride)以及鸟氨酸(Guanosine)、瓜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尚分离出有堕胎作用的结晶性蛋白质——半夏蛋白Ⅰ。
半夏嫩芽含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及其甙。
药理作用:
1. 镇咳、祛痰作用 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口服 0.6~1g/kg 或静脉注射,对碘液注入猫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引起的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药效能维持5小时以上。但比口服可待因1mg/kg的效力略差。有报告指出,半夏的镇咳作用优于浙贝母。
半夏有缓解咽痛的作用,给家兔口饲半夏,最初能使唾液增加,其后渐减,唾液中的固体成分亦增加,因此对咽痛有缓解作用,其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但是给家兔熟半夏粉剂灌胃或50%乙醇浸出液及水浸剂腹腔注射均能减少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实验表明:给犬口服半夏1g/kg,不能增加呼吸道黏液分泌,故认为其无祛痰作用。
2. 镇吐和催吐作用 有报告认为,半夏对呕吐中枢有抑制作用,其镇吐的有效成分是生物碱、甲硫氨酸、甘氨酸、葡萄糖醛酸或 L-麻黄碱。动物实验表明:半夏丸、制半夏或生半夏流浸膏、姜半夏或白矾半夏混悬液、姜半夏或生半夏煎剂对洋地黄酊给鸽静脉注射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煎剂灌胃对阿朴吗啡或硫酸铜引起的犬呕吐亦有一定的止吐作用。但亦有报告指出,半夏煎剂或乙醚提取物对阿朴吗啡及洋地黄酊引起的呕吐均无止吐作用。而对硫酸铜引起的犬呕吐有明显的止吐作用。从半夏中提取的植物甾醇给猫口服或皮下注射可预防小量阿朴吗啡及硫酸铜引起的呕吐,但对大量阿朴吗啡及硫酸铜引起的呕吐则无效。
生半夏研末口服,反有催吐作用。生半夏经高温处理,可除去其催吐成分,而其镇吐作用并不受到影响。半夏水浸剂亦无催吐作用。说明半夏的催吐成分不耐高温,难溶于或不溶于水,而镇吐成分对热稳定。
3. 对大鼠实验性矽肺的防治作用 给大鼠气管注入含有石英粉的生理盐水混悬液制成矽肺模型,连续腹腔注射姜半夏提取液 1 个月,能抑制矽肺的进展,表现为肺干重、湿重减轻,全肺胶原蛋白含量减少,病理改变减轻。预防性给药效果最好,发病后给药亦有一定疗效,其与克矽平的疗效相似,但对矽肺组织二氧化矽含量无明显作用;其副作用主要是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且引起腹膜粘连。试验证明,姜半夏防治矽肺的有效成分是炮制过程中加入的明矾(硫酸钾铝),而半夏本身则对矽肺无防治作用。至于半夏和姜对明矾的作用,能否增效和减轻毒性或加重毒性,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4.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实验证明:半夏对离体蛙心和兔心有抑制作用,但对豚鼠离体心脏无明显影响。半夏煎剂对犬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的模型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半夏经预防给药对氯化钡诱发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亦有较明显的对抗作用。半夏生物碱能延长心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可减慢传导,降低心肌兴奋性,消除折返。有类似奎尼丁样抗心律失常作用。半夏尚能扩张冠状动脉,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给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提供了依据。半夏给大鼠和犬静脉注射有一过性的降压作用,如反复给药则产生快速耐药性。
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半夏对应激性溃疡有轻微的抑制作用,该作用与其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和抑制胃液酸变有关。半夏对家兔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能显著增强肠道的输送能力。半夏能抑制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道收缩。
6. 对子宫的作用 半夏对家兔子宫无明显作用,但对离体小鼠子宫小剂量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实验表明:半夏蛋白30mg/kg对小鼠具有明显抗早孕作用,抗早孕率可高达100%。给药后24小时可见血浆孕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变薄,大部分区域已见不到蜕膜反应,胚胎停止发育并死亡。若同时皮下注射黄体酮1mg/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IU/只,均能有效对抗半夏蛋白的抗早孕作用。抗早孕剂量的半夏蛋白一次皮下注射给药并不影响早孕小鼠子宫胞浆孕酮受体的含量及亲和力。实验结果提示半夏蛋白影响卵巢黄体功能使内源性孕酮水平下降导致蜕膜变性,胚胎失去蜕膜的支持而流产。半夏蛋白给兔子宫内注射500μg,其抗胚泡着床率为100%,因此证明其有抗早孕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半夏蛋白结合了母体或子体细胞膜上的某些糖结构,改变了细胞膜生物学行为所致。
7. 其他作用 半夏能显著抑制小鼠的自主运动,对热板法诱发的疼痛有镇痛作用,而对醋酸法诱发的疼痛则镇痛作用不明显。半夏与干姜同用,能显著延长环己巴比妥的睡眠时间,对中枢的作用比单用半夏和干姜浸剂强,说明二者有协同作用。半夏对血管通透性亢进有微弱的抑制作用,但对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未见活性。半夏中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对士的宁和乙酰胆碱有解毒作用。半夏对家兔有轻度的利尿作用,然而对生理盐水负荷的小鼠未见有利尿作用。
有报告指出,半夏有抗肿瘤作用。从半夏新鲜鳞茎中分离的外源性凝集素可以凝集人肝瘤细胞、艾氏腹水癌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外源凝集素亦是鉴别乳房上皮细胞是否恶性瘤化的一种很好的指示剂。实验证明:半夏的多糖组分 PMN 也有活化抗肿癌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半夏有糖皮质激素作用。半夏能使小鼠肝脏中酪氨酸转氨酶活性上升,并与半夏用量呈依存性。对摘除肾上腺的小鼠,同时给予半夏(5~100mg/kg)和考的松(0.5mg/kg),肝脏酪氨酸转氨酶活性上升,与半夏剂量呈依存性。半夏煎剂灌胃对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的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能引起功能抑制。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 半夏、桔梗、五味子、桂枝各9g,生麻黄、细辛各3g,生石膏30g,水煎服。治疗86例,服药1剂痊愈者31例,服药2剂痊愈者38例,其余均服3~5剂痊愈。〔山西中医 1986;(1):27〕
2. 治疗冠心病 生半夏、生南星等份,碾成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用3.5g,每日3次。治疗50 例,用药后心绞痛显效率为38.7%,总有效率为71%,心电图改善率为30.8%,显效者以痰阻型较多。对心律失常也有一定疗效。但胃肠副反应较多。〔中草药 1989;20(4):10〕
3.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半夏18g,生姜24g,茯苓12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1例,11 例均有心悸、心中难受症状,其中奔马律2例,脉结代者7例,心肌劳损10例,左心房扩大2例,二尖瓣狭窄1例。治疗后,11 例临床自觉症状均消失,10 例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服药15~40剂而愈。1例并发心肌炎、奔马律、左心房扩大,计服药150剂,临床自觉症状消失。〔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9):26〕
4. 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生半夏、生石菖蒲等份研细末,用时取少许吹患者鼻腔,取嚏3~8次。治疗14例,在取嚏后5~10分钟,心律恢复正常者 13例,无效1例。〔中医药研究 1990;(2):31〕
5. 治疗严重失眠 清半夏12g,秫米60g(即小黄米)。胸膈胃脘满闷,舌红苔黄腻者加鲜莱菔子 120g。上药水煎,以米熟为度,取汁200ml,轻者日1剂,睡前服;重者日3剂,早中晚各服1剂。治疗20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5):299〕
6. 治疗呕吐 生半夏、生姜各9g。水煎2次分服。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疗效显著。〔上海中医药杂志 1979;(4):24〕
7. 治疗眶上神经痛 半夏、白芷各10g,水煎服。治疗17例,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2例。一般5~10剂即止痛。〔新中医 1980;(增刊1 ):6〕
8. 治疗痔疮 生半夏、白矾、麻柳树叶各20g,加水200ml,置容器内煮沸后,用药液熏洗患处,治疗27例,痊愈21例,好转6例。治愈时间平均为10天。〔四川中医 1989;(9):41〕
9. 治疗急性乳腺炎 鲜半夏洗净除去外皮,塞入患乳同侧或对侧鼻孔内,每次1~2小时,每日1次。治疗40例,治愈36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封四〕
10. 治疗扁平疣 生半夏、斑蟊各等分,共研极细末,用10%稀盐酸调成糊状备用。先在疣处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过的小梅花针刺打疣的顶端,待微微出血,将药涂于顶端,涂后稍有烧灼感,继而干燥结痂,一周后可脱痂痊愈。治疗25例,涂药1次全部痊愈,未见复发。〔河南中医 1983;(6):29〕
11. 治疗颈部淋巴结炎 生半夏50g,烤干后研末备用。用时取生半夏粉3份,与面粉1份混合,再加陈醋半匙及温开水调匀,每晚1次敷患处,次晨取下,5~7次为1疗程。治疗30例,效果满意。〔大众医学 1984;(8):43〕
12. 治疗斑秃 酒浸半夏液(醇酒500ml,半夏60g,浸1夜),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配合内服防风通圣散,治疗50例,治愈49例,无效1例。
〔内蒙古中医药 1987;(2):43〕
13. 治疗鸡眼 先用手术刀削去患部角化组织,使呈一凹面,然后以生半夏末敷于局部,外贴胶布,5~7天后,鸡眼坏死脱落。治疗30余例,未见复发。〔中级医刊 1965;(7):455〕
14. 治疗妊娠呕吐 半夏30g,用清水淘洗数遍至无味为度,置清洁无药味的砂锅内,文火煎煮45分钟,去渣取清汤100ml,调入已研好的山药细末30g,煎3~4沸,成粥糊状,再调入白砂糖适量,稍冷后频频食之,每次量由小渐增,每日1剂。烦躁、口干、舌红以鲜芦根60g,加入半夏内共煎;呕吐清水,喜热饮,舌质淡,属脾胃虚寒者加砂仁 6g,研末与山药共入汤煎煮。治疗重症妊娠恶阻18 例,全部治愈。〔江苏中医杂志 1987;8(3):16〕
15. 治疗宫颈糜烂 生半夏研粉过筛,装瓶备用。先将宫颈糜烂面分泌物擦净,用带线棉球蘸生半夏粉适量,紧贴宫颈糜烂面,线头露阴道外,24小时后自行取出,每周上药1~2次,8次为1疗程。上药时如药粉撒在阴道壁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净,否则会产生烧灼感甚至引起水泡。治疗1347例,痊愈603例,显效384例,好转322例,无效38例。〔中级医刊 1983;(6):28〕
16. 治疗面肌痉挛 生半夏12g,生苡仁30g,水煎分2次服,连服2个月。治疗32例,控制(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观察3个月以上无复发者)1例;显效(抽搐指数减少75%以上者)15例;有效(抽搐指数减少50%以上者)4例;无效(抽搐指数减少不到50%者)12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1):43〕
17. 治疗美尼尔综合征 泽泻60~120g,法半夏18~30g,白术10g,钩藤10g。水煎2次取汁400ml,分3次服,日1剂。治疗28例,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89;(4):4〕
18. 治疗慢性咽炎 制半夏(砸碎)500g,加食醋2500ml,浸泡24小时后,加热三、四沸,捞出半夏加苯甲醇,过滤,分装备用。每次10ml(加白开水适量),日服2~3次。治疗564例,疗程8~25天,治愈342例,好转170例,无效52例。本药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清利咽喉的作用。〔辽宁中医杂志1981;(3):21〕
19. 治疗突发性音哑 制半夏15g,加水 400ml,煎20分钟去渣,加苦酒(醋)20ml,待半冷时再加鸡子清2个,搅匀,徐徐含咽,每日1剂。治疗痰火互结,咽部充血水肿之实证失音患者33 例,服药2~3天痊愈。〔湖北中医杂志 1985;(5):39〕
20. 治疗食道炎 法半夏、山楂、淡豆豉各10g,黄连5g,全瓜蒌30g。水煎服,日1剂。治疗25例,痊愈23例,好转2例。〔福建中医药 1982;(2):
14〕
方剂选用:
1. 治疗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一两,白术一两半。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生姜汤下。(《素问病机保命集》)
2. 治疗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丹溪心法》)
3. 治疗心下有支饮(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4. 治疗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5. 治疗痰厥:半夏八两,防风四两,甘草二两。同为细末,分作四十服,每服用水一大盏半,姜二十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卫生家宝方》省风汤)
6. 治疗胃反呕吐者: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7. 治疗神经性呕吐和妊娠呕吐:生半夏三钱,旋覆花三钱,别直参五分或一钱,代赭石三钱,生姜汁一匙。有热性症状者加竹茹三钱,有寒性症状者加吴茱萸一钱。〔中华医学杂志 1956;(10):942〕
8. 治疗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金匮要略》干姜人参半夏丸)
9. 治疗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分,为末,牛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待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三、五丸,姜汤下。(《摘元方》)
10. 治疗小儿惊风:生半夏一钱,皂角半钱。为末,吹少许入鼻。(《仁斋直指方》嚏惊散)11. 治疗痰结,咽喉不利,语音不出:半夏(洗)五钱,草乌一字(炒),桂一字(炙)。上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素问病机保命集》玉粉丸)
配伍效用:
半夏配伍海藻、昆布 半夏化痰散结;海藻化痰软坚散结;昆布除热散结。三者伍用,有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瘿瘤痰核。
半夏配伍厚朴 二者均有燥湿化痰、降逆消痞之功。但半夏功擅化痰散结降逆消痞;厚朴长于下气除胀散满。二者伍用,共奏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郁交阻于咽喉而引起的咽中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之梅核气;痰气互结之胸满咳喘、脘腹胀闷、呃逆呕吐等症。
半夏配伍黄连、竹茹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连清泻胃热、止呕降逆;竹茹消痰开郁、清热止呕。三药伍用,有燥湿健脾、清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胃热呕吐、呃逆;妊娠呕吐以及痰热壅盛、肺气不利之咳嗽痰多者。
半夏配伍黄芩 半夏辛温,入脾胃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痞散结;黄芩苦寒,入肺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二者合用,肺脾同治,有清热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止呕之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壅肺、肺气上逆之咳嗽痰多黄稠;痰热互结、胃失和降之胸膈痞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半夏配伍硫磺 半夏味辛性温,和胃降逆、燥湿化痰、消痞散结;硫磺味酸性热,补命门真火、疏利大肠、通腑气、利大便。二者伍用,共奏温肾逐寒、和胃行滞、通阳泄浊之功效,用于治疗老年人虚寒便秘;或寒湿久泻。
半夏配伍人参、白蜜 半夏降逆止呕;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胃;白蜜补中缓急。三药伍用,有益脾胃、止呕逆之功效,用于治疗胃虚呕吐。
半夏配伍天竺黄 半夏辛苦性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竺黄甘寒,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二者伍用,共奏清热化痰、祛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痰湿中阻之胸闷、咳嗽、痰多;痰涎壅盛之中风不语;或小儿高热之惊风、惊痫抽搐等症。
半夏配伍细辛、干姜 半夏燥湿化痰;细辛、干姜温肺化饮。三药伍用,有温肺化饮祛痰之功效,用于寒饮犯肺所致之咳嗽喘息、吐痰清稀等。
【注意事项】
宜忌: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半夏性热味辛,所以燥湿也。射干为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板,反乌头乌喙。”(《药鉴》)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半夏在临床使用时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之分。研究表明: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水半夏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依次减低;而法半夏、生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中氨基酸的含量则依次增高。
生半夏有刺激咽喉导致失音(直接接触而刺激咽喉所致)的作用,入汤剂后该作用可以被消除。半夏的有毒成分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短期浸泡不能达到去毒的目的。但矾制半夏或生半夏煎煮之后则无毒性。有文献认为:矾制半夏能消除毒性,增加燥湿祛痰功能,可在祛痰湿诸方中作主药使用;但是矾制半夏降逆止呕的作用和消痞散结的作用都有所降低甚或消除,使仲景以半夏作主药的诸方在临床的使用不得其原意。建议仲景诸方中所用的半夏应以生半夏(入汤剂)或恢复“汤洗涎尽”的方法为宜。
毒副作用:生半夏浸膏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325mg/kg,生半夏混悬液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42.7±1.27g/kg。亦有报告指出半夏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相当于块茎13.142g/kg。
半夏浸膏给家兔灌胃0.5克/只/日,连服40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可致腹泻或死亡。生半夏粉给孕鼠灌胃(9g/kg),对母鼠及胚胎均有非常显著的毒性。制半夏汤剂30g/kg(相当临床用量的150倍)能引起孕鼠阴道出血,胚胎早期死亡数增加,胎儿体重显著降低。动物实验证明:不同制剂的半夏,其毒性作用亦不相同,生半夏、漂半夏、姜半夏、蒸半夏、白矾半夏的毒性依次降低。
临床应用本品,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肿胀、疼痛、失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曾有服用半夏过量引起神经智力发育障碍的报告。亦有因服生半夏多量而致永久失音的报告。尚有生半夏外用而致过敏性坏死性皮炎的报告。久用半夏制剂口服或肌注,少数病例出现肝功异常和血尿。
中毒救治:
1. 生半夏中毒时可洗胃、服稀醋、浓茶或蛋白等以阻止吸收。
2. 对症处理:痉挛者可给予解痉剂;有呼吸麻痹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并给予吸氧;皮肤沾染可用甘草水泡洗,或用稀醋洗涤。
3. 中草药治疗:
a. 白矾末10g,生姜汁5ml,调匀,1次服下。
b. 生姜、绿豆各30g、防风60g、甘草15g,水煎300ml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
【医家论药】
“半夏,俗用为肺药,非也。止吐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小柴胡中虽为止呕,亦助柴胡能主恶寒,是又为足少阳也,又助黄芩能去热,是又为足阳明也。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汤液本草》)
“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矣。”(《本草纲目》)
“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医学启源》)
“半夏,柴胡为之使。辛温善散,故主伤寒邪在半表半里之间,往来寒热。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则心中坚,胸胀咳逆;邪在上焦,则头眩;邪在少阴,则咽喉肿痛。《别录》亦谓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中焦者,足太阴之所治也,有湿有热,清浊不分则肠鸣,湿热胜则自汗,入足太阴故并主之。辛能散结,故消痈肿。脾家湿热,则面色痿黄,实脾、分水、燥湿,则前证俱除,面目因而滑泽矣。辛温有毒,体滑性燥,故堕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误而难明者,世医类以其能去痰,凡见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热骨蒸,类皆阴虚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此药,愈损津液,则肺家愈燥,阴气愈虚,浓痰愈结,必致声哑而死。若合参、术,祸不旋踵。盖以其本脾胃家药,而非肺肾药也。寒湿痰饮作嗽,属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阴虚火炽,煎熬真阴,津液化为结痰,以致喉痒发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风,痰壅失音,偏枯拘挛及二便闭涩,血虚腹痛,于法并忌。犯之过多,则非药可救。”(《本草经疏》)
“半夏,同参术、茯苓治湿痰;同栝蒌、黄芩治热痰;同南星、前胡治风痰;同芥子、姜汁治寒痰;惟燥痰宜栝蒌、贝母,非半夏所能治也。”(《本经逢原》)
“半夏性燥而去湿,故脾胃得之而健也。火痰黑、老痰胶,须加芩连瓜蒌海粉。寒痰清、湿痰白,要入姜附苍术陈皮。风痰卒中昏迷,加皂荚天南星。
痰核延生肿突,入竹沥白芥子。凡诸血证妊妇及少阳伤寒而渴,并诸渴症,皆不可用,半夏惟其性燥,损血耗气,而燥津液也。治饮冷伤肺而嗽,除痰厥头疼而愈。夫曰止呕,为足阳明药也。夫曰消痰,为足太阴药也。小柴胡用之,虽为止呕,亦助柴胡以去恶寒,是又为足少阳药也。小柴胡用之,虽能去寒,亦助黄芩以去湿热,是又为足阳明药也。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用此有各半之意,故名半夏。”(《药鉴》)
附注:半夏,因其炮制方法不同,临床应用亦有区别:
①生半夏:为原药材经拣净杂质,筛尽灰屑入药的生用饮片,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称半夏片。习惯认为半夏生用辛烈毒甚,不宜内服,故处方中单写半夏者,都付予经过炮炙后的各种制半夏饮片。又因制半夏包括较广,故实际付予的饮片常因地而异,一般多付给姜半夏或法半夏。若需用生半夏入药时,应注明为妥。生半夏多供外用,旧时大多研末吹鼻,引涎以治晕厥、小儿惊风或喉痹肿痛;近时多外敷以消痈肿、除瘿瘤、止痛疗癣等。有人在《金匮要略》小半夏汤的启发下,主张以生半夏内服,但必须先将其打碎,用生姜汁拌渍十分钟左右,然后入煎为妥。
②姜半夏: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仅有麻辣味,与鲜姜、白矾同煮至透(有些地区还分别另加甘草、朴硝、皂角等辅料与半夏同煮),取出晾至六、七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入药者,简称姜夏,亦称姜夏片;也有以生半夏与姜汁同煮,或同炒、同蒸、或拌匀晒干后切片入药者。姜半夏毒性已减,性偏温燥,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功,适用于脾虚痰涎涌盛作呕或寒痰咳逆者。
③法半夏:为生半夏经水浸泡,漂至口尝微有麻辣味,置甘草石灰汤内拌匀,再浸至中心显黄色、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有些地区还分别加用皂角、朴硝、陈皮等辅料制成)入药者,简称法夏,亦称黄法夏、京法夏、京半夏,简称京夏。法半夏燥性较为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无论虚实寒热均可选用。
④清水半夏:为生半夏经浸泡,漂至口尝微感麻辣味,捞出稍晾,加白矾与水共煮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晾干捣碎;或晾至半干时切片,再晾干入药者,后者又称清夏片。也有用半夏经姜、矾腌制后,入清水浸泡数天,以溶出矾质,再用水煮透晾干入药者,简称清半夏。如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后取出,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者,称苏半夏,简称苏夏。一般认为清半夏辛燥之性大减,宜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对于脾胃不和,夜卧不安,或小儿食滞痰阻、咳喘呕逆者,选用苏半夏更为适宜。
此外,尚有青盐半夏(简称盐半夏),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梅核气等证,可收消痰散结之功;竹沥半夏,宜用于胃热呕吐,或肺热咳痰、黄稠而黏,或痰热内闭、中风不语等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