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活血祛淤药-益母草。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活血祛淤药-益母草,主要介绍“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活血祛淤药-益母草”">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活血祛淤药-益母草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活血祛淤药-益母草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的全草。原名茺蔚(《本经》)。味辛、苦,性凉。入心包、肝经。功能:活血、祛淤、调经、消水。主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淤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内服:煎汤,9~18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
           煎水洗或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益母草碱(Leonurine)、水苏碱(Stachydrine)、益母草定(Leonuridine)、益母草宁(Leonurinine)、亚麻酸(Linolenic acid)、β-亚麻酸、月桂酸(Lauric acid)、油酸、苯甲酸、芸香甙(Rutin)、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甾醇、维生素A等。此外亦含精氨酸、4-胍基-1-丁醇(4-Guanidino-1-butanol)、4-胍基-丁酸(4-Guanidino-butyric acid)、水苏糖(Stachyose)。
           尚提取得五种结晶物质,两种为生物碱即益母草碱甲、乙;三种为非生物碱,即益母草素甲、乙、丙。
           药理作用:
           1. 对子宫的作用 益母草煎剂、水浸或乙醇浸膏及益母草总碱对豚鼠、兔、猫、犬等多种动物的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实验证明:益母草煎剂对未孕、早孕、晚期妊娠或产后离体兔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快速静脉注射于在位子宫,半分钟后即出现兴奋作用,其强度和作用时间随用量加大而增加。兔子宫瘘试验,用益母草煎剂灌胃,当子宫内加压或未加压时,均于给药15~20分钟后,使子宫呈显著的兴奋作用。益母草总碱对豚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其作用类似麦角新碱。益母草总生物碱3mg与马来酸麦角新碱0.04mg的效价相当。益母草水浸或乙醇浸膏对离体及在位子宫均有显著兴奋作用。但对在位子宫,兴奋前先有一短时间的抑制作用,经乙醚提取后之水溶液,则无此抑制作用。因此,益母草中可能含有抑制性和兴奋性二种成分。益母草碱能使动情前期或卵巢切除后肌注雌二醇50mg的大鼠离体子宫振幅增加,其作用与剂量相关,表现为剂量-张力呈线性关系。益母草碱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可持续几个小时,但冲洗后可恢复。阿托品2mg/ml不影响其收缩。益母草碱甲2.5~5mg/kg给麻醉猫静脉注射,对子宫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子宫张力,并能降压;对猫、豚鼠离体子宫亦有兴奋作用。经蒸馏法制得的益母草针剂却无子宫收缩作用。益母草水煎剂给小鼠口服4~5次(总量 200~250mg),有一定的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
           有报告指出,益母草兴奋子宫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叶部,根部作用很弱,基部无效。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益母草有强心、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血流量的作用。益母草乙醇制剂对在位兔心有轻度兴奋作用;对离体兔心则先有轻度抑制,以后轻度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其水苏碱可减慢心率。益母草碱对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小剂量有增强作用,大剂量则呈现抑制。此种抑制可能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实验证明: 益母草有显著增加冠脉流量及相当显著地减慢心率的作用。益母草1ml/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亦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减慢心率及减少心输出量和左室作功的作用。益母草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益母草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大鼠心肌缺血有改善或恢复缺血性心电图、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等作用、益母草制剂对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兔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犬心肌梗死,能使其病变程度减轻、梗死范围减小,心肌超微结构得到保护。
           益母草水浸剂、益母草总碱对麻醉动物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益母草粗提物50mg/kg静脉给药,有持续时间较短的降压作用,该作用可被苯海拉明部分对抗。益母草碱2mg/kg给麻醉猫静脉注射,能使之血压下降,9分钟后恢复。此种短暂的血压下降现象在两侧迷走神经被切断后仍能发现;若先使用阿托品,然后再注射益母草碱,则血压下降不显著。由此可以推知,益母草碱的降压作用不在迷走神经中枢,而可能是对迷走神经末梢兴奋作用而引起。有报告认为,益母草碱对血管有扩张作用,其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甚至翻转。实验表明:益母草碱能使蛙下肢血管收缩,其收缩强度与药液浓度成正比。
           益母草120mg(生药)/kg作动脉注射,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和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益母草对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动物肠系膜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促进其恢复的作用。
           3. 抗凝血作用 益母草对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栓形成以及红细胞的聚集性均有抑制作用。实验表明:益母草及其提取物对ADP诱导的正常动物血小板聚集有拮抗作用。亦能显著减少外周循环中的血小板总数和肺泡壁毛细血管内血小板及其聚集物。对大鼠冰水游泳或大面积烫伤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活性增高亦有显著抑制作用。益母草煎剂给大鼠灌胃能使血栓时间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也可使血小板计数减少,聚集功能减弱,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有报告认为,益母草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可能与其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或通过激素等起作用。益母草能显著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对兔肺循环红色血栓有显著溶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弱白色血栓在体内继续生长的趋势,但溶解作用不明显。
           4. 对呼吸中枢的作用 有报告认为,益母草碱对呼吸中枢有直接兴奋作用。给麻醉猫和家兔静脉注射,能使其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增快;但在大剂量时,呼吸则由兴奋转为抑制,且变为微弱而不规则。益母草碱对呼吸的兴奋作用不受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5. 抗真菌作用 益母草水浸液(1:4)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6. 其他作用 益母草碱溶液对蛙神经肌肉标本有箭毒样作用;给麻醉兔静脉注射有利尿作用,高浓度时能引起溶血。益母草对狗缺血型初发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显著治疗效果。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益母草 20g,银花30g,苦参、当归、党参各15g,甘草6g,煎汤200ml,分2次口服,用于急性期治疗;银花、益母草当归苦参麦冬各200g,炙甘草20g,研末冲服,每次5g,每日3次。用于上方治疗后的患者和慢性病者。视病情可给予利多卡因、慢心律、异搏停。治疗79例,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稳定半年以上)56例,好转(症状和体征及异常心电图有改善)19例,无效4例。〔陕西中医 1987;(4):
           546〕
           2. 治疗急性肾炎 益母草60g,大、小蓟各 30g,有感染者加银花、板蓝根各9~12g;蛋白尿严重者加桑螵蛸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一般在蛋白尿消失后继服2~3周停药。治疗32例,疗程10~19天,有效31例(完全缓解者29 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9%。〔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6):338〕
           3. 治疗慢性肾炎a. 益母草30g,半边莲30g,黄芪熟地各15g,怀山药10g,泽泻15g,山萸肉、丹参各6g,茯苓10g,苏叶30g,水煎服,治疗101 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为71.3%。〔中医杂志 1986;(12):38〕
           b. 益母草30g,当归赤芍川芎红花各9~15g,板蓝根30g,桃仁9g,银花30g,白茅根30g,紫花地丁30g,水煎服。治疗29例,完全缓解12例,基本缓解10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2例,死亡1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5;(6):29〕
           c. 益母草30g,半边莲30g,熟地12~30g,山药12g,青皮6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0例,效果良好。〔湖南医药杂志1978;(4):26〕
           4. 治疗紫癜性肾炎 益母草15~30g,当归 9~15g,川芎9~15g,杭芍药9~15g,丹参15g,木香3~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4例,痊愈9例,好转3例,无效2例。〔新医药学杂志 1978;(6):4 0〕
           5. 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益母草12g,郁金川芎当归红花各9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治疗5例,效果良好。
           〔中医杂志 1986;(4):40〕
           6. 治疗急性血栓性深静脉炎 益母草60~100g,紫草、赤芍丹皮各15g,紫花地丁、生甘草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配用大黄糊剂(生大黄粉500g,紫金锭10g,合面粉)涂敷患肢。治疗60例,临床痊愈48例,60例全部有效。〔中医杂志 1982;(3):34〕
           7. 治疗荨麻疹 益母草膏,每次30g,开水冲服,日服2次,连服5日,治疗荨麻疹有一定疗效。〔中医药研究 1980;(4):47〕
           7. 治疗痛经a. 益母草60g,红花当归各 10g,川芎5g,黑胡椒7粒。上药用白酒500ml 浸泡48个小时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 20ml 。连服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284例,其中服药1个疗程经来疼痛消失者221例,服药2个疗程疼痛基本消失者66例,服药3个疗程症状无改善者7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37〕
           b. 益母草、星宿菜、南五味子根、定经草各 15g,五色梅花3g,连钱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可随证加减。治疗198例,痊愈127例,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2.93%。〔广西中医药 1980;(4):21〕
           9. 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 益母草30g,白茅根30g,荠菜花15g,银花、连翘、大小蓟各9g,王不留行12g,三七粉2g(吞服)为主方,水煎服,治疗14例,有7例加用昆明山海棠片(每片含生药 0.25g),每次2片,日服3次;1例加用雷公藤片(每片含生药0.3g),每次3片,日服3次。近期疗效为:痊愈13例,好转1例。〔广西中医药 1980;(4):21〕
           方剂选用:1. 治疗疔肿至甚:益母草茎叶,烂捣敷疮上,又绞取汁五合服之,即内消。(《太平圣惠方》)
           2. 治疗妇人勒乳后疼闷,乳结成痈:益母草,捣细末,以新汲水调涂于奶上,以物抹之,生者捣烂用之。(《太平圣惠方》)
           3. 治疗难产:益母草捣汁七大合,煎减半,顿服。无新者,以干者一大握,水七合煎服。(《独行方》)
           4. 治疗胎死腹中:益母草捣熟,以暖水少许和,绞取汁,顿服之。(《独行方》)
           5. 治疗产后恶露不下:益母草,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入酒一合,暖过搅匀服之。(《太平圣惠方》)
           6. 治疗喉闭肿痛:益母草捣烂,新汲水一碗,绞浓汁顿饮;随吐愈,冬月用根。(《卫生易简方》)
           配伍效用:
           益母草配伍鸡血藤 益母草活血祛淤;鸡血藤行血补血。二者伍用,有活血补血之功效,用于治疗血淤挟虚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
           益母草配伍蒲黄 益母草活血祛淤;蒲黄行血祛淤止血。二者伍用,有活血祛淤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产后淤血恶露不尽或恶露不下。
           益母草配伍香附 益母草活血祛淤;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二者合用,共奏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淤之月经不调、经前少腹胀痛、产后淤血腹痛。
           益母草配伍元胡 益母草活血祛淤;元胡行气止痛而活血。二者伍用,有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淤之痛经。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血少者忌服。
           毒副作用:益母草毒性很低。益母草注射液给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0~60g/kg;益母草总碱给小鼠静脉注射,半数致死量为572.2±37.2mg/kg。益母草碱给大鼠腹腔注射,每次2mg,连续4天,无明显不良反应。益母草总碱给兔皮下注射30mg/kg/d,连续2周,对进食、体温、排便均无明显影响。用50%益母草干粉的饲料给成年大鼠喂饲80天,未显示毒性反应或生育能力改变。
           临床应用本品,煎剂内服或总生物碱制成的(15mg/ml)灭菌注射液用于临床,均未见不良反应;注射液肌注,除有口干、睡眠缩短外,无其他毒副作用。但近期亦有益母草过敏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告。
           【医家论药】
           “益母草,性滑而利,善调女人胎产诸证,故有益母之号。然不得以其益母之名,谓妇人所必用也。盖用其滑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则未也。”(《本草正义》)
           “益母草,消水行血,去淤生新,调经解毒,为胎前胎后要剂。是以无胎而见血淋、血闭、血崩,带下血痛,既胎而见胎漏,临产而见难产,已产而见血晕,疔痈、乳肿等症,服此皆能去淤生新。盖味辛则于风可散,血可活,味苦则于淤可消,结可除,加以气寒,则于热可疗,并能临症酌施,则于母自有益耳。”(《本草求真》)
           “益母草,行血养血,行血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淤血,诚为血家之圣药也。妇人临产之时,气有不顺,而迫血妄行,或逆于上,或崩于下,或横生不顺,或子死腹中,或胞衣不落,或恶露攻心,血胀血晕,或沥浆难生,蹊涩不下,或呕逆恶心,烦乱眩晕,是皆临产危急之症,惟益母草统能治之。又疮肿科以之消诸毒,解疔肿痈疽,以功能行血而解毒也。眼目科以之治血贯瞳人及头风眼痛,以功能行血而去风也。习俗以益母草有益于妇人,专一血分,故屡用之。然性善行走,能行血通经,消淤逐滞甚捷,观其治疔肿痈疽,眼目血障,则行血活血可知矣。产后诸疾,因血滞气脉不和者,用之相宜,若执益母之名,施于胎前之证,血虚形怯,营阴不足者,肝虚血少,瞳人散大者,血脱血崩,阳竭阴走者,概而与之,未尝不取咎也。”(《本草汇言》)
           “益母,虽非大温大热之药,而气烈味苦,究是温燥队中之物,观于产后连服二、三日,必口燥嗌干,尤其确据,故宜于寒令寒体,而不宜于暑令热体。乃吾乡视为产后必用之物,虽酷暑炎天,亦必常备,加以畏其苦燥,恒以砂糖浓调,若在三伏时令,新产虚体,多服此浊腻苦燥之药,耗血恋邪,变生不测,更可虑也。”(《本草正义》)
           “丹方以益母之嫩叶阴干,拌童便、陈酒,九蒸九晒,入四物汤料为丸,治产后诸证。但功专行血,故崩漏下血,若脾胃不实,大肠不固者勿用,为其性下行也。”(《本经逢原》)
           “益母草之根、茎、花、叶、实,并皆入药,可同用。若治手足厥阴血分风热,明目益精,调妇人经脉,则单用茺蔚子为良。若治肿毒疮疡,消水行血,妇人胎产诸病,则宜并用为良。盖其根、茎、花、叶专于行,而其子则行中有补故也。”(《本草纲目》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