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主要介绍“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清热解毒药-鱼腥草”">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古籍 >> 当代著作 >>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

  • 文章导读:500种中药现代研究-清热药 清热解毒药-鱼腥草

           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带根全草。亦名蕺(《名医别录》)等。味辛,性寒。入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内服:煎汤,9~15g(鲜品 30~60g);或捣汁。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全草含挥发油,其中有效成分为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Decanoyl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aldehyde),2-十一烷酮(2-Undecano-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α-蒎烯(α-Pinene)、莰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和d-柠檬烯(d-Limonene)、甲基正壬基酮(Methyl-n-nonyl- ketone)、癸醛(Capric aldehyde)、癸酸(Capric acid)。
           花、叶、果中均含有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瑞诺甙(Reynoutrin)、金丝桃甙(Hyperin)、阿夫甙(Afzerin)、芸香甙(Rutin)。
           尚含有绿原酸(Chlorogenic)、棕榈酸(Palmitic)、亚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氯化钾、硫酸钾。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和蕺菜碱(Cordarine)。
           药理作用:
           1.病原微生物作用 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减弱。体外试验证明,鱼腥草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施氏、福氏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鱼腥草乙醚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鱼腥草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对霉菌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但也有报道认为,鱼腥草煎剂抗菌作用不甚明显。
           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对多种细菌、抗酸杆菌及真菌等均有较明显的抗菌作用,但该种化合物性质不稳定。其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性质稳定而又保留其抗菌活性。我国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的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鱼腥草素,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青霉素株、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流感杆菌较为敏感,卡他球菌、伤寒杆菌次之,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痢疾杆菌不甚敏感。对于小鼠的结核菌感染,鱼腥草素能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另外,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孢子丝菌、曲菌、着色霉菌、红色癣菌、叠瓦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色小孢子菌、鲨癣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人工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则称为新鱼腥草素,在体外对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孢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合成崐的鱼腥草素异烟腙在体外及体内对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试管内对钩端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时,能使钩端螺旋体活动减弱-死亡-裂解,并能推迟人工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的发病期。
           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1: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实验证明:鱼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在非挥发物中。鱼腥草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用灌胃和滴鼻给药途径均有明显效果;但对脑心肌炎病毒及疱疹病毒Ⅱ型感染无明显保护作用。
           2. 利尿作用 用鱼腥草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尿液分泌,从而具有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由有机物所致,钾仅起增强利尿的附加作用;也可能由于槲皮甙的血管扩张作用。
           3.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血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合成鱼腥草素能提高慢性气管炎患者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家兔及患者血清备解素水平。
           4. 抗肿瘤作用 新鱼腥草素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效果可能与提高癌细胞中的 cAMP 水平有关。实验表明:在不同时间对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新鱼腥草素,其癌细胞总数、癌细胞分裂指数、腹水量均有明显降低,而癌细胞内的 cAMP 水平却有增高。
           5. 抗炎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脚肿有显著抗炎作用,亦能显著抑制人γ-球蛋白在Cu++存在下的热变性;鱼腥草素能显著抑制巴豆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HCA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染料渗出也有显著抑制作用。鱼腥草所含槲皮素、槲皮甙及异槲皮甙等黄酮类化合物亦有显著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
           6. 其他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S-A)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并对豚鼠过敏性哮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水溶液皮下注射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运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士的宁所致惊厥;20~40mg/kg 静注于犬可使其血压下降40~50mmHg(5.32~6.65kPa),并能抑制离体蟾蜍心脏。鱼腥草煎剂能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并有镇痛、止血作用。腹腔注射对氨水喷雾所致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a. 鱼腥草注射液1~2ml,天突穴注射,1~2次/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0例,痊愈56例,好转5例,无效9例。〔四川中医 1985;(1):42〕
           b. 鱼腥草注射液(含鱼腥草鲜品 5g/ml)作双侧肺俞穴注射,每穴1~2ml (儿童减半),治疗上感所致剧烈咳嗽55例,效果良好。〔广西中医药1980;(3):43〕
           2. 治疗肺炎a. 鱼腥草30g,桔梗15g,煎至200ml。每次30ml,日服3~4次,痰黏稠量多时,合用5%鱼腥草煎剂喷雾吸入。治疗28例肺炎(大叶性肺炎11例,节段性肺炎8例,片状阴影8例,轻型支气管肺炎1例),细菌学检查均证实为细菌性感染,并排除过敏、病毒及结核因素。所治病例均于发病后24小时至3日内开始服药,直至X线照片上阴影完全吸收为止,不加用其他药物。结果26例痊愈。阴影在服药后5~22天内吸收,白细胞恢复正常平均3.9天。〔中华内科杂志1963;11(3):250〕。
           b. 大青叶、鱼腥草、马兰草、淡竹叶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2剂(儿童减半)。治疗肺部急性感染76例,治愈75例。一般在服药1~2天内退烧,咳嗽、吐痰和肺部罗音明显好转。〔安徽医学 1988;9(5):19〕
           3. 治疗肺脓疡 鱼腥草30g,桔梗15g,加水 300ml,煮沸10分钟过滤,分3次服,疗效良好。〔中医杂志 1955;(9):25〕
           4. 治疗重度哮喘(肺心病) 鱼腥草30~80g,五味子30~50g,地龙9~12g,水煎2次,日服1剂。治疗50例,结果痊愈1例,控制临床症状47例,有效2例。〔中医杂志 1988;(9):47〕
           5. 治疗咯血 鱼腥草注射液4ml 肌肉注射,每日2次;鱼腥草60g,煎汤400ml,分2次口服;大黄粉5~20g(因人而异,大便次数多者可酌减),分2次口服。治疗15例。止血最快者1天,一般在 2~5天收效。止血后再服药3天,巩固疗效。〔福建中医药 1986;(2):44〕
           6. 治疗百日咳 鱼腥草75g,黄荆子、沙参各 50g,六月雪25g。水煎2次,合并浓缩成500ml,加白糖50g,搅匀,酌加防腐剂,分装备用。每次15~25ml,日服3次,连服5~7天为1疗程。治疗 112例,痊愈109例,其中57例服药1疗程,37例服药2疗程,15例服药3疗程。〔浙江中医杂志 1979;(12):
           448〕
           7. 治疗发热 鱼腥草30g,薄荷8g,蝉蜕5g,连翘12g,知母10g,生石膏35g,半枝莲、金银花葛根各15g,干姜9g。治疗186例,退热至37℃以下者158例,总有效率为84.9%。〔陕西中医 1991;12(2):60〕
           8.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鱼腥草180g,白糖3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10剂。治疗20例,全部治愈。〔山西中医 1988;4(2):20〕
           9. 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鱼腥草15~30g,制成片剂口服,分2~3次服完,预防钩端螺旋体病,效果较好。1972年给药组467人,均无发病,对照组 877人发病2人,1973年给药组1136人,发病1人,对照组89人,发病4人。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新医药学杂志 1975;(6):40〕
           10. 治疗化脓性皮肤病 鱼腥草、桉树叶各 750g,加水7.5kg,煎至5kg,待温热后敷于患处,每天1次,每次15分钟,7次为1疗程。治疗脓皮病89例,1个疗程治愈者53例,2个疗程治愈者27例,3个疗程治愈者7例,无效2例。〔临床医学 1987;7(2):123〕
           11. 治疗肛门周围炎 鱼腥草、荔枝草各50g,明矾10g,加水至500ml,浸泡30分钟,煎后去渣,趁热熏洗肛门,再敷洗患部至药液不热为止,每日2次。治疗直肠和肛管炎性疾病患者100例,痊愈7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四川中医 1987;5(3):29〕
           12. 治疗盆腔炎 台乌药、赤芍、凤尾草、鱼腥草、马鞭草各15g,制香附、当归川芎、土茯苓各10g。治疗48例,痊愈28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江苏中医 1990;11(12):19〕
           13. 治疗宫颈糜烂 鱼腥草素、冰片和椰油脂基质配制成栓剂外用,每次1粒,1天换药1次,夜间上药,禁止房事,经期暂停。疗程分别为5~7 天、7~10天、10~12天。治疗宫颈轻、中、重度糜烂 679 例,疗效可靠,方法简便,副作用小。〔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3):24〕
           14. 治疗鼻窦炎a. 鱼腥草注射液,滴鼻。治疗慢性鼻窦炎和早期上呼吸道感染30多例,慢性鼻窦炎一般5天左右治愈。〔中成药研究 1989;11(2):44〕
           b. 鱼腥草9000g,桔梗600g,甘草250g。加水煎煮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1 200ml,加入防腐剂静置分装、流动蒸汽消毒备用。用法:20~30ml,1日3次,小儿减半。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200例,3~5天见效,2~3周为1疗程。治愈 188例,好转12例。〔中药材 1991;14(11):42〕
           方剂选用:
           1. 治疗肺痈:蕺,捣汁,入年久芥菜卤饮之。(《本草经疏》)
           2. 治疗肺痈吐脓吐血:鱼腥草、天花粉、侧柏叶等份。煎汤服之。(《滇南本草》)
           配伍效用:
           鱼腥草配伍车前子 鱼腥草清热利尿;车前子滑利窍道。二药相伍,有清热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结膀胱之小便淋涩热痛者。
           鱼腥草配伍桔梗 二者皆可排脓消痈,但鱼腥草尚能清热解毒;桔梗则可宣肺祛痰。二者伍用,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痰壅肺引起的肺痈咳吐脓血、胸膈满闷者。
           鱼腥草配伍蒲公英 鱼腥草解毒排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二药相伍,解毒之力增强,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红肿热痛者。
           鱼腥草配伍桑白皮 鱼腥草清肺热而消痈;桑白皮泻肺热而止咳平喘。二者合用,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治疗邪热壅肺、宣降失职之咳喘气急、身热不退者。
           【注意事项】
           宜忌: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毒副作用:鱼腥草毒性很低。鱼腥草素给小鼠口服之半数致死量为 1. 6± 0.081g/kg;对犬静脉注射,38~47mg/kg 不致引起死亡,如增至 61~64mg/kg 则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见肺脏有严重出血和血栓。给犬灌胃,每日 80~160mg/kg,连续1个月,可见有大量流涎现象,早期常出现呕吐,此外则未见异常。
           临床应用本品,副作用比较轻微,少数病人服药后偶可出现头晕、胃部不适、心窝部烧灼感等;口服有鱼腥味;肌注时少数病人局部疼痛;阴道给药时,个别病人出现阴道充血。停药后均能自行消失。但亦有报道,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以及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等。
           中毒救治:
           1. 对于出现轻度反应者,不必作特别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2. 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者,应立即吸氧;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mg,樟脑磺酸钠2ml;10%葡萄糖酸钙10ml加等量5~25%葡萄糖液缓慢静脉注射;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点滴。
           【医家论药】
           “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本草经疏》)
           “治五淋,消水肿,去食积,补虚弱,消膨胀。”(《分类草药性》)
           “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淤血。”(《医林纂要》)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