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中医教材 >> 中医内科学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文章导读: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等因素引起的,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为基本病机,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瘿病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在中医著作里,又

 

3.中医治疗甲亢的机理研究浓氏报道益气养阴泻火药能减少甲亢大鼠肝细胞核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含量,降低DNA聚合酶和Na,K-ATP酶活性,并能升高肝组织ATP含量而降低全血中ATyP含量,推测该方药可能多途径、多层次发挥作用,从而明显改善甲亢大鼠的能量代谢[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9):46L徐氏的研究表明,甲亢阴虚病理模型与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减少有关,而养阴药可以提高肝细胞C,CR的数量[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3):145L冯氏的研究表明,甲亢大鼠肾脏p受体最大结合容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而生地黄、龟板可使之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10):606L赵氏的研究显示,甲亢阴虚火旺证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的代谢和调节,随心火、肝火或心肝火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上海中医杂志1984;(10):48][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5):284]。养阴中药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降解[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11):674L抑制T4向T3转化[中国中药杂志1993;(8):494]。并具有改变细胞的反应性[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9):543],调节DNA的代谢[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8;(2):101],降低肝细胞核已升高的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等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2):105]。

·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郭氏等以龙胆解毒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郁金、川栋子、合欢花、连翘金银花鱼腥草)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40例,治愈29例(72.5%),有效9例(22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疗效优于强地松对照组[中医杂志1998;(3):158)。

·中医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庞氏等认为,根据本病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硬韧的特点,常归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的范畴。国内许多报道表明用中医药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的疗效,不但可以纠正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而且还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改善免疫功能[中医杂志1999;(9):564L伍氏等采用辨证论治治疗本病5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为气阴两虚者,服用益气养阴药(党参麦冬五味子等);表现为阴虚胃热者,服用养阴清热药(生石膏知母玉竹等);以肝郁气滞为表现者,用疏肝理气药(柴胡、川栋子、生牡蛎夏枯草等);甲状腺功能减退以面色萎黄、善太息为表现者,用理气活血药(郁金、香附、当归等);以畏寒喜暖、嗜睡、浮肿为表现者,用温肾助阳药(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等);甲状腺肿大明显者用消瘿散结药(姜半夏、乳香、夏枯草等),以三个月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6。4%。并通过实验证明,上述中药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抗炎作用,能抑制甲状腺局部结缔组织增生、改善甲状腺局部营养作用,从而使甲状腺肿物缩小乃至消失[中医杂志1992;(5):33]。卞氏等采用补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化痰等方法治疗本病65例,根据不同阶段分为3型治疗。气虚血瘀证(初期),宜补气活血,用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化裁;气阴两虚证(中期),宜益气养阴,用生脉饮加味;阳虚痰凝证(后期),宜温阳化痰,用阳和汤化裁,三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5.4%[河南中医1997;(2):100]。王氏等以香附、木香川芎郁金柴胡为基础方,阴虚证119例加服新六味地黄丸(黄精、·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枸杞);阳虚证14例,加服金匮肾气丸,连服35-50天为一疗程,治疗最长为4个疗程。共治疗133例,治愈38例(28.6%),好转86例(74.7%),无效9例(6.7%)[辽宁中医杂志1989;(11):17]。

陈氏等以扶正消瘿法治疗本病38例,给予扶正消瘿剂(党参人参茯苓丹参赤芍、青皮、陈皮、法半夏、炙甘草),临床表现为甲亢者加天冬麦冬五味子、生地;临床表现为甲减者加桂枝、鹿角片(霜)、淫羊藿;病程长,甲状腺肿硬,有血瘀征象者加三棱、莪术[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0):611];吕氏等以甲状腺免疫合剂(黄芪当归生地白芍丹参夏枯草、柴胡、生牡蛎)治疗本病30例,:个月为1疗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降低,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升高、抑制因子降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均显著下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7):414);肖氏等治疗本病,以复方香附散(香附、厚朴枳实柴胡白芍川芎)理气滋肾、活血化瘀、行气破结为基本方,阴虚者197例加服新六味地黄丸,阳虚者6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不计疗程,连续服药4个月以上统计疗效[吉林中医药1994;(1):18],以上三方均取得良效。

 

上一页  [1] [2] [3] [4]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