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三部门发文:深化医教协同, | |
[中医]四川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 | |
[名家医案]夏洪生教授治咳经验 | |
[疾病预防]男子每天三顿腌制品确诊胃 | |
[疾病预防][图文]肺部CT报告中有些“ | |
[社会][组图]女子转卖父母生前处 | |
[调查][图文]医院院长被举报涉嫌 | |
[疾病预防]西医治疗妇科疾病方法多 | |
[新知]研究发现血型与疾病的发生 | |
文章导读: |
黄芩汤治热性腹痛泄泻
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黄芩汤也是治疗大肠热利的,本方的适应症也与葛根芩连汤一样有大便黏泻,肛门灼热,所不同是黄芩汤治热利腹痛一症比较明显,这是因大肠热是从肝胆而来,气机壅滞较明显,所以内用芍药与甘草相配,是缓解平滑肌及神经痉挛的有效方剂,黄芩汤一边用黄芩清除胆热、大肠热,一边用芍药甘草汤缓解大肠痉挛,故大便前腹痛明显的热性泄泻用黄芩汤较好,如泄泻严重的,也可用葛根芩连汤加芍药变通。
黄芩是“天然的消炎药”
黄芩被奉为“天然的消炎药”,主要在于它的清热作用,当然只有炎症属于热时才能使用它。黄芩汤中用黄芩,主要是清除胆热,以斩断热痢的来源,兼清肺热、肠热。
黄芩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清肺热,作用于呼吸系统,用于痰热咳嗽、气喘及一切由肺热引起的病症。
黄芩也是妇科常用的药物,可以治疗月经病、倒经、带下病。明朝有个医家叫武之望,编一本书叫《济阴纲目》,里面有许多方子用到黄芩,其中还有个“一味黄芩汤”,治疗妇女倒经。金元时代的李东垣认为黄芩与白术配伍还有安胎的作用,很多大夫在安胎的方子中喜欢用,但前提是因热导致的胎动不安较为适合。
中药“三黄”
黄芩与黄连、黄柏并称为“三黄”,可以清两种热,一种是火热,一种是湿热,但三者的作用有所不同。治火热时,黄芩偏于清肺热、胆热,黄连偏于清心热、胃热,黄柏善于清肾中虚热;治湿热时,黄芩偏于清上焦湿热,黄连偏于清中焦湿热,而黄柏偏于清下焦湿热。
白头翁汤治热性痢疾
《伤寒论》说:“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热利,就是热性的下利,在这里主要指因大肠湿热导致的痢疾,在《伤寒论》里,腹泻、痢疾统称为“下利”,现代临床区分为泄泻、痢疾两种,二者表现不同。泄泻时大便一泻如注,没有脓血;而痢疾表现为大便泻下不爽,脓血夹杂,腹痛下坠,专业术语称作“里急后重”,《伤寒论》这一条所说的“下重”,就是指的里急后重。这种表现是腹痛时急欲大便,但跑到厕所大便时又拉不出来,肛门处下坠感、灼热感。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味组成。临床用于治疗大肠湿热型痢疾,这4味药物都是清湿热的药物,组合在一起,治大肠湿热力量强大,尤其是白头翁,杀肠道细菌的作用非常明显,是清大肠湿热、止痢的王牌药物。秦皮清湿热而又具有收涩以止痢的功能,是本方的特色。白头翁汤,常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首选方剂。
白头翁汤的广泛运用
白头翁汤总以清大肠湿热最为擅长,有时大肠湿热并不表现为泄泻或痢疾,只是大便发黏,大便后肛门灼热感或肛门瘙痒,一样可以使用白头翁汤。一中年妇女,患肛门瘙痒症,夜里痒的难以入眠,已两个多月,曾按肠炎、痔疮治疗过,解大便时黏滞不爽,肛门发热,用白头翁汤7剂而愈,继服7剂巩固。
此外,白头翁汤的这四味药走中下焦,可以广泛用于下焦湿热的病症,其中治疗泌尿系感染就很好,对尿频、尿急、尿痛者,可加上茵陈蒿、车前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