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 [中医]三部门发文:深化医教协同, |
![]() | [中医]四川发布儿童肺炎支原体肺 |
![]() | [名家医案]夏洪生教授治咳经验 |
![]() | [疾病预防]男子每天三顿腌制品确诊胃 |
![]() | [疾病预防][图文]肺部CT报告中有些“ |
![]() | [社会][组图]女子转卖父母生前处 |
![]() | [调查][图文]医院院长被举报涉嫌 |
![]() | [疾病预防]西医治疗妇科疾病方法多 |
![]() | [新知]研究发现血型与疾病的发生 |
文章导读: |
薏米味甘、淡,性微寒,能健脾益胃、利水除湿、缓和拘挛、清肺热;红豆性平味甘酸,可健脾止泻、利水消肿,两者一同熬粥,可有效祛除体内的湿气,熬出来的汤也很清淡。但是,一些人为了把粥熬成浓稠一点,会在里面加些大米,不过因为大米生长在水里,本身含有湿气,湿性黏稠,一旦加了大米,就等于把湿气加了进去,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但祛湿功效会大打折扣。
除了薏米红豆粥,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加减食材,组成更多更适合自己体质的粥来。如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可加桂圆;如烦躁失眠,或脸上起红疹、痘痘,可加百合、莲子;若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可加点生姜;若肾虚,可加黑豆;若伴咳嗽,可加点梨;若食欲不振、身体羸瘦,可加山药;若伴泄泻、腹痛,可加南瓜;若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可加芡实。
薏米虽有较好的除湿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因为薏米会使身体冷虚,故虚寒体质不适宜长期服用,孕妇以及经期的妇女避免食用;(2)薏米所含的醣类黏性较高,吃太多可能会妨碍消化,故不宜长期食用;(3)薏米经药理研究证实,虽有一定的降脂和降糖功效,但它毕竟只是一种食品,患者切不可将它代替药物;(4)薏米能利水祛湿,“利小便而实大便”,所以大便秘结者忌食,否则会加重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