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医药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港大改制培训医科尖子,每年录二至三名

  • 文章导读:

    医生救人的方法不只临床治疗,医学科研也是其中一个关键。港大今年决定开办崭新医学课程,采用「先科研后临床」的培训模式,让有兴趣追求医学研究的顶尖医科生,能及早开展其医学科研之旅。

    提早开始硕士博士课程

    港大医学系研究生余嘉翰现正就读新开办的「内外全科医学士/博士课程」,相对传统必须先完成五年的医科课程和训练,他只需完成首三年的医学系课程,便可随即开始硕士及博士课程。他现正就脊髓受损进行研究,利用分子、细胞及生物科技技术,研究把骨髓中的干细胞培育成可刺激神经细胞再生长的施万细胞(Schwann's cell),并移植至受损神经令其再生,从而帮助瘫痪病人再站起来。

    余嘉翰说,髓鞘(Myelin)像电线塑料外层般保护「神经电线」,若脊髓受伤导致包裹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受损脱落,中枢神经细胞便不能传递讯息,大脑与四肢等神经系统间的讯息传递中断,身体便失去活动能力。他表示,不同细胞能构成不同特征的髓鞘,施万细胞形成的髓鞘拥有较佳助长神经细胞再生效能。因此,医学界过往已有研究针对转化干细胞为施万细胞,希望帮助恢复病人的活动能力。

    不过,余嘉翰指出,过往有关研究主要是抽取四肢如脚部的知觉细胞培育施万细胞,永久破坏了抽取部位的神经系统,因此他希望研究以不破坏神经系统的骨髓干细胞作替代。他说,虽然施万细胞可从他人或尸体中取出或培育,但利用病人自身体内细胞培育,可大大减低免疫系统排斥问题。

    现时余嘉翰的研究已成功由骨髓干细胞培养成施万细胞,但细胞转化后的稳定性等问题则有待进一步测试,结果暂未能于临床应用。

    每年取录二至三名学生

    另一名研究生苏汉昌则进行与精神分裂症相关基因研究,年仅二十二岁的他至今已完成及于医学杂志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某一组基因(RGS4)变异与精神分裂症风险有关的说法。他说,现时国际上对有关说法未有定论,他的研究有助全世界对有关说法提供一项参考证明。

    港大医学院表示,新课程每年只取录二至三名学生,课程中的三年研究部分获裘槎基金会每年资助二十五万元,研究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专业医生资格和博士学位。而传统的课程模式则是医科生必须完成医学学士课程后才可修读硕士及博士课程。「快人一步」且未完成学士便能修读博士课程的余嘉翰说,临床经验对部分课题的医学研究帮助不大,部分研究于临床训练前亦已可开展。而新课程可让医科生及早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医学研究,同时亦可提早取得研究经验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