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新闻频道 >> 医药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卫生部:医保限额将提高到人均收入6倍

  • 文章导读:

      “我给大家准备了两件礼物。”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12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一是政府即将送出的“大礼包”――医改方案;另一份是他赠送的“健康处方”――由卫生部组织各类专家撰写的健康教育系列丛书,他希望每个人都做自己健康的“守护神”。

      陈竺指出,深化医改是“五个齿轮”相互咬合联动的系统工程。考虑国情,整个改革的制度安排将是一个阶段性、递次推进的过程,需要中长期的谋划。

      深化医改将是一套“组合拳”

      “这次医改最大的受益者是人民群众,目标就是人人受益。”陈竺说,通过医改,尤其是近三年五项重点工作的组合实施,将初步建立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陈竺说,打开方案,前四项重点内容都有一个“基”字: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他说,疾病风险不是个人或家庭所能承受的,需要统筹共济、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在这方面政府有责任。对于患者,有保障才有底气去医院看病。陈竺透露,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明年将有一个大提升,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将提高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

      ――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是覆盖大多数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必需、疗效确切、数量充足、剂型合适、为全民公平享有的药物。陈竺说,基本药物不是一张单子或目录,而需要制度,需要动用价格、报销等政策杠杆确保其生产、配送以及合理使用。目前普通型儿童白血病药物、主要的抗肿瘤药、胰岛素等都已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薄弱环节、结构性问题的基本举措。不仅要加强硬件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机制体制的革新和完善。”陈竺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他说,要把公共卫生服务作为产品提供给每一个人,包括基本服务包,如健康档案,疫苗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同时确定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如艾滋病和结核病防治等;还要给6至15岁的青少年接种疫苗,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这一系列工作将能缓解看病就医瓶颈,减少疾病发生。”

      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陈竺指出,公立医院应该担负起政府满足人民群众重大疾病、急症、疑难病的基本医疗服务提供者职责。

      公立医院改革的“十字方针”

      “公立医院改革确实是一个大难题。”陈竺坦言,目前看病就医的供求矛盾也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但因涉及到制度安排,又要大量资金,而且改革路径也不清晰,因此只是推进试点。但是改革的大方向是明确的,就是10个字――“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陈竺指出,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收入水平能承受的最好服务,需要有高素质的医疗队伍,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作条件。”他说。

      走出医疗人才困境,谁来“牵牛鼻”?

      “我最担心的是队伍,尤其是基层的医疗队伍。”陈竺说,虽然已经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老百姓还是要往大医院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要取得患者信任,就要提高水平,要有政策引导有水平的人去基层。”

      陈竺曾专门调研过基层医生的问题。他说,基层医生主要关心三件事;一是社会地位;二是业务成长;三是待遇。

      陈竺指出,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是出了校门就可以,培养医学人才周期很长。这次医改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重大举措,将在大医院建立大规模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现在大医院都是为自己培养住院医生,以后要变为给社会培养。”他说,这是一个走出人才困境的“牵牛鼻”之举。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在大医院经过正规培训后,可以下到基层工作。

      同时,医改方案中还明确了待遇问题,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相衔接。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

      问及医疗应急体系建设时,陈竺指出,应急体系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早诊断早治疗又是应对疫情的重要能力,要有好的疫苗和药物。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他说,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是掌握了洗手消毒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措施就能阻断传播途径。

      同时,陈竺强调要居安思危,要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建立灾难医学中心。他透露,目前卫生部正在酝酿建立区域性的灾难医学中心,以便医疗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

      每天抽出20分钟保持与学术一线的联系

      “我原本就是一个搞学问的人,研究的兴趣和责任已经进入到骨头里。”陈竺说,从科学家走上管理岗位,他一直不能割舍学术研究,在科学院的7年中从没有中断过;到卫生部后,实际上用于研究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每天还是坚持用15分钟到20分钟保持学术联系,浏览文献和学生的研究数据等。

      他说:“对我这样一个卫生行政、业务管理者而言,保持对一线学术的敏感性是必要的。”

      目前他的夫人陈赛娟院士还在他原来所在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坚守,而且还培养了两代新人。陈竺欣慰地说:“最近白血病治疗研究又有了新收获。”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