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医 | |
[中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 | |
[中医]中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 | |
[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图文]王永炎院士:做立大志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医药][图文]重磅!顶级大三甲率 | |
[医药][组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 |
[医药][组图]中国科学院2023年院 | |
[医药]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 | |
[医药][组图]广东医院科研哪家强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已担任国家中 | |
[社会]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原书记陈 | |
[医药][组图]2023广东高校排名调 | |
文章导读:调查显示,我国目前高端医疗器械70%-80%依赖价格昂贵的进口或外资品牌,导致检查费用高,患者负担加重,不仅如此,外资还已经开始进军基层医疗市场,如果任其发展,医保资金将无力承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被外资占据?我们该怎么应对?经济之声独家调查《外资医疗器械垄断困局》今天请听下篇《打破外资垄断 本土医疗器械亟须扶持》。 |
据经济之声报道,首先,从某种程度上说,使用进口或外资品牌医疗器械,是一种无奈,因为有些高端设备国内要么生产不了,要么没有竞争力。
北京阜外医院内科管委会及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举例,像大型血管造影机、超导核磁共振等大型检查设备,国内几乎没有企业能生产;而心脏起搏器等医用耗材,虽然能生产,但是品种少、产量小,不足以与外资形成竞争。
张澍:医疗设备,尤其是高端的,跟我们国家技术发展的水平有关,也跟我们医疗技术的水平有关。
造不出大型设备,一方面与我国医疗技术储备匮乏,基础研究跟不上有关;一方面也要归咎于重视不够,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张澍:比如航天技术,我相信在国际上我们都是很了不起的。那为什么医学技术在国际上的差距会这么大呢?政府要把医疗卫生看得更重,投入要更多!
造不出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还有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不仅少,而且与实际应用脱节。
一家从事医疗技术研究的企业技术人员鲁通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研究的、目前在全球都非常热门的数字化医疗,欧美都是由国家建设平台,企业创新应用程序就可以了,但目前我们的数字化医疗是由企业在搭建平台。
鲁通:企业直接去开发这种平台的话,那么企业的压力非常大,它的周期非常长。
有业内人士建议,除了在一些基础性研究领域加大政府投入外,还应该出台机制鼓励医院和医生加入创新队伍,因为医疗创新需要具备很高的医疗知识。
在高端医疗器械方面,我们因为缺乏技术,而受制于人。但是,在血管支架、B超、心电图等医疗器械上,则完全是因为国产设备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声誉,而将市场拱手让人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医用耗材--心脏支架,国内有五六家企业能生产,但是在临床上却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冷落。
张澍:老百姓可能更愿意用国外的,还有是因为医生习惯于用国外的东西,因为这个技术刚开始使用的时候,就是从国外引进的。
医生患者信赖国外品牌与他们技术成熟、先入为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早期国内器械进入市场时,出现过质量问题,给医生和患者留下阴影。
致公党中央的调研显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中低端医疗器械生产基础,但80%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声誉。那么,国产设备是不是就一定不如进口的?浙江大学医学
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裘云庆说,这中间其实也有误区。
裘云庆:像有些设备,比如B超、心电图、X光机,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家在思想上还是崇洋。怎么样来判断国产设备和进口仪器设备的好坏?如果有一个公正的标准让老百姓知道的话,也会有利于国产设备。
但是,国内还缺乏对医疗产品价值的科学评价体系。张澍说,现在基本是按照产地原则进行价格分类,进口的就贵,价格有时是国产的两倍。性命交关的时候,只要有条件,患者就会选择贵的进口的,来求个安心。
张澍:我们定价系统是畸形的,政府采购招标的定价机制目前没有成熟,进口的价格定的高高的。
记者:国产的相对要低,是吗?
张澍:对!这样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
裘云庆呼吁,建立公平的评测平台,允许创新产品价格明显高于仿制产品,鼓励创新;各类招标应该落实《政府采购法》,优先采购自主创新医疗器械;在安全性、有效性相当的基础上,鼓励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尤其是医保支付政策要扶持。
裘云庆:从制度上讲,如果使用进口的仪器和国产的仪器,在医保报销比例上要是不一样的话,也是调节。引导医院更多的采购国产产品,这样才能保护民族产业。(记者丁华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