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外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陆德铭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经验

  • 文章导读:

    陆德铭,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师承名老中医顾伯华教授,尽得薪传。尤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病。其治疗带状疱疹疼痛常应手辄效。现代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急性疼痛与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神经节及真皮血管炎症的严重性有关;而疱疹后遗神经痛与神经节感觉枝的炎症后纤维变化及血管变化有关,或因脊根、背角神经元的异常自发性电冲动所致,或与脊髓和脑干神经元行为的长期改变有关。治疗多用止痛剂、镇静剂及封闭疗法,疗效欠佳。
     
    陆师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肝胆火盛、脾经湿热蕴阻肌肤,并感毒邪而成。其疼痛多因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搏结,阻遏经络,气血不通;或邪毒已去,瘀血留滞,脉络阻塞,不通则痛所致。故气血凝滞,脉络阻塞不通为带状疱疹疼痛主要原因。活血通络是其治疗大法,使经络疏通,气血调顺,痛止而病愈。
     
    病例1:魏某,男,48岁,1996年4月21日初诊。患者3天前突发右胸胁、背后部疼痛,相继出现红色丘疹及水疱,逐渐增多,排列成带状,疼痛剧烈。口干苦,纳食欠佳,大便干结,2~3日1行,夜寐梦扰。检查:右胸胁、背部见散在密集成簇的大小不等的水疱,基底潮红肿胀,呈带状排列,未见破损及糜烂面,舌苔薄黄腻,质红,脉弦数。证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治拟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活血。处方:柴胡丹皮各9g,栀子、生甘草各6g,夏枯草虎杖各15g,茵陈、延胡索、川楝子、制大黄各12g,龙胆草4.5g,板蓝根生地赤芍各30g,失笑散10g,生牡蛎18g。水煎服。外用三黄洗剂及青黛散。
      
    用药1周,疼痛明显减轻,局部疱疹干燥结痂,脱屑,皮肤稍红,大便通畅,舌苔薄黄腻,脉弦。仍以理气活血,清热利湿为法,佐以益气扶正。药用生黄芪赤芍、莪术、徐长卿、生牡蛎各30g,白术白芍当归水蛭、三棱、延胡索、川楝子各12g,川芎9g,生地15g,生甘草6g,又1周,疼痛轻微,局部可见色素沉着斑,再服药2周,诸症均消。
      
    按:本病患者早期用了生牡蛎等重镇之品,不仅减轻疼痛,并有效控制了疱疹蔓延,缩短了疗程。
      
    病例2:李某,男,75岁,1994年8月17日初诊。6个月前患带状疱疹,经治疱疹消失,但疼痛迄今未止,阵阵掣痛、刺痛,固定不移,入夜为剧。查右胁肋部、腰部有大片淡褐色斑片,排列成带状,不可触碰,触碰后疼痛明显,舌苔薄,脉弦。证属久病入络,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治拟益气活血,理气止痛。处方:生黄芪赤芍、莪术各30g,白术白芍当归水蛭、三棱、延胡索各12g,川芎红花、香附各9g,桃仁15g,炙乳没、细辛、生甘草各6g,灵磁石(先下)60g,珍珠母(先下)30g。水煎服。
      
    服药4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抽痛间隔延长,入夜渐能安睡,惟大便干结,2~3日1行。前方加入皂角刺、山甲片、生首乌枳实决明子续服。又3周,疼痛渐轻,局部皮肤瘙痒,但无任何皮损,夜寐已安,舌苔薄,脉弦。前方加入徐长卿继服。再1周,局部皮肤瘙痒更甚,但疼痛时间消失较长。局部无皮损,触碰皮肤亦无疼痛,舌苔薄,质淡,脉弦。前方加入生黄芪丹参各30g以加强补气活血之功。以后上方加减连服1个月,患者痒去痛止而痊愈。
      
    按:本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而局部无皮损,陆师认为痒为痛之轻,此为局部皮肤气血流通,病情好转之象,续以前法,并佐徐长卿治痛而愈。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