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外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孙耀轩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经验体会

  • 作者:孙晖 于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繁体中文 分享
  • 文章导读: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生,但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该病大部分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多数有外伤史,少数发病较为隐匿,病史较长,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一些病人到老年时期往往因身体组织的萎缩,压迫减轻疼痛症状有所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临床上可分为手术和保守两大类治疗方法。多数病例不需手术,其中保守治疗,目前有口服、注射药物、牵引、针灸、按摩、针刀、药物外敷等多种疗法 笔者自2005年3月以来,运用孙耀轩老中医的腰痹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t

             1.临床资料

             1 .1一般资料:l1 2例患者,男65例,女4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4岁,平均46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7天。
      
      1.2临床表现:全部患者,主诉有不同程度的腰、臀、小腿外侧、足背等疼痛或麻木。
      
      1.3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的好转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1)常有外伤或慢性腰痛病史,多发于青壮年;(2)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可有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多在L4~L5或L5~s1间棘突旁,并放散到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有小腿前外或后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感觉障碍;(3)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一般无特征性改变,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弯曲消失,有时椎间隙变窄或椎体骨质增生,CT、MRI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治疗方法 
     
      
            患者均予以日服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及用法(基础方剂出自孙耀轩老中医):茯苓30猪苓2O篇蓄20枸杞子15川I续断15延胡索20桃仁15红花15丹参20水煎早晚分服。10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治疗1~ 3个疗程。加减应用:(1)腰痛明显加独活、鹿衔草、苏木;(2)腿痛明显加牛膝、木瓜薏苡仁;(3)坐骨神经痛明显加土鳖虫、白芍、鸡血藤;(4)肝肾亏虚者加杜仲补骨脂狗脊;(5)遇寒加重者加炙附子肉桂细辛;(6)湿气重者加防己、伸筋草;(7)气虚者加黄芪党参;(8)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
      
      3.治疗结果11 2例患者经口服中药治疗,最少1个疗程,最多3个疗程。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78例,占69.64 。显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腰及下肢轻度疼痛,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者18例,占16.07 。好转:症状和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对工作和生活有不同程度影响者1 2例,占10.71 。无效:症状及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者4例,占3.5 。
      
      4.典型病例刘×× ,女,54岁。初诊日期:2O10年12月24日;主诉:腰痛及右腿外侧疼痛3年,加重5天。该患者3年前患腰痛,CT检查L4~L5间盘膨出,L5~s1间盘突出。
      
      经多方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每遇劳累、寒冷、久行后发作。现有腰部刺痛,右下肢放电样疼痛并伴麻木。查体:L4~L5和L5~sl棘突右侧压痛,并有向右下肢外侧放射,直腿抬高实验右侧(十);“4”字试验(+)。舌淡紫胖大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细涩,尺部沉弱。西医诊断:腰间盘突出症;中医诊断:腰痹,证属肾虚精亏,气虚血瘀,寒湿痹阻。治则:补肾益精气,活血化瘀,利湿除痹,散寒通窍。方剂:腰痹方加味:茯苓3Og猪苓2Og篇蓄2Og枸杞子1 5g 续断1 5g延胡索2Og桃仁15g红花1 5g丹参20g鹿衔草30g炙附子lOg独活20g薏苡仁30g杜仲2Og补骨脂15g黄芪30g当归1 5g。10剂水煎,早晚分服。并嘱其睡硬板床,适当作腰背肌锻炼。
      
      二诊,前述症状均明显好转,继前方20剂。经上述治疗后,患者腰痛、腿痛、麻木等症状均消失,临床治愈。
      
      5.讨论现代医学认为腰间盘突出症多由退变劳损和外伤失治等因素所致。其病理变化是腰椎间盘脱水、突出、椎间隙变窄,当受到外力或慢性损伤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领进神经根,继而出现炎性水肿,刺激神经,导致腰腿疼痛、麻木的症状。
      
      腰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痹范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或房室不节以至肾精亏损,无以濡养筋骨。又加之风寒湿外邪侵袭或跌扑外伤,引起水湿之邪痹阻腰之经脉,以至脉络受损,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发病。根据上述病机,孙耀轩老中医经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腰痹方。方中茯苓猪苓、篇蓄利水除湿,消除炎性水肿;桃仁红花丹参延胡索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枸杞子、川续断补肾益精,强壮筋骨。诸药相配共奏补肾益精、括血化瘀、利湿除痹之功。该方特点为组方合理、严谨,药味少而精练、切中病机。经过临床应用腰痹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嘱患者睡硬床,适当休息和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