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中医][图文]中药国际化重大突破: | |
[中医]国家中医药局:这7个资格证是 | |
[中医]老中医不可随意坐堂 一批“药 | |
[中医][图文]沉痛悼念国医大师邓铁 | |
[中医]国务院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 | |
文章导读: |
林兰,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专病医疗中心主任、内分泌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及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提出的“糖尿病三型辨证及诊疗方案”于2003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之一,研制的“降糖甲片”,为国内第一个防治糖尿病的中药新药;1986年获原卫生部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目前为国家中药保护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林兰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学家,从医50余年来善于继承,勇于创新,在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内分泌疾病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她的学术思想在其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创糖尿病“三型辨证”理论
糖尿病隶属于中医消渴病,历代医家依据症候进行三消辨证,将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金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从三焦角度进行辨证,指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中消、肾消。上消者,上焦受病,又谓之膈消病也;中消者胃也;肾消者,病在下焦。”
清代《医学心悟》则根据消渴症候辨证:“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脂膏者为下消”。然而,随着时代与环境的变迁,疾病的症状、证候也随之发生变化。
而今,在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60%的患者缺乏典型的“三消”症状,病情隐匿,很难再按三消辨证。为了探索糖尿病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林兰在三消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对6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中医宏观辨证,以八纲辨证为纲,以脏腑辨证为目,进行深入研究。
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具有热盛、阴虚、气虚、阳虚四大基本证候。而且林兰认为,四大基本证候并非单一出现,而是2种或2种以上证候相互参见。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她将其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三个证型。
阴虚热盛型
以热盛证候为主,兼有阴虚证。表现为肺燥阴伤,口渴引饮;胃火亢盛,消谷善饥,溲赤便秘;肝火偏亢,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火亢盛,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占三型中的12.1%,多见于糖尿病早期。
气阴两虚型
以气虚证候为主,兼有阴虚证。表现为脾气不足,面色白光 白,倦怠乏力;心气不足,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肾阴不足,耳鸣失聪,腰酸膝软;肺阴不足,咽干舌燥,干咳无痰;肝阴不足,头晕目眩。占三型中的75.2%,多见于糖尿病中期。
阴阳两虚型
以阳虚证候为主,兼有阴虚证,表现为肾阳虚亏之面色苍白无华,形寒肢冷,阳痿早泄,腰酸耳鸣,夜尿频数;脾阳虚亏之神疲倦怠,面色白光 白,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胸阳不振之胸闷憋气,心悸气短,唇舌青紫等症。占三型中的12.7%,多见于糖尿病后期。
总之,阴虚为三型之共性,贯穿于糖尿病之始终,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内在因素,为糖尿病之本。阴虚热盛型见于糖尿病起始阶段;气阴两虚型见于中期阶段,所占比例最高,为糖尿病基本证型;而阴阳两虚型为糖尿病发展到最后的归宿阶段。“三型辨证”实际代表了糖尿病病程的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
“三型辨证”的证治特点
阴虚热盛型
以实证、热证为主。病位在肺、胃、心、肝。此型为并发症少而轻的早期阶段。表现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治疗上应用清泻肺胃,清热降火的治疗原则以改善症状,纠正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尿糖,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气阴两虚型
以虚证、热证为主,病位在心、肺、脾、肾,是有诸多较轻并发症的中期阶段。林兰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胰高血糖素异常升高是导致血糖升高的主要因素。而益气养阴中药具有双向调节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增加胰岛素受体数目、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故治以益气养阴。此疗法对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有较好作用。
阴阳两虚型
以虚证、寒证为主,多夹瘀夹湿,表现为虚实夹杂,病位在心、脾、肾,是以并发症多而重为特点的后期阶段。治疗以纠正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善低T3、T4综合征,稳定病情,从而达到改善症状、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治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