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邵祖燕调升降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方法

  • 文章导读:

    邵祖燕,男,1939年出生,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30余年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于脾胃病和老年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承担过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鸡胚冲剂治疗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与“胃速安散治疗消化性溃疡速效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分别于1988年和1994年通过市科委鉴定,后者于199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即将完成“五丹胃福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人,并于1997年担任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撰写并主编了《中药毒性药临床应用指南》等专著3部。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老年医学会常务委员,天津老年医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华夏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1994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邵祖燕教授为内科脾胃病专家,从医30余年,宗《内经》、《伤寒论》之旨,承东垣、叶桂之说,对中医脾胃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脾胃之升降理论独具见解,认为脾升胃降,升降有序是脾胃生理之特性,气机不调,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理之关键,主张以调升降为纲,贯穿整个脾胃病的治疗,擅用五磨饮子双向调节,临床疗效显著,现将随师学习之体会总结如下。

    1 生理特性,脾升胃降,升降有序

    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的基本形式,脾胃同居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正常输布。“降浊”是指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下行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将浊者由大肠传导而出。故脾升、胃降,两者概括了整个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共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1.1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灵枢*平人绝谷》曰“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素问*五脏别论》亦有“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之说,这种虚与满或实的更替变化特点,即体现了胃腑的从上而下,以降为顺的运动过程。“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只有胃气和降,才能保持腑道通畅,传导正常。故《温热经纬》曰“盖胃以通降为顺”。通降体现了胃气的生理特点。

    1.2 脾主运化,以升为健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素问.厥论》有“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经脉别论》亦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气升,则水谷精微得以正常吸收并上归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周身。故升是脾气的运动特点,升清是脾运化的结果。
      
    脾升胃降协调平衡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环节,胃之通降赖脾之运化,脾之运化升清又赖胃之受纳和降,升降有序,气机调畅,则水谷精微得以输布,水谷之糟粕得以下行,从而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之正常生理功能。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2 病理关键,气机不调,升降失常

    脾胃互为表里,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者相反相成,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之协调平衡。若因四时气伤,起居失常,情志失调及饮食劳倦等损伤脾胃,或脾胃本虚均可致脾胃枢机不利,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在胃则气机郁滞,通降失职;在脾则运化失健,清气不升。脾胃运化失常,升降失序,传导障碍,出入不利而出现种种病证。

    2.1 胃气郁滞,通降失职 胃为水谷之腑,喜通利而恶壅滞,降浊是受纳的前提,胃气和降则胃肠纳化传导正常,出入平衡。若胃腑受邪,气机郁滞,通降失职,则传化物异常,出入失衡病患由生。胃失通降其具体表现主要有胃气不降和不降反逆两种情况。胃气不降在上则为噎膈不通,纳食不进;胃气郁于中则为脘腹部胀满疼痛,胃气滞于下则为便秘、腹胀、少矢气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可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泛酸、呕苦、口臭及反胃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浊气在上,则生月 真胀”,《灵枢*胀论》曰“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

    2.2 脾运失职,清气不升 脾胃生理相连,病理相关,脾脏受邪或胃病及脾,皆能影响脾之运化和升清,使脾运失健,升清障碍。一方面因胃失和降累及于脾则水谷不化精微,致湿浊内生,清浊相混,浊气不降,而清气不升;另方面,湿邪困脾,脾运失职,又可影响胃之通降,致纳化失常,升清乏源。同时,清气不升,日久脾气失养则可出现脾气不升反陷之证。脾不升清在上则为眩晕、神疲;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于中则为脘痞堵闷、腹满;清浊相混并走于下则便溏、腹泄;若脾气下陷则可见滑脱不禁、久泻脱肛、或内脏下垂等症。
      
    临床上胃病脾病每多互传,胃气不降则有碍脾之运化、升清,脾运失职亦可影响胃之通降、受纳,终至脾胃同病为临床多见。脾胃升降失调,纳化失常,燥湿失济,日久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湿积成痰化饮,久病入络及血,导致“食积”、“湿滞”、“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丛生,从而加重病情,使升降之机更为逆乱。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