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治溃疡性结肠炎 化湿行滞调气血常并行

  • 文章导读:

     

        便滞与便稀同见  纵擒宣摄调病势

        溃疡性结肠炎邪壅肠中,有邪、有滞、有腹泻,需要通便泄邪还是固肠止泻常是临床拿捏不准的问题之一,对此要审时度势,调理病势滞与通,一般而言,在疾病的发作期多以邪壅肠中、滞气伤络为主,在逐邪止血的同时要扭转病势由滞转通,宜导滞(用枳实、槟榔、少量酒大黄)不宜涩止;在疾病缓解期有部分患者脾肾俱虚,少邪无滞,泻泄不止,病势为本亏肠滑,谷浊下流,在温补脾肾的同时须扭转病势由通转涩,宜固肠(如用四神丸加赤石脂、石榴皮)不宜通滞。此外,本病在缓解期不少患者便稀与便滞同时存在,他常以通便导滞与固肠止泻并举,称其为纵擒摄宣法,其用药以理中丸加补骨脂乌梅补脾固肠止泻,擒而摄肠津,与枳实、炒莱菔子、酒大黄相配伍,纵而通腹气,屡获良效。

        病案举例

        杜某某,男,46岁,西安人,2015年2月28日以反复出现黏液脓血便2年,加重1月为主诉就诊。患者于2年前出现黏液脓血便,日泻4~6次,排便不畅,在西安某医院曾住院多次,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直肠炎,治疗后减轻,但出院反复发作,近1月来脓血便加重,血性便明显,日解便8、9次,排便不畅,有便意前腹痛,便后痛减,身困乏力,胃脘隐痛,口干思饮,恶心,纳差。查大便:脓球(++),红血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滑。查肠镜报告:①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活动期;②升结肠息肉。病检报告:①升结肠腺瘤样息肉;②直肠黏膜溃疡。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中医诊断:①肠癖;②血痢。

        辨证:气阴两虚,湿热伤络。

        治法:补气养阴,清肠止血。

        方药:1.内服方:人参10克,白术15克,生地15克,白头翁30克,黄连8克,炒蒲黄15克 ,椿根皮15克,白芍30克,枳实20克,木香10克,地锦草15克,白及15克,炙甘草6克。12剂,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

        2.灌肠液:椿根皮30克,炒蒲黄15克,白及15克,儿茶12克,地锦草30克,乌贼骨30克。6剂,煎药机水煎,每剂分装成80毫升两袋包,保留灌肠,日1~2次。

        二诊:黏液便明显消失,腹泻缓解,便中偶带黏液白冻,日解3~4次,排便不畅,便前脐周有冷痛感,纳差,口干,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证属:寒湿滞肠,湿热未尽。

        调整方药:党参15克,肉桂10克,炮姜15克,白术15克,黄连10克,木香10克,枳实20克,槟榔15克,乌梅20克,椿根皮15克,地锦草15克,炙甘草6克。12剂,日1剂,水煎早晚空腹服。

        三诊:黏液脓血便消失,腹痛未出现,便不成形,偶尔便稀,带黏液,日便1~2次,纳食正常。舌淡苔白,脉沉缓。

        调整方药:从脾阳虚寒,恋湿不解调治,以理中丸加黄芪30克,肉桂10克,补骨脂15克,赤石脂30克,石榴皮20克,黄连8克,木香10克。10剂,隔日服,巩固疗效。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