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名家医案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国医大师张志远巧用炙甘草汤验案例析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张志远认为炙甘 草汤为阴阳双补方,临床除治疗心悸外,通过灵活加减可治疗多种疾病,如肺痿、失眠、崩漏、痴呆、虚劳、围绝经期综合征、神经衰弱、干燥综合征等。通过介绍五则典型医案,论述张老运用炙甘 草汤的临床经验。

    3  崩漏案

    王某,38岁。患者因内分泌失调,疲倦乏力、体质量下降已有2年,现面色萎黄,消瘦,月经量多、色质可,无明显痛经,阴道不规则出血十余日,纳可,眠差,小便调,大便质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崩漏;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处方:生地黄30g,党参30g,阿胶(烊化)20g,麦冬15g,火麻仁10g,炙甘草10g,生姜6片,大枣30枚(擘开)。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饮之。连服5d,崩漏即止;次月经前服药6剂,之后月经恢复正常。

    按: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其为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西医治疗主要使用止血药物、性激素及手术,长期服用药物及性激素易导致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而手术治疗风险大且易复发。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疗效快、预后好且不良反应小,患者更易于接受。

    本案患者就诊时已漏下近半月,且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可知气血已亏;脉细数,则阴血亏虚已化热,此乃气虚不固兼阴亏血热之证,治宜益气滋阴凉血,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生地黄,凉血滋阴,清血中伏火为君;重用党参、阿胶,养血、凉血、止血。先生言阿胶为驴皮加豆油、冰糖、少许药物,以东阿本地井水熬制而成,其性味甘平,能滋阴补血、清燥润肺、镇静催眠,提高人体免疫力,重点调理衄血、尿血、崩漏等出血疾患,以及阴虚阳亢所致烦躁、失眠等症,可做丸、散、膏、丹等,应用很广,不入煎剂,取黄酒或药汤烊化服之。血脱当先益气,故用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补气以生血;重用大枣30枚,取其味浓而质厚,补血之力佳,且《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枣味甘,而肉浓色赤,得火之色,土之味,故能建立中焦,温养脾胃”。诸药合用,益气养血治其本,凉血止血治其标。先生还常将本方用于治疗经期延长、排卵期大量出血等疾患,效果良好。

    4  便秘案

    李某,男,64岁。患者久病初愈,身体消瘦,周身乏力,精神不振,大便干结五日不下。曾予增液汤治疗,排出羊屎状粪粒数枚,尔后又不更衣;凡三次,没有转变。纳眠可,舌红苔薄白略干,脉沉细。中医诊断:便秘;西医诊断:功能性便秘。处方:生地黄30g,麦冬20g,党参20g,阿胶(烊化)20g,火麻仁15g,桂枝6g,炙甘草10g,生姜6片,大枣10枚(擘开)。日饮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1剂,便入厕大解;嘱其更为隔日1剂,10d而愈。

    按:便秘是指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便秘作为临床的常见症状,早在《黄帝内经》便有“大便难”“后不利”之称;《伤寒杂病论》则称其为“阴结”“阳结”“脾约”;《备急千金要方》称为“大便不通”;直到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才首见“便秘”一词,并作为病名延用至今。中医学的便秘类似于西医学的功能性便秘,目前对于引起功能性便秘的机制尚不明确,西医学的药物治疗虽能改善便秘症状,但治标不治本,还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本案患者曾服用增液汤治疗,药后排出羊屎状粪块数枚,但停药后仍不能正常大解。先生指出,阴亏肠燥用增液汤,确有作用,但是本案患者高龄久病、身体虚弱,增液汤只能治其标,不治其本,壮水制火离开“补养”二字,等于扬汤止沸,无师法意义。只有促使身体恢复功能,才是首选措施,故用标本兼治之炙甘草汤,补气滋阴,通补兼顾,大便自通。本方重用生地黄、麦冬与党参,其性皆凉润,能养阴生津,增水以行舟;无水则舟停,气虚亦无力行舟,故用大枣、炙甘草党参相配,补中益气以行舟;而且现代研究显示麦冬能增强免疫力,维稳肠道菌群多样性。先生言火麻仁性味甘平、利肠含补,医老年人肠道蠕动弛缓、津液匮乏、燥屎聚结难下,功能稳定;药理研究也证实火麻仁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效缓解便秘状态。方中桂枝、生姜,辛行发散,入肺经,能开宣肺气,肺气得通,津液得布,则肠道润、大便行。此外,桂枝、生姜二药,辛温宣通、调达气机,能推动机体阴得阳生、泉源不竭,取“辛以润之”之意,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全方药性平和,补泄兼顾,恰合病机,见效易捷。

    5  虚劳案

    赵某,男,43岁。因神经衰弱半休已7个月,精神紧张、心慌,纳呆、嗜卧,肌肉酸软无力,面无华色,血压偏低,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脉象沉微。中医诊断:虚劳;西医诊断:神经衰弱。处方:人参15g,生地黄30g,阿胶(烊化)15g,炙甘草10g,桂枝10g,当归10g,麦冬10g,火麻仁15g,生姜6g,大枣15枚(擘开),黄酒10mL。日饮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7周,症状转佳,建议患者恢复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半年后随访已痊愈。

    按:神经衰弱是一种以疲劳及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更易疲劳,注意力难集中;情绪易激惹、烦恼、紧张;睡眠障碍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等躯体症状。治疗方面,西医主要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但临床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无根本性改善。中医无此病名,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归属于郁证、失眠、虚劳、心悸等范畴。本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脏腑气血阴阳的虚损为主,故当以虚劳论治。

    本案患者面无华色、血压偏低、脉象沉微,一派气虚血亏之象,当大补气血,但先生指出虚劳患者久虚不复,当以阴阳平补为要,应注意药性平和。患者纳呆、嗜卧、四肢肌肉酸软无力,主因脾胃虚弱,如《古今医统·倦怠嗜卧门》言:“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而嗜卧也。”故用人参、大枣、炙甘草健脾补中益气。面色无华、脉沉微,表明血亏之象明显,故加阿胶、当归补血养血;而且当归阿胶味甘缓急,可以缓解精神紧张等急迫症状。生地黄、麦冬、火麻仁,味甘性寒质柔润,必得桂枝、生姜以辛而行阳、温宣通脉,才可发挥滋阴益血之效;反之,性味甘寒又能制桂枝、人参的辛燥之气,防其燥烈伤阴。《医宗必读》言:“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因此本方在一派滋阴补血药中,加用甘温之人参,补气生血;辛甘之桂枝,助阳化气;二药合用,重在振奋阳气,使阴阳相互滋生。此处用人参,又意同《十药神书》中治虚劳“所垂十方用参者七”。

    诸药合用,滋阴养血、益气补虚、宣阳化阴,更加黄酒宣通百脉、流通血气,以助药力,使全方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气血调和、阴平阳秘。

    6  结语

    先生博览群书、精研伤寒,指出经方配伍严谨、组方缜密、味少效宏,因此,临床应善用经方、活用经方,提高应用水平,拓宽其治疗范围。如本文之炙甘草汤,无论是肾阴亏虚为主的老年痴呆、周身阴津枯燥的燥证,或是阴血不足的崩漏及阴亏肠燥的便秘,只要抓住其气亏阴虚的主要病机,再根据各自的特点,增减药量、加减药味,就可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先生临床应用炙甘草汤,常据证而立,且加减灵活,早搏、房颤、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者,可加苦参20~50g、甘松10g、仙鹤草15g、龙眼肉30g、紫石英30g等;气阴亏虚,精神倦怠乏力者,常去桂枝、火麻仁,加山药20g、枸杞子15g、何首乌15g;大病或久病愈后,消瘦倦怠之“羸人”者,加黄芪30~60g、当归15g,改党参人参10~15g;精神异常,心中忐忑、恐惧,神经衰弱者,可加龙骨30g、丹参15g、熟附子30g、当归10g、远志15g等。此外,气血亏虚、身体虚弱者,先生建议放宽忌口之禁,多吃红糖、木耳、羊肉、蘑菇、胡桃、扇贝、大虾、鲥鱼、桂圆、水果、绿叶蔬菜等食物,喝少量咖啡、乌龙茶等,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