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学术经验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国医大师李文瑞辨治糖尿病思路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 文瑞临证擅治糖尿 病,本文主要介绍其辨治糖 尿 病思路。

    病因病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在古代中医典籍中早有涉及,并详细阐述了消渴的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素问·奇病论》论述:"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条概括了消渴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治则及方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些条文详细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为后世治疗消渴病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文瑞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糖尿病主要是由饮食失常、情志失调、房劳不节、先天不足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现分述如下。

    饮食失常,脏腑失调: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湿浊内生,积于肠胃,酿久生内热,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失调,发为本病。故《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阐明嗜食肥甘之人易滋生糖尿病,即所谓"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情志失调,五志化火: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火热炽盛,上耗胃津,下损肾阴,津液内耗,而为消渴。《灵枢·五变》说:"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阐明精神因素对糖尿病的发病有重要影响。

    房劳不节,肾精亏损:恣情纵欲,肾之精气虚耗,虚火内生,耗津伤液;肾虚固摄失权,气不化水,则消渴而小便反多。《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说:"房室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阐明房劳不节,耗伤肾精,致精亏而发为消渴。

    先天不足,脏腑内虚:《素问·五脏别论》曰:"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五脏虚亏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而五脏之中,脾、肾二脏至关重要,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精,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肾二脏调摄失宜,终致精亏液竭,气血耗损,发为消渴。故《医贯·消渴论》云:"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阐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宜也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型论治

    李文瑞根据现代中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可将无明显慢性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分为气虚(夹湿)、阴虚(夹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四型论治较为合适。因瘀血贯穿于糖尿病整个过程,故在各型中适当加入活血化瘀药物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治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气虚(夹湿)型

    主要表现:神疲乏力,短气,自汗,口不渴,纳食不香或正常,小便清长或不利,大便溏软,形体正常或肥胖,寐宁或嗜睡,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细滑。胰岛素、C-肽分泌明显升高或正常。

    证候分析: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虚及肺而致脾肺气虚,则见神疲乏力,短气,寐宁或嗜睡,或自汗;脾失健运,则见大便溏软,小便清长;肺脾气虚而无燥热,则无消谷善饥等而见纳食不香或正常,口不渴,形体正常;若气虚夹湿则见小便不利,形体肥胖。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弱或细滑,胰岛素、C-肽分泌明显升高或正常等,均为气虚(夹湿)之象。

    治则方药:益气健脾,燥湿活血。方拟自制降糖汤:生黄芪30~60g,苍术15~30g,制何首乌10g,五倍子10g,黄连10g,莪术6~10g。

    方解:方中生黄芪,性微温味甘,补气升阳,益气健脾,以降血糖,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主要是通过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发挥降糖作用的;苍术,性温味苦,燥湿健脾,以助黄芪健脾益气;制首乌,性温味苦,补精益血,滋补肝肾,伍黄芪以补先后天之本;五倍子,性寒味酸涩,敛肺泻火,协黄芪敛汗以治自汗,黄连性寒味苦,清热燥湿,助苍术燥湿,且五倍子与黄连合用,酸苦抑甘,以降血糖;莪术,性辛温微苦,行气破血散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可扩展血管而改善微循环,与黄芪相伍,益气活血,破瘀而不伤正。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上六味均有降血糖作用。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健脾、燥湿活血之功。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