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学术经验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国医大师李文瑞辨治糖尿病思路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 文瑞临证擅治糖尿 病,本文主要介绍其辨治糖 尿 病思路。

    阴虚(夹热)型

    主要表现: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色黄,量多而频,消瘦,大便秘结或不爽,或五心烦热,寐多不宁,舌质红或微红,苔薄黄少津或黄燥,脉细数。胰岛素、C-肽分泌明显减低。

    证候分析:长期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之品,中焦燥热炽盛,伤津耗液,则见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色黄,量多而频,消瘦,大便秘结或不爽;若阴虚复生内热,则见五心烦热,寐多不宁。舌质红或微红,苔薄黄少津或黄燥,脉细数。胰岛素、C-肽分泌明显减低等,均为阴虚(夹热)之象。

    治则方药:养阴生津,清热活血。方拟自制降糖汤:生地30~60g,玄参15~30g,知母15~30g,黄连5~15g,乌梅10g,葛根15~30g。

    方解:方中生地,性寒味甘微苦,滋阴润燥,凉血清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明显降糖作用。玄参,性寒味苦微甘,滋阴清热;葛根,性凉味甘,益津液;知母,性寒味苦甘,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三者相伍清热而不伤阴,以增强生地滋阴润燥、凉血清热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三者均有降低血糖作用,葛根又有扩展心脑血管与改善微循环功能。黄连,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乌梅,性平味酸,固涩生津;二者相合,酸苦抑甘,以降血糖。诸药相协,共奏养阴生津、清热活血之功。

    气阴两虚型

    主要表现:神疲乏力,短气,或自汗,口渴欲饮,纳食稍多或正常,小便稍多或正常,形体消瘦或正常,大便通畅或稍干,或自汗,或盗汗,或有五心烦热,欲寐多梦,舌质淡红或微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少津,脉细弱。胰岛素、C-肽分泌减低,而介于前两型之间。

    证候分析:阴精亏损,肺、脾、肾三脏元气不足而致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则见神疲乏力,短气或自汗;胃肾阴虚,则见口渴欲饮,或盗汗,或有五心烦热,欲寐多梦;气阴两虚而燥热不甚,则见纳食稍多或正常,小便稍多或正常,形体消瘦或正常,大便稍干或通畅;舌质淡红或微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少津,脉细弱,胰岛素、C-肽分泌减低,而介于前两型之间等,均为气阴两虚兼有瘀血之象。

    治则方药: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方拟自制降糖汤加减:黄芪30~60g,生地30~60g,苍术15g,玄参30g,葛根15g,丹参30g。

    方解:方中用黄芪配生地降血糖,乃取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与生地滋阴凉血、补肾固精之作用,防止饮微漏泄,使尿糖转阴;苍术配玄参降血糖,用苍术取其敛脾精、止漏泄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玄参之润,可展其长而补其短。上述两组药对,黄芪益气,生地养阴;黄芪苍术补气健脾,生地玄参滋阴固肾,总以脾肾为重点,从先后天二脏入手扶正培本,降低血糖,确有效果;葛根丹参生津止渴,祛瘀生新,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多瘀,血液黏稠度高,血液循环不畅,两药配伍,相互促进,生津止渴,通脉活血,使气血流畅,藉以提高降血糖之效。三组药对相伍,益气养阴治其本,清热活血治其标,相辅相成,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六味药均有降糖之功效。

    阴阳两虚型

    主要表现: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一,口渴,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舌质淡胖,脉沉微。

    证候分析: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纳气。肾虚不能摄纳水液,则小便频数,甚至饮一溲一;肾阴虚少,肾阳衰弱,不能蒸腾津液上承,则口渴;肾之阴阳两虚,则阴不濡、阳不煦,气血虚空,故腰酸腿软,下半身常有冷感。舌淡胖,脉沉微均为肾阳虚衰之象。
    治则方药:温阳育阴,益气生津。方拟金匮肾气丸加味:生熟地各15~30g,山药10~15g,山萸肉10~15g,泽泻10g,牡丹皮10g,茯苓10g,肉桂3~6g,制附子8~15g。

    方解:方中肉桂附子温补肾阳,蒸发津液于上,为主药;生熟地滋阴补肾,培阴血于下;山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脾气;泽泻清泻肾火,以防地黄之滋腻;丹皮清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利湿,以助山药之健运。山萸肉(酸微涩)配生地(味苦),山萸肉(酸)配丹皮(苦),酸苦抑甘,增加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效。诸药相伍,共奏温阳育阴、益气生津之功效。

    总之,李文瑞临证治疗糖尿病,以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为其大法,其中益气为主导,养阴为根本,清热、活血为辅助,四者合用,则达到标本同治、攻补兼施之目的。

    中西互参

    李文瑞临证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强调"中西互参""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诊疗理念。他认为应根据中西医各自优势,发挥长处,如西药降糖效果好、起效快,中药改善症状好、降糖作用持久。其临证注重中医辨证与西医客观指标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指导施治,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例如:一部分患者经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尿糖得到控制,但仍有乏力、便干、失眠、多汗等,经过辨证用中药可弥补其不足;对于胰岛素抵抗患者,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往往均不能使血糖下降,此时采用中医药治疗往往可获佳效。

    李文瑞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大部分初诊患者,在其燥热较甚、血糖较高时,一般先选用中西医的各种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运动、中药、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等,以尽快控制血糖;待血糖控制满意后,则将治疗重点转为防治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其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时,适当结合胰岛素、C-肽的分泌水平进行辨证论治,即所谓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具体言之,对于胰岛素、C-肽分泌正常或升高而气虚者,应施以补气为主的治疗,补气之剂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对分泌明显减低而以阴虚为主者,予以养阴为主的治疗,养阴之剂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介于两者之间者,即气阴两虚者,以气阴双补为主治疗。活血化瘀法兼用于各型之中,活血化瘀药物可通过改善体内微循环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李文瑞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可取的方法和策略。其临证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已用过口服降糖西药或胰岛素等,但血糖控制不稳定,或高或低,而经配合中药治疗后,多数病例血糖渐呈稳定且有下降趋势,数月后血糖并不回升。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两大优势:一是中医药的作用温和而持久,二是在降糖的同时,具有整体治疗作用,可以活跃微循环,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在抗氧化、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等方面都有良好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