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我国主流医学界四大“ | |
[中医][组图]治疗不孕不育、颈椎病 | |
文章导读:干祖 望是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老学验俱丰,擅治耳鼻喉科、口腔科等疑难杂病,他首先创立中医耳鼻喉科"中介"学说,脱"三因"窠臼;倡"四诊"为"五诊",调整"八纲"为"十纲",发现了"喉源性咳嗽"和"多涕症"两个新病种。 |
萎缩性鼻炎,中医称鼻槁。这是一种脏腑不足,阴津亏损所致的鼻病。其主要症状有:鼻腔干燥不适,鼻涕粘稠或结痂,阻塞鼻道而窒塞,鼻粘膜燥裂出血,由于鼻中涕痂堆积,日久则腐败发臭,患者自己却因鼻塞而往往不能闻到。检查鼻腔,可见鼻甲萎缩,鼻腔空旷。一般病程较长而难愈。
治疗萎缩性鼻炎,首先强调辨证。
鼻腔缺乏津液滋养,而致干燥,粘膜甚至骨质萎缩。然而阴津亏损原因,却涉及肺、脾、肾三脏。肺为水之上源,开窍于鼻,故此病与肺关系密切;脾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肌肉,脾弱则津液不能上输,肌肉瘦削,而且常易遭湿浊之邪侵犯;肾为水脏,寓真阴真阳,藏精生髓养骨,肾虚则津涸骨萎。从临床看,常见以下三类证候:
1肺燥津伤
鼻中干燥,或觉灼热疼痛,或如烟熏,鼻涕甚少,粘稠难擤,常结成痂皮,或涕中带有血丝、血痂。鼻甲瘦削,粘膜色红,鼻腔空旷。伴有干咳少痰,讲话无力,多言则喉中干痛,口干思饮,皮肤干燥、皲裂,毛发不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养阴润肺,常用方如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药如:桑叶、生石膏、杏仁、枇杷叶、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芦根、天花粉等。一般药量10克,生石斛及芦根可用30克。若能加入柿霜3克冲服则更好。亦可配合用成药枇杷叶膏,简便而有效。但须注意枇杷叶膏与“枇杷膏”不同,后者系果肉制成,不宜采用。
2脾弱湿困
鼻涕腥臭,色黄或绿,不易擤出,或有鼻涕、痂皮夹杂。挖鼻之后,常致鼻衄。鼻粘膜色淡,鼻甲萎缩。伴见头昏如布裹首,喉中痰多而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时溏。舌淡胖而有齿印,苔白腻,脉细弱。治宜健脾化湿,常用方如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
前者健脾渗湿,用于鼻涕腥臭不甚,舌苔不腻者,药如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苡仁、泽泻、滑石等;后者重在芳香化湿,用于涕臭苔腻者,药如藿香、佩兰、厚朴、陈皮、制半夏、山楂、六曲、砂仁等。
运用此法,还要注意三点:
①健脾与化湿是相辅相成的,脾气旺则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因此,有时两个方剂可以综合化裁。
②健脾益气,用参最好,但湿浊重者又恐其恋邪,可根据舌苔掌握。舌苔净者,可用党参;舌苔微腻,则用太子参;苔腻明显,则不宜用参,而用桔梗亦有利于升清降浊。此外,还可以在方中加入升麻、葛根之类以升发清阳之气。
③病所在鼻,可加入一两味引经药或宣散通窍药物,前者如辛夷、白芷,后者如菖蒲、马兜铃、路路通之类。量不必多,3~5克即可。
3肾虚水涸
患病日久,鼻塞、鼻燥、鼻气腥臭、鼻甲萎缩均较重,亦常见鼻出血。伴有形体消瘦、头晕、耳鸣、神萎、健忘、手足心热等症。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宜滋阴益肾,常用方如知柏地黄汤、百合固金汤。药如生熟地、玄参、桑椹子、山萸肉、制首乌、黑芝麻、女贞子、百合、知母、黄柏等。若能加入一些“血肉有情之品”如龟板、鳖甲、鹿角胶、猪脊髓等,更能有助于肾阴之补。有条件者,可以服用一些西洋参。治疗一段时间,症情减轻之后,可以服用成药以巩固疗效。常用六味地黄丸、二至丸等。
各种证型在内服中药的同时,还可采用以下一些外治法:
①以少量麻油或蜂蜜滴鼻,也可以用棉签蘸搽鼻腔。用药之前,宜以温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1:2000~5000)冲洗鼻腔,排除涕痂。每日1~2次。
③用黄连油膏涂搽鼻腔。
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和护理。首先要设法改善居处环境,避免燥热及烟尘、化学气体,在不良环境下工作者,要釆取洒水或带上微湿口罩等防护措施。其次,患者禁用麻黄素、滴鼻净之类血管收缩剂滴鼻,以免加重病情。此外,戒除烟、酒习惯,少食椒、蒜、芥、姜之类辛辣助火食物,对本病防护亦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