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图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 | |
[中医][组图]喜讯!广东新增1名国医 | |
[中医]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 | |
[中医][图文]余艳红:充分发挥中医 | |
[中医]岐黄学者王伟任广州中医药大 | |
[中医][图文]清肺排毒汤正式处方来 | |
[中医][组图]中医抗疫!广州市第八 | |
[中医][组图]我国主流医学界四大“ | |
[学术经验]国医大师严世芸学术思想 | |
[学术经验]国医大师王新陆:论治血浊 | |
[医药][图文]防疫新形势下,多地 | |
[产业][组图]快手11月份打击违规 | |
[名家医案]梅国强辩治多行性红斑案 | |
[肿瘤科名中医][图文]周岱翰 | |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梅国强治疗泄泻案 | |
[内科杂病]国医大师梅国强腰痛案 | |
文章导读:国医大师严世 芸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目前主要负责研究的项目:中医学术思想史、中医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脏象辨证论治体系研究、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证候、治法三部分)、国家标准"中医病征分类与代码"、上海市医史文献学重点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重点学科、中医综合心脏康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强心饮防治慢性心功能不全MMP1T RIMP3调节机制研究等。编写出版《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医学术史》、《中医学术发展史》、《中医人才学》、《中国医藉通考》、《中国医藉大辞典》、《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增辑汤头歌诀与续集》、《张伯臾医案》、《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等专著26部。发表《祖国医学的继承、渗透和发展》、《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医治疗》、《论历代名家滋阴法概要》等论文30余篇。在教学改革上,领导学校在中医院校中率先推行了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学分制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合当代社会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模式人才。 |
一、阴阳调治,医家根本: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即可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可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确指出人的一切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均根源于阴阳的变化,奠定了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在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阳化气(机能),阴成形(物质)。人体的生理机能有赖于人体的物质基础,反之人体阳气的活动又可催化阴精的生成。因此,人体的阴阳是一种互根互用并可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但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运动也就停止了。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此,在中医学的八纲辨证中,阴阳是辨别疾病性质的总的纲领。此正所谓:“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其本则一”。可见,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先辨明阴阳属性,或阴阳平衡状态。然人之阴阳又以肾精为根本,故肾之阴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肾阴又称元阴、真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肾阳又叫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则形成肾的阴阳平衡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症状。由此可见,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注重阴阳的平衡,尤其应强调肾阴肾阳的平衡。
临床应诊,若非外邪彰然,当虑及肾之阴阳。常用生地、熟地、首乌、麦冬以养阴;用仙茅、仙灵脾、补骨脂、附子以补阳;用鹿角、山茱萸肉以填补精气。内伤杂证,肾精不足者,随证取舍,每可获效。
2、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阴阳不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阴阳还有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这一理论对临床处方用药影响深远。张景岳在此理论基础上得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华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经验,其所创左归丸、右归丸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
临诊若遇阳气虚损而用补阳益气的附子、桂枝、黄芪、鹿角等药物时,应注意适当使用补益阴液的生地、熟地、白芍等,以使生化之源无穷。此法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顽固性早搏、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反之,病家表现为阴精亏损,在使用补阴填精的药物,如生地、熟地、首乌、枸杞子、麦冬、炙龟版,同时也应兼顾补益阳气的药物如附子、仙灵脾、菟丝子等,以使生升之源不竭,如中风后遗症之下肢萎软等。一味补阴或一味补阳,总有偏颇之嫌。
二、调气活血,百病乃安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的运动。《素问·宝命全角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因此,中医学中的气包含了两层意义:一为物质,即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为生理功能,即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血是由脾胃水谷精微所化生,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此,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气血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濡养作用;而气血之间在生理上也相互影响,气为阳,血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而血则载气,使气不得涣散而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作为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气的活动能力很强,它不断的运动,周流全身,无处不到。而不同的气有其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出了人体各个脏器都有升降出入的活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各个脏器的气机升降出入活动,进一步协调了脏器之间的关系,使人体处于平衡的生理状态。如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心火下降,肾水升腾等等。血液循行于脉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止,以供给机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的需要。而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各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藏血,脾统血。四脏器共同协调作用,以确保血液在脉管中的正常运行。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气血的运行和相互生化是相对平衡的。而一旦气的运行阻滞,或血的循行失常,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张景岳则进一步解释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至,姑百病皆生于气。”《素问·调经论》又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说明各代医家均十分强调气血在人体发病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以上古训,结合临床应诊经验,发现气血为病最为常见。或因外邪侵入、饮食劳倦,或为情志不畅,或由先天不足,而致气滞、气逆、气陷、气虚等证;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产生血不循经而出血,血行不畅而血瘀,生化不足而血虚等病变。三因致病,往往气先受之,进而影响到血液的正常循行。所以,新病之人,或理气、降气、升气,或补气、益气。常用枳壳、香附、延胡索、川楝子等理气;以旋覆花、代赭石、牛膝等降气;用柴胡、升麻升气;用黄芪、党参、炙甘草等补气;上述方法,有时兼而用之,以达调气之目的。如遇久病之人,或因失治,或因误治,其病必已侵入血液,致使血液泣而不行,姑常在调气之外,还用当归、川芎、丹参、桃仁、 红花等活血化瘀,如病久入络,则加用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针对久疾顽症,调气活血合用,至为重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平和”。此法运用于多种疑难顽症,常获良效。
三、不拘一格,兼顾各家
自《黄帝内经》而下,名医辈出,先有“医圣”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经中所书方药,常有奇效。后代医家则有唐代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明代张景岳、清代叶天士、王清任等名家,在中医学的发展长河中,颇多建树,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历代医家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指导下,遵从“医圣”张仲景的辨证论治学说,并结合当时的疾病发生情况,不断发扬拓展中医理论,且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纠正医学时弊的需要,尽加发挥,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奇效良方。
“医圣”张仲景根据当时疫病流行的情况,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为后代医家所推崇。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根据当时热性病流行的特点和滥用温燥的医风,极力倡导“火热论”,提出了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被后世称为“寒凉派”;而张从正继承了刘完素的学术观点和当时食补成风的时尚,认为六淫外邪、饮食邪气最易致人于病,一旦致病,则应遵从《伤寒论》的汗、吐、下三法,将外邪驱除出体外,因而成为“攻下派”的代表人物;李杲在其所著《脾胃论》主张以补脾胃为要,而成为“补土派”的代表;朱丹溪在刘完素、李杲的理论基础上,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临床处方用药主张“滋阴降火”,被后世称为“滋阴派”。清代医家,面对不断流行的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立了“温病学派”,其中的代表人物叶天士著有《温热论》,提出了温病治疗当以卫、气、营、血辨治。同时,他的久病入络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清代的另一位中医名家王清任在其所著的《医林改错》中,不仅修订了前人的一些解剖认识上的错误,而且根据自己对气血理论的理解和其丰富的就诊经验,创用了一系列活血祛瘀的方剂,如三大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名方,对现代医家具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历代医家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医学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尤其到了现代,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被慢性内伤杂病所取代。因此,过分拘泥于古代先圣之一人一法,已难于取效。而当不拘一格,灵活遣方。如风湿性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则当辨为肾阳衰微,水气内停,治疗应选用真武汤。然而,此为久病,气分病变必已累及血分,而致血行不畅,加用王清任之血府逐瘀汤可兼顾气血,提高疗效。同时,遵循张景岳的理论,在温阳利水之时,适当选用补阴药物,以使生化之源充足。如此遣方用药,不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而且顾及了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为取得长期疗效打下了基础。临床应用,也颇多效验。类似经验不胜枚举,因而认为,临诊遣方当不拘一格,兼顾各家,以取得最佳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