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女科 >> 学术思想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安胎特色与经验浅述

  • 文章导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海派中医妇科安胎之法,各家同中有异,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及经验。如海派妇科各家均在补肾安胎的同时注重用药勿过温燥,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但是对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等则又各不相同。例如海派朱氏妇科治疗本病以养血、补气、益肾为治疗大法,止血安胎之法尤具特色,采用“通、涩、清、养”四法止血安胎;此外朱氏妇科认为“胎不安则寐亦不安”,酌加安神定志,顾护胎元之中药治疗。海派蔡氏妇科则认为脾肾两虚为病因,主张培补脾肾为主,脾健肾充则胎元自固,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本病。文章从海派中医妇科各家安胎的特色、治法、验方等进行阐述,以冀对学者有所裨益。

     

    此外,朱氏妇科认为安神定志,顾护胎元为要。 临症善审妇人之情及致病之由,认为妇女妊娠之后常有“胎不安则寐亦不安”之情,临证喜在保胎药中加用钩藤15 g,夜交藤15 g。钩藤清热平肝,夜交藤养血安神,两药相伍,宁神定志,脏腑平调,气血顺和,则胎有所养。

    陈氏妇科安胎以安胎止血为先。气虚者补气, 血虚者补血,血热者凉血。治疗以“益肾培脾,补气摄血”为特色。即益肾为固胎之本,培脾乃益血之源,本固血充,胎自安宁。浦东王氏妇科对于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以预防为主,重视孕前调治,以利预培其损,增强体质,孕后补肾益气,固摄冲任,则胎自安。青浦胡氏妇科在治疗上强调“大衰论治”( 陈修园《妇科要旨》) 和“预培其源”( 张景岳《景岳全书》) ,及复孕后坚持长期治疗的施治原则。胡氏临床上以寿胎丸合泰山磐石散加减。

    骆氏妇科骆益君认为,要坚持中医的“治未病” 观点,应根据孕妇的体质,在孕初或孕妇出现小腹隐痛,腰酸时就要审因施治予以安胎。当母病动胎或胎元不坚而使胎系不固,胎元动摇致使腹痛、腰酸、见红则即须保胎。总之安则胎稳为之先,保则胎固为之即。对于临床上一些反复流产的患者,治当宜疏肝解郁,凉血清肝,利湿化瘀治其标; 健脾益肾,调理气血治其本。对于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的孕妇,则当治病与安胎并举。

    唐氏以为肾系胞胎,肾气不足则胎元失固,故补肾气是治疗滑胎之大法。对于滑胎患者,以补肾气、健脾胃、益气血三点为治疗原则。要求滑胎患者在受孕之前提前治疗,用益肾之剂以充肾气,防患于未病之前,正如《内经》曰: “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也。”何氏妇科何时希认为“见动却安,见红即止”是对于胎漏的紧急处理。推崇经方, 如胶艾汤、十圣散、安胎散等。

    4各流派安胎经验方介绍

    蔡氏女科常用益肾健脾安胎汤,处方组成: 菟丝子12 g,炒杜仲12 g,炒续断12 g,桑寄生12 g,党参12 g,炒白术10 g,茯苓12 g,大生地10 g,苏梗10 g,苎麻根10 g。方中菟丝子为君,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配杜仲乃宗千金保孕丸法。桑寄生兼有养血安胎功效。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 生地滋阴养血又能渗泄胎热; 苏梗顺气和中安胎。 全方功专补肾健脾,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气血和畅,而能寿胎保产。

    朱氏妇科常以参芪寿胎丸加减,主方如下: 太子参15 g,黄芪15 g,菟丝子12 g,桑寄生12 g,川断12 g,杜仲12 g,女贞子15 g,早莲草15 g,苎麻根15 g,南瓜蒂12 g。方中太子参兼能养阴生津; 黄芪长于升阳举陷; 菟丝子、桑寄生、川断化裁于寿胎丸, 配合杜仲补益肝肾,固冲安胎; 二至丸补肾滋阴,凉血安胎; 苎麻根清热止血安胎; 南瓜蒂止呕安胎,合用宜于妊娠胎漏,下血腹痛,兼有恶性欲吐之症。 朱老认为苎麻根且能通便,胎热便结者尤宜。

    陈氏妇科安胎基本方药: 炒党参、炙黄芪、焦白术、陈阿胶、淡子芩、柴胡炭、仙鹤草、旱莲草、炒川断、桑寄生、炒杜仲、米炒荷蒂、苎麻根。党参黄芪白术培脾益气安胎; 川断、桑寄生、杜仲益肾壮腰安胎; 阿胶、子芩、旱莲草养阴凉血安胎; 柴胡炭、 荷蒂、苎麻根、仙鹤草升提止血安胎。其中白术与子芩,培脾清热,为安胎要药; 黄芪与柴胡,补益中气,升举元阳; 柴胡与子芩,和肝解郁,郁热得解,动血之因清除,用其炭,止血效果更佳; 仙鹤草与旱莲草,补虚养阴止血,加快血凝固。

    浦东王氏妇科方选寿胎丸加党参、白术、首乌杜仲,重用菟丝子。菟丝子为补肾安胎之首选药物,性味辛甘平,入肾、脾、肝三经,能补肝肾,益精髓。青浦胡氏妇科方以寿胎丸合泰山磐石散加减, 拟名固胎方。组成: 党参黄芪白术、川断、桑寄生、杜仲菟丝子升麻、枸杞子、黄芩、熟地。功能: 益气补血,固肾安胎。方中菟丝子、川断、桑寄生、 杜仲固肾气,强冲任以固胞胎; 党参黄芪升麻白术补中益气以载胎; 枸杞子、熟地养血滋阴以养胎; 佐以黄芩清热安胎,诸药合用,以奏双补气血、固肾安胎之功。

    骆氏妇科常以黄芪15 g,白术10 g,菟丝子10 g,桑寄生12 g,杜仲12 g,茯苓12 g,南瓜蒂20 g为基本方。方中黄芪白术健脾补气为安胎之要药; 菟丝子、桑寄生、杜仲以补先天之癸水,固摄冲任为安胎首选。茯苓健脾培土以助芪、术之力,南瓜蒂能系维载胎而不坠。全方宗傅青主“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补肾而不补脾,则肾之精气何以遂生也,是补后天之脾,正所以补先天之肾也”之意。

    唐氏补肾安胎三药相须,唐老常用川断、杜仲、 桑寄生三药相须补肾安胎。他认为三药同入肝肾经,都具有补益肝肾作用,但又各有所长。川断偏入肾经血分,长于通利血脉; 杜仲偏入肾经气分,长于补养; 寄生偏于祛风胜湿,长于强壮筋骨。三药相须为用,药力倍增,疗效加强。现代药理也证明三药共同具有维生素E样作用,能调节性腺激素平衡,在怀孕期运用具有安胎作用,防止流产[3]

    5结语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各家安胎之法,异中有同, 同中存异,这样充分体现了海派妇科兼容并蓄之特点,笔者对此简要总结了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安胎之共性。

    素问·奇病论》谓: “胞络者,系于肾。”又《女科经纶·引女科集略》曰: “女之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赖也。”故有“肾以载胎”之说。《万氏妇人科·胎前章》云: “养胎全在脾胃。譬之钟悬于梁,梁软则钟下坠,梁断则钟下堕……胎动不安,如脾胃虚弱,不能管束其胎,气血素衰,不能滋养其胎。”可见肾主生殖以荫胎,脾主化源以养胎,任通冲盛,气血顺调,则胎元得固。因此各家均有补肾益气、养血安胎为安胎之本之说,可见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各家均认为肾虚脾弱为胎产病病因、病机之关键。

    妇女妊娠之后,阴血下聚以养胎元,机体相对处于阴血不足,阳气偏盛的状态,《女科经纶》指出: 胎前用药,当清热养血为主,而清热养血之后,惟以补肝为要,此培后天之气之本也。 一般安胎都以补益为主,《竹林女科证治》云: “妇人受妊,则碍脾运化,迟则生湿,温则生热,热则血易动,血动则胎不安。”由此可知黄芩白术所以为安胎要药的原理。因此海派妇科各家均在补肾安胎的同时注重用药勿过温燥,除了明显寒症者,一般不用辛热之味。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妇人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哀其大半而止,过者死。”对于妊娠期某些禁忌的药物,海派妇科各家用药均遵循该原则,临床上若妊娠无大病,某些大毒、大热、破血、泻下药均当禁忌, 但因病情严重必须应用时亦尽可对症下药,用量须掌握分寸,所谓有病则病当先,病减即停用。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