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女科 >> 学术思想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安胎特色与经验浅述

  • 文章导读: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医家荟萃,名医辈出。海派中医妇科安胎之法,各家同中有异,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及经验。如海派妇科各家均在补肾安胎的同时注重用药勿过温燥,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但是对于病因病机、治疗方药等则又各不相同。例如海派朱氏妇科治疗本病以养血、补气、益肾为治疗大法,止血安胎之法尤具特色,采用“通、涩、清、养”四法止血安胎;此外朱氏妇科认为“胎不安则寐亦不安”,酌加安神定志,顾护胎元之中药治疗。海派蔡氏妇科则认为脾肾两虚为病因,主张培补脾肾为主,脾健肾充则胎元自固,采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本病。文章从海派中医妇科各家安胎的特色、治法、验方等进行阐述,以冀对学者有所裨益。

    景岳全书·妇人规》云: “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 所以多致小产。”又云: “凡治坠胎者,必当察此养胎之源,而预培其损,保胎之法,无出于此。”现代医家也广泛认同气血两虚,肾气不固为胎产病之本因。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 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类似西医的先兆流产。凡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类似西医的习惯性流产[1]。海派中医妇科流派各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独到的安胎保胎之法,现将各家安胎之特色、治法、验方等进行阐述,以飨同道。

    1海派中医妇科流派简介

    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较有名望之妇科流派有江湾蔡氏,南通朱氏,大场沈氏, 宁波宋氏,浦东陈氏、王氏,慈溪胡氏,松江骆氏,川沙胡氏,青浦胡氏等。

    江湾蔡氏女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传至蔡小荪已是第七代。朱氏妇科肇始于朱南山,奠基于朱小南,经过三世朱南孙已历百年。陈氏妇科历经筱宝、盘根、大年、惠林祖孙三代,均以妇科擅治不孕症和妇科疑难病症而享誉于世。浦东王氏妇科医历九世,震诒公一支定居于上海,王辉萍子承父业。 胡氏妇科历时三世,先祖胡菊堂,二世少堂,三世彭寿。骆氏妇科起源于清代雍正后期,至今已近三百年,传至骆春已为第八代。青浦胡氏内科流派,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已传承30代。唐氏妇科肇始于宋代上海金山张堰,至今历32世。另外,如大场枸橘篱沈氏妇科,至沈建候先生已历经十七代。浙江宁波的宋氏妇科,传世已达十余代之多。

    2各流派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蔡氏妇科认为先兆流产属祖国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胎漏之因乃脾肾两虚所致,因胞脉系于肾,如素体肾气不足,冲任失固,气血失于温煦,胞脉失于濡养,不能荫育系胎,或脾虚中气亏损,无权化源,均能导致胎漏、胎动不安,对此主张培补脾肾为主,脾健肾充则胎元自固,譬犹播种先培土,土肥则利种子生长发育。

    朱氏妇科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冲任不固、胎元受损。安胎以养血、补气、益肾为大法。 朱老同时认为腰部的征象、腹痛及漏红的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腰酸或腰痛甚,腹痛甚,流血多而持续者,保胎较难; 腰部酸痛轻微或腰部无征象者,腹痛轻,流血量少者,则安胎较易。

    陈氏妇科认为气血虚弱,冲任亏虚,摄纳无权, 或脏腑有火,血分有热,热伤冲任,或因房事过度, 误服药物,跌扑外伤等内伤冲任从而导致本病。

    浦东王氏妇科认为胎元不固是主要原因,其病机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肾虚、气血虚弱,导致系胎、 固胎、养胎之精、气、血亏虚,使胎元不固发为流产; 实者常因血热、血瘀,而致养胎、载胎之气血失调, 使胎元不固发为流产。

    青浦胡氏妇科认为本病原因有子宫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及其他因素等,病因复杂。连续3次流产后能达到足月妊娠的机会很小,认为虚损不足是产生“应期而堕”的主要原因。

    骆氏妇科认为脾肾为安胎之本,气血为养胎之源,应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主。肾气盛,胎有所系; 脾气旺则胎有所载; 精血充则胎有所养,其胎自安。推崇《经效产宝》中: “安胎之法,因母病以动胎,保疗母疾,其胎自安; 又缘胎有不坚,故致动以病母,但疗胎则母瘥,其理甚明,不可违也。”

    3各流派对本病的治疗特色

    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朱南孙教授止血安胎之法尤具特色,四代传人胡国华教授总结为“通、涩、 清、养”四法,药简效佳,为安胎之机变。( 1) “通”者祛瘀止血以安胎。妊娠之后胎漏下血,前人忌用活血化瘀之品,而朱老认为血贵在活,较为推崇选用炒归身或归身炭,用量6 ~ 9 g左右,朱老认为一般流血少者用炒归身,多者用归身炭,这也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思想的很好体现。( 2) “涩”者收敛止血以安胎。多选藕节炭9 ~ 12 g,血余炭9 g,海螵蛸12 g等,用于肾虚不固之胎漏下血。( 3) “清”者凉血止血以安胎。胎漏下血偏于实热者,常用地榆炭12 g,侧柏叶12 g,黄芩6 g,黄连3 g,阿胶6 g; 偏于阴虚内热者,常用生地9 g,二至丸( 各) 15 g,苎麻根15 g,何首乌15 g。( 4) “养”者补虚止血。一则扶正补虚而止血,二则培养固本而善后。若纯虚无邪则补益兼以固涩之品,治从脾肾; 若本虚兼有宿疾, 治宜补虚兼以清热、祛瘀、软坚散结。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