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名医学院 >> 内科 >> 学术经验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沈宝藩:西为中用,边藩之宝

  • 文章导读:沈宝藩,1935年7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首席专家,中西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世纪80年代,沈宝藩(右二)带领中风病科科研组成员研制系列脉通片。

    20世纪70年代初,沈宝藩(前排中)经常下乡巡回医疗培训赤脚医生。

      2009年,74岁的内科主任医师沈宝藩正式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为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退休。不少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开出高薪,希望将他“招至麾下”。

      沈宝藩本是上海人,1960年赴京参加卫生部第二届全国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结业后被分配到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到2009年,在祖国的大西北,他已经扎根了近50年。

      家人朋友都希望他回上海颐养天年。他的姑妈噙着眼泪劝说:“可以了,你在新疆奉献了一辈子,现在都这个岁数了,该回来了。”他的老朋友、上海市名中医张云鹏向他打保票:“你还是回来吧。如果不愿休息,上海的各大医院,你来选,我帮你联系。”

      然而沈宝藩一一拒绝了。他何尝不想享天伦之乐。与在上海的老伴通电话,听筒里传来小孙子咿咿呀呀的稚音,沈宝藩听着笑着,眼角却泛起泪花。多少次,他真想回上海了。可一想到每周要来找自己的老患者们,想到他那些还需要学习历练的弟子们,他又很快把这个念头弃之脑后。

      他的老病人严忠才说:“他是为新疆而生的。”他的学术继承人玛依努尔说:“他舍不得新疆的病人,新疆的病人也离不开他。”他自己说:“在新疆有很多病人都离不开我,我不能抛下他们只顾自己。”

      曲线学中医,终偿所愿

      上海沈家本是殷富仁德之家。沈宝藩的祖父沈韵笙是上海滩有名的律师,父亲沈石麟是商务印书馆的高级职员。沈韵笙懂得岐黄之道,闲暇时常常为人免费诊病,在上流社会和邻里之间口碑俱佳。

      可惜战争年代,风雨飘摇。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沈家老宅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全家人搬往上海近郊,那时沈宝藩刚刚2岁。殷实的家境不复存在,沈宝藩的童年记忆里,大多是艰苦度日与生离死别。

      沈宝藩的母亲育有10个子女,沈宝藩排行在三。不幸的是,六弟、七弟、八弟患病不治,接连早夭。母亲身体本就孱弱,丧子之痛更让她长期抱病。沈宝藩少年时就产生了学医的念头。

      沈宝藩接受的是新式教育,“古旧”的中医,他并不“感冒”。对中医的正视源于一次患病。那是1951年底,沈宝藩将要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关键时期。起初他只是浑身乏力,食欲不振,之后便低烧持续不退。两三个月内,父母带他四处求医,X线片就拍了五六次,可哪家医院都搞不清病因,自然治不好。眼见沈宝藩日渐消瘦,父亲的同事推荐了一名世传中医。西医在怪病面前束手无策,不信任中医的沈宝藩也想试试中医了。

      沈宝藩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位老中医的样貌,身材瘦削,头发花白,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老人家详细地询问病情,轻柔的语气和自信的神态令沈宝藩十分安心。服药两周后,低烧彻底退去。又巩固了一周后,沈宝藩的身体再无异样,生龙活虎地返回校园。从此,沈宝藩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医悬壶济世的向往,深深地埋藏到他的心底。

      在沈宝藩高中毕业的1955年,全国尚无一所中医药高等院校。沈宝藩只能选择西医院校。为此,他放弃了保送到保密学校学习核心专业的机会。要知道,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从事核心保密工作不仅前途光明,更是无上光荣。可沈宝藩一门心思学医,他的志愿表上,从第一栏到第七栏,全部填写着临床医学专业。先学西医,再图中医上的深造,沈宝藩暗自定下曲线求成的长远目标。

      成绩优异的沈宝藩被上海第一医学院顺利录取。上海第一医学院是当时上海最有名的医学院校,名家聚集,学风严谨。当时,学校规定,每门考试都设口试,学生现场抽题现场回答,能够有效地检验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若干年后,沈宝藩担任新疆中医学院临床教学部主任时,在实习医生毕业考试中也借鉴了这一方式。学习期间,沈宝藩留下了记录详细缜密的学习笔记。日后,这些厚厚的笔记成为沈宝藩学术继承人们的至宝。唯一让沈宝藩感到遗憾的是,西医院校里涉及中医的课程只有一门中医学概论,无法满足他探索祖国医学宝库的理想与决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机构,罗致好的中医进行研究,派好的西医学习中医,共同参加研究工作。”一年后,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在京成立,开办全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等到1960年沈宝藩大学毕业时,全国西学中的势头正劲。沈宝藩入选了第二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这一届主要招收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创建东方学派。沈宝藩学习中医的夙愿终于实现。

     

    [1] [2] 下一页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