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中,医者通过望诊、闻诊、问诊来确定胸腹有无外形、皮色、肠鸣音等的变化,有无特殊气味等;通过对胸腹的循扪、按揉、深按,感知腹壁的紧张度,有无筋结、疼痛等。以上四法结合,来确定有无病变,以及疾病的病位、病性、预后等,此为腹部诊法。根据腹诊结果,选择适宜手法对腹部予以操作,刺激局部的器官和经络,并通过其联属来调节整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此为腹诊推 拿之治法。滇西腹诊推 拿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推等,前三种手法操作与常规手法无异,推法则可在腹部直推或旋推。腹诊推 拿诊治范围较广,但滇西民间运用时,以呕吐、泄泻、腹痛、积滞等消化系统疾病见长。,腹诊推拿在滇西民间小儿推拿中的应用。中医人www.tcmer.com是以介绍健康知识为主,以推广中国传统医药为特色,包含医药卫生考试,培训的综合性医药门户网站。本文题目为腹诊推拿在滇西民间小儿推拿中的应用,主要介绍“腹诊,推拿,小儿推拿,应用”">
一站通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医人旗下网站:医学眺望医师考试认识中医人日文英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人 >> 康复学院 >> 小儿推拿 >> 正文

广告赞助more>>

腹诊推拿在滇西民间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 文章导读:腹诊推 拿为腹部诊法与治法的相互结合。胸腹部脏腑和经络众多,小儿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脏腑、胸腹部经络、腧穴、气血津液等的功能相关。“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经络等的病理变化可表现于外。滇西小儿推拿中,医者通过望诊、闻诊、问诊来确定胸腹有无外形、皮色、肠鸣音等的变化,有无特殊气味等;通过对胸腹的循扪、按揉、深按,感知腹壁的紧张度,有无筋结、疼痛等。以上四法结合,来确定有无病变,以及疾病的病位、病性、预后等,此为腹部诊法。根据腹诊结果,选择适宜手法对腹部予以操作,刺激局部的器官和经络,并通过其联属来调节整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此为腹诊推 拿之治法。滇西腹诊推 拿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推等,前三种手法操作与常规手法无异,推法则可在腹部直推或旋推。腹诊推 拿诊治范围较广,但滇西民间运用时,以呕吐、泄泻、腹痛、积滞等消化系统疾病见长。

    3 滇西腹诊推拿应用

    滇西腹诊推拿法主要用于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消化系统疾病是滇西的常见病,原因有三:一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精微的需求较多,但因“脾常不足”,且尚不能饮食自节,故稍有不慎,即可致脾胃损伤,从而引起运化功能失调,出现呕吐、泄泻、积滞、厌食等症。二是与气候因素相关。滇西有“雨屏”之称,境内为怒江和澜沧江流域,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多,脾喜燥恶湿,当地气候条件对脾胃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三与饮食习惯相关。滇西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饮食习惯存在差异,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地区喜食酸辣生冷,且喜饮酒水,此饮食偏好易致脾胃功能受损,故常见腹痛、泄泻及呕吐等症。

    3.1 呕吐

    滇西小儿呕吐以寒、热、实吐为常见。寒吐者,多因过食生冷所致,吐出之物无明显酸臭,以手扪之,腹皮凉,按之无明显硬结及疼痛。治宜温胃散寒。先旋摩腹部,而后揉之,均以腹中部之神阙和左上腹之胃脘部为重点。次推腹部,包括中部和左上腹部,中部为自天突膻中中脘至脐上;左上腹则从肋弓下推至脐水平线。再指揉膻中足三里等穴。最后辅以捏脊之法。热吐者,多因过食辛辣煎煿之品所致,发热烦躁,面赤唇红,口渴饮冷,呕吐物酸臭,手扪之,腹皮热,按之无明显硬结及疼痛。治宜清胃止吐。先顺摩腹部,而后揉之,再推腹部;辅以推脊柱,自项部至龟尾。实吐者,多为内伤食滞所致,按诊胸腹胀满,痞硬疼痛。治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先顺时针轻摩腹部;而后按、揉腹部,以胀满痞硬处为重点;再自胸部起向下推腹部;辅以清大肠、退六腑、推天柱骨。

    3.2 泄泻

    小儿泄泻证型繁多,但滇西以伤食泻者最为常见,多因乳食不节所致,见便溏,泻下物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味臭或如败卵,腹部按诊胀满。治宜消食导滞,佐以和中助运[14]。先顺摩、揉腹部,而后按揉中脘天枢等穴;再自上而下推全腹部,从右向左移动;辅以补脾经、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

    3.3 腹痛

    滇西小儿腹痛以伤食痛和虫痛常见,民间推拿亦以两者为重。伤食痛者,腹部视之稍凸或正常,按之稍硬或疼痛拒按,听之肠鸣音稍亢进,大便臭秽。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止痛。常用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顺运八卦、揉一窝风、摩腹、揉天枢、拿肚角、捏脊等。虫痛者,因其喜食生食所致,腹痛时发时止,腹部隆起,可触及蠕动之块,面黄肌瘦。治宜安蛔止痛。常用揉一窝风、揉外劳、摩腹、推按揉脐周、揉胆俞、捏脊等。

    3.4 积滞

    因饮食生活习惯、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等原因,家长在乳食喂养和日常调护上未引起重视,小儿易为乳食内伤,脾胃受损,乳食停滞于体内,民间小儿推拿在此病治疗上经验丰富。伤于乳食且病日短者,腹诊见腹胀腹痛,甚或拒按,治宜消食导滞,可摩腹、揉腹、分腹阴阳、推左右下腹和下腹部,再辅以推板门、顺运八卦、退六腑、捏脊等;久积者,腹诊可见腹痛,或肚大青筋,因其常虚实夹杂,既有食积、气滞、化热,又有脾胃气虚和伤阴[15],故治疗既要调理,又要助运,可补脾经、揉板门、补肾水、运内八卦、推三关、摩中脘、揉脐、捏脊等。

    4 结语

    腹诊推拿法是腹部诊法与治法相互结合,先通过腹部按诊和常规的中医四诊,知患儿体质,察患儿病位,辨患儿病机,而后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选择适宜手法进行治疗,最后再以腹诊之法判断其预后。腹诊推拿诊治皆以腹部为要,腹部的手法操作,可通过手法的力量、深度、强弱等,对腹腔脏器、平滑肌、内脏神经等产生良性调节,从而增强各脏器的功能[13]。同时,手法作用于腹部经络、穴位,也可通过经络的联属作用,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故腹诊推拿的适用范围较广,不仅是儿科,还可用于内科、妇科、外科等,包括消化、泌尿、生殖各系统疾病。以上所举消化系统疾病腹诊推拿应用之法,为滇西民间小儿推拿之共识,虽各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略有差异,但腹部诊法和治法的理论依据相同,手法的操作方式一致。滇西腹诊推拿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中,既重视辨病,又重视辨证,其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体现出“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特点,二者皆以“谨守病机”为依据[16]。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呕吐治疗中,寒吐者,重在温胃散寒,故摩腹以神阙为重点,以达温阳散寒之功;热吐者,治宜清胃,故加用掌推脊柱之操作,不仅退热,亦可通过对胃俞等背俞穴的刺激,增强和胃降逆之效;饮食停滞所致之实吐者,重在消食化滞,故摩、揉、推、按皆以食滞所致的胀满痞硬处为重点,并加用清大肠、退六腑之法,食消则吐止。以上不同证型之呕吐,其治法、选用的部位、穴位、手法各有差异,为“同病异治”的体现。饮食积滞所致的呕吐、泄泻、积滞,治疗均宜消食导滞,部位均以胀满硬结处为重点,手法皆以摩、揉、推为主,体现出“异病同治”的特点。从以上所举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可发现,滇西民间小儿推拿选用手法和穴位较少,诊治以腹部为要的同时,亦常常结合捏脊之法,以增强对消化系统功能的调理,故其治疗,既治其标,亦治其本,且重视整体调护。

    滇西民间小儿推拿的腹诊推拿法主要由明清时期南迁的汉族传入,其应用广泛。但因其小儿推拿传承方式以家传为主,被传承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所需的相关医学知识,学习时间少,学习不系统,无足够经验积累等,故目前滇西民间小儿推拿无详实可靠的文献记载,所用手法越来越少,治疗病种逐渐单一。鉴于此,民间腹诊推拿的研究以及民间小儿推拿诊治方法的搜集整理极为重要。

    上一页  [1] [2] 

    昵称: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内容: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